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在研究投資理財的工具,以前除了股票之外,都只用很傳統的存定存方式投資,也懶得管就直接放著,最近統整一下之後發現好像對抗不了通膨,所以開始研究其他工具。目前有配比股票(把部位擴大)、基金跟定存,最近還有研究到另一個比較有趣的工具P2P,我滿早就知道這個東西,但也沒認真研究過,現在仔細看一下覺得滿有趣,也整理一些內容跟大家分享。

【P2P借貸邏輯】
我自己看完結構後覺得P2P有點像實體版區塊鍊或是傳統標會的感覺,主要就是把銀行中間人的角色拿掉,讓借款人與放款人直接媒合。沒有銀行賺利差,放款人可以拿到更多的利息,借款人也以更方便借貸。

【P2P模式的優點】
有些人在銀行因為職業或是收入問題無法借貸,在民間借貸也有高利貸代的風險,所以P2P模式成為另一種選擇。錢放在銀行的時間長,也不能隨意調動,加上利率真的好低,如果不是我之前懶得打理,不想多問利息,年度利息到手的時候,感覺也是存了個寂寞。

借貸人:
1. 因為少了銀行繁複流程,審核時間能減少很多
2. 在借貸資格審核比較寬鬆
3. 部分信用資格能拿到比銀行更好的優惠利率,不過前提也是信用沒有問題。

放款投資人
1. 能獲得比銀行/儲蓄險定存更好的利率
2. 分散風險
3. 資金回收週期快

我自己認為第三點會是放款人的最大優勢,閒置資金就怕被綁死,規劃跟運用上都會滿不方便的。

【P2P到底安不安全?】
我在做功課的時候,看到大陸前幾年曾經嚴查P2P很多人被倒帳,金額也都不低,我一度以為是資金盤,但後來看了整個歷史沿革後,覺得P2P算是滿特別,會因應使用的國家經濟風格而在地化。

至於P2P安不安全?它其實就只是一個金融投資工具,只要選擇合法的平台,確認他們的防火牆機制,還有針對壞帳/呆帳,平台是如何給予保障,最後就是平台對於借款人的審查也很重要,如果是為了業績,什麼財力條件都借,那自然呆帳的機率就會高,平台倒閉風險也會增加。

這是最近做功課的小小整理,下一次可以跟大家分享平台會有那些特殊機制去管控資金的風險。
文章關鍵字
以前都覺得P2P就是白牌的高利貸,感覺九出十三歸很正常XD
s30246
我一開始也這樣以為 哈哈哈 也是花時間做了功課才知道代誌不是像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我們還是要研究之後才能說
版主有講到防火牆機制,有什麼比較具體的內容嗎?
s30246
第一關其實就是借貸人審查機制,台灣跟大陸的規範不太一樣,所以台灣的平台惡性倒閉的比較少,算是薄利多銷的概念。具體內容比較多這裡放不下,下次會寫一篇
請問有針對平台做研究嗎?
s30246
有,目前正在研究好樂貸、IMB、鄉民貸還有鑫富,這是目前手上有資料可以看。
我有用過好樂貸,我是投資方,雖然利率真的很漂亮,但我投進去後完全看不到案件的情況,心裡有點沒安全感,所以合約一期滿就出場了。
P2P真的有人敢用嗎? 感覺風險很高耶
七仔2721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自己評估好就行,外匯期貨市場風險這麼高,不也是全世界最多人玩的投資工具。
Yen0103
外匯市場真的可以一夕破產還不是被詐騙,就只是輸給市場
「P2P有點像實體版區塊鍊」

這…哪裡像?拜託原po指點一下。

「把銀行中間人的角色拿掉,讓借款人與放款人直接媒合」

那…原本由銀行中間人做的事,現在由誰執行?執行品質能跟銀行比美?
Joker77884455
多半平台有自己的審核機制 不是完全不審核且平台很多還是需要擔保品 大多平台是吃房地產二胎的市場
s30246
如果大大有做過虛擬貨幣的lending或是farm,大概就知道很多是透過平台設計自動程式,大家透過平台做借款,貸出方收取利息。但平台就是要挑選,不然就不需要做銀行評比,所以平台也是要做好功課再挑選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啦 我覺得網路上太多負面資訊把P2P污名化了
的確有點被污名化,但如果平台本身都能很穩定把關,自然名聲就會變好
借貸資格審核比較寬鬆,這樣對投資人的風險會比較高嗎?
大無線
這就是要看平台怎麼規範,我在第二篇有提到鑫富的大金主制度,就是目前我看到覺得風險比較合理的方法,有興趣可以餵狗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