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分享過去約 3.5 年(2017 年 3 月底開始)投資經驗及記錄
 
投資邏輯
透過 ETF 被動投資全球股、債市,期望獲得市場報酬。定時投入及再平衡,債券部位僅投資公債及投資級債券,用於降低波動。
 
投資目標
長期投資,在退休年齡以 FIRE 族 4% 法則自由自在生活
 
資產配置
開始投資時設定為 VTI:25%(美國), VEA: 40%(美國外成熟市場), VWO:15%(新興市場), BND 20%(美國公債及投資級債券)

預計在九月底再投入時轉為 VTI:32%, VEA:32%, VWO:16%, BND:10%, BNDX:10%,會更接近接近全球市值配置。
 
投入及再平衡
每年三、九月底投入資金(目前為 25 號,若遇到假日,則為前一工作日)並平衡至目標配置

計畫考核
每次再平衡時進行計劃考核。若股票配置與實際市值(非指數)差距超過 10% 時(絕對比率,例如美國市值超過 50% 時),考慮更改配置。
 
績效
投資部位 IRR: 10.38%,投資部位佔淨資產 78%,剩餘部分為一年之緊急備用金以及半年存下來準備投入的現金部位
--
 
全球指數投資紀錄 (2017.03 - 2021.03)
(採用美國券商, 股息再投入 DRIP,只記錄投入金額,表單無配息/再投入紀錄,但已在淨值算入)
 
全球指數投資紀錄 (2017.03 - 2021.03)
(9/20 當天帳戶淨值,約有 $5k 現金,記錄表為 8/31 資訊,故有落差)
-
全球指數投資紀錄 (2017.03 - 2021.03)
(6 月初某日大跌,指數投資也是會看到大幅度淨值變化的,並不是「無腦安穩投資」)
-
此貼文主要分享被動指數投資的狀況,可以作為投資方法的一種參考,歡迎討論!
v10flash wrote:
小弟分享過去約 3.5(恕刪)

全球市值配置? 那VTI是不是該拉到40?

如果未來都是低利環境, FIRE 4%只是癡人說夢喔!!, 3%可能會是好一點的設定

另外, 其實我不太贊成FIRE
若世界依然是以稀缺性來定價, 那FIRE只是個謊言, 永遠有讓你想花錢的東西出現
或許現在你沒看到, 不表示未來不會有
舉個例子, 當你自認為達到現在設定的FIRE目標了, 世界卻因為科技進步, 可以用生物工程把人類身體年齡"逆轉"而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逆轉10年要1000萬, 20年要5000萬, 30年要2億, 40年要5億
那你會不會覺得當初設定的FIRE目標變得不切實際, 無法FIRE了?
所以慾望才是能不能FIRE的根本原因, 絣除慾望, 當個和尚不就FIRE了

======
PS: 我也是指數投資, 但我的公債幾乎是0, 傳統的4%很大部分是要靠債券配息過活, 問題是未來估計長期低利是跑不掉了, 配置這麼多債券做啥? 債券做為平衡波動的用途已經被FED玩壞了
meridian wrote:
全球市值配置? 那VTI...(恕刪)


9 月底之後的配置為 VTI:32%, VEA:32%, VWO:16%, BND:10%, BNDX:10%

只看股票部分配置為 VTI:40%, VEA:40%, VWO:20%,模仿實際市值配置,跟 VT 美國佔約五成的差距來自於股票市值和指數收錄市值的差距(可以參考哆啦王的 全球國內股票市值與指數收錄市值比較(2019年1月))

--
有關 FIRE 部分,確實! 3% 的提領計畫成功率應該會高許多,4% 有點過度樂觀,但因為個人 FIRE 資產目標設定得高,若真的 FIRE 了也會定時檢視提領狀況,應該是可以執行的!(預留彈性空間是一定要的,不然就要去打工了)

確實未來可能會出現用錢買得到的超讚東西,如果 70 歲的我用 3,000 萬資產,每月花 10 萬過生活,但年輕 50 年的技術要一億,我也只能接受死亡了吧。

如你所說,慾望(支出)是影響 FIRE 的重大因素,如果一個月只花兩萬,已經差不多可以 FIRE 了,但我並不想過只能花兩萬的生活(望向 Xbox series S 和 Cyberpunk2077),覺得 FIRE 的意義不在於不要工作,而是檢視自己的花費是否真的有意義,並且清楚定義「足夠」是多少,讓人可以放棄高薪工作,追求真正想做(但不一定有薪水)的事。

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唯有認清自己生活的必需和真正想過的生活,才能夠安穩 FIRE。從這個角度來看,搞不好 FIRE 跟當和尚有點關聯喔,都是修心嘛。也感謝你的回覆,和尚的聯想很有趣!

--
有關債券平衡波動,公債看起來是比現金更能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延伸閱讀:資產配置中可以用現金(定存活存)取代債券嗎?)所以有配置,但如果有其他參考資料也很歡迎提供(打臉 XD
v10flash wrote:
小弟分享過去約 3....(恕刪)


請問v大投入的初始本金約多少呢?(13.6左右?)
一起加油

我也是進行指數化投資

目前投入快6年

指數化投資無腦但不是安全

買進指數一樣要負擔市場風險

但是只需要負擔市場風險
不用負擔人為操作的風險


債券的部分,其實看每個人的心理素質
至少今年大跌的時候,我的公債部位讓我很安心
千萬不要現在股市上漲獲利大勝債券時
馬上忘記年初股市大跌時債券部位帶來的安心
好想放假
CYH666 wrote:
請問v大投入的初始本(恕刪)


初始投資金額約 $11.1k 噢(第一張圖放大看得到),後續轉換工作有較多資金可以投入!
我愛Keroro wrote:
一起加油我也是進行指(恕刪)


認同債券部分的好處,今年三月的時候特別有感!好希望 6 年前就開始執行了哈哈,一起加油!
有VOO(55%)+BND(45%),將近2M USD,雖然年報酬率還不錯,但現在最賭爛的是台幣匯率。
 
現在努力再買0050,看能不能抵銷台幣匯率狂升。。。。。
 
金龍都在擺爛,先不談台幣價值,一個國家匯率起伏那麼大,企業怎麼搞啊?
對一般民眾,不能出國玩,進口車也沒比較便宜啊,按
我愛Keroro wrote:
買進指數一樣要負擔市場風險

但是只需要負擔市場風險
不用負擔人為操作的風險

指數投資只需負擔系統性風險(天災, 人禍), 不用負擔非系統性風險(營運績效, 人為操弄, 典範轉移)
不過現在美股Shiller PE這麼高
未來10年, 指數投資年化報酬率可能只有5%左右
jctchen wrote:
有VOO(55%)+BND...(恕刪)


匯率確實影響很大,尤其是對公司來看,但長期以個人來看,如果分批提領 / 分批投資應該可以取得平均的匯率成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