「一秒噴2片」 口罩千萬產線力拚3月9號全開

台製造口罩產量不斷提升,本週增3成來到每天550萬產量,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預估在本週新增9條產線上路後,下週日產量可提升到640萬片。而對60條產線何時到位,呂正華表示最後一批設備交貨訂在3月2號,若相關安裝、調校過程順利,希望3月9日時能夠順利達到產能。
經濟部、工具機業者合作建立60條口罩產線,上週首批9條產線已正式交機,首台已在週二正式運作,本週來到日產550萬片;呂正華今也預估在本週新增9條產線上路後,下週日產量可提升到640萬片。



呂正華也說,扣除本週陸續上線的9條新產線,其實疫情前的生產設備本來日產能188萬片,拉到本週550萬片「已經是增加3倍的努力」。而對60條線產後續交機情況,呂正華表示到本週到週日新增24台,而全部設備最後一批交貨在3月2日。
對新機組千萬產線上路時間,呂正華表示需要視機台試產運作是否良好而定,目前內部預估是3月9日左右。他解釋,一台機台每分鐘可生產120片,若機器運作順暢一天可達10萬片,但若有需要調整、卡住地方產量就會稍微減少,但目前包括工具機業者及公協會都已經加入幫忙,維持機台最順暢生產狀況。
而對後續新增徵用的15家小廠生產狀況,呂正華也表示昨天全部收到15家實際生產量僅10萬6千片,但部分小廠仍有庫存,因此收到數量約20到30萬片。




等我們自給自足後,就可以出口賺外匯了,看能不能把GDP拉個1%起來
30公分 wrote:
台製造口罩產量不斷提升,本週增3成來到每天550萬產量,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預估在本週新增9條產線上路後,下週日產量可提升到640萬片。而對60條產線何時到位,呂正華表示最後一批設備交貨訂在3月2號,若相關安裝、調校過程順利,希望3月9日時能夠順利達到產能。
經濟部、工具機業者合作建立60條口罩產線,上週首批9條產線已正式交機,首台已在週二正式運作,本週來到日產550萬片;呂正華今也預估在本週新增9條產線上路後,下週日產量可提升到640萬片。


呂正華也說,扣除本週陸續上線的9條新產線,其實疫情前的生產設備本來日產能188萬片,拉到本週550萬片「已經是增加3倍的努力」。而對60條線產後續交機情況,呂正華表示到本週到週日新增24台,而全部設備最後一批交貨在3月2日。
對新機組千萬產線上路時間,呂正華表示需要視機台試產運作是否良好而定,目前內部預估是3月9日左右。他解釋,一台機台每分鐘可生產120片,若機器運作順暢一天可達10萬片,但若有需要調整、卡住地方產量就會稍微減少,但目前包括工具機業者及公協會都已經加入幫忙,維持機台最順暢生產狀況。
而對後續新增徵用的15家小廠生產狀況,呂正華也表示昨天全部收到15家實際生產量僅10萬6千片,但部分小廠仍有庫存,因此收到數量約20到30萬片。


等我們自給自足後,就可以出口賺外匯了,看能不能把GDP拉個1%起來


只能說你想太多了,台灣2300萬人口計算,就當作掐頭去尾算2000萬人好了
就算拉高到蘇院長說的日產能1000萬片,以每人每天換一片也還是不足1000萬片
這還沒有計算醫療院所那些需要第一線直接面對可能潛在患者的醫護人員每天用量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Welcome to Taiwan
口罩套變通
可以撐過這段時間
30公分 wrote:
等我們自給自足後,就可以出口賺外匯了,看能不能把GDP拉個1%起來


原來口罩是高科技產品, 其他國家做不出來

台灣可以投資 60 條, 其他國家也可以投資 600 條.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用箱來算吧衛生紙隨便...(恕刪)


風頭一過,口罩工廠如何善後? 成本比對岸高,需求又沒了,再加上這陣子囤積的殺出...
cman4434 wrote:
風頭一過,口罩工廠如何善後? 成本比對岸高,需求又沒了,再加上這陣子囤積的殺出...

多個幾角
我會優先買台灣製造
成本有比較高嗎????

參考售價
台灣製造200片
好事多賣285元

平均一片1.4x元

誰把誰打趴,還不知道!!!
對岸還要運費!!!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多個幾角我會優先買台...(恕刪)


市面上買的大多是對岸做的,其他國家也都買對岸的,你想賣給誰?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對岸怕到自己都不夠,沒貨可賣,台灣買不到。等到風頭一過,他們出貨恢復正常,口罩又丟的到處都是,你想買給誰?生產一個賠一毛好了,一秒就噴掉二毛了,哪個工廠能撐的住?
cman4434 wrote:
市面上買的大多是對岸(恕刪)


我會秒選台灣製造

老舊機台淘汰

然後多的外銷歐美

如果有人還敢買

武漢製造的

或大陸製造

我也服氣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