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在即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以晶片禁令阻擋中國 白費工夫
過去四年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為落實拜登政府重振半導體製造實力的產業政策,促成《晶片法案》通過並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但近日她在受訪坦言,美國在這場晶片競賽中阻止中國只是「白費工夫」,未來必須加快創新腳步才能領先中國。
雷蒙多近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企圖阻止中國是白費工夫(a fool's errand)。」她認為規模53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比出口管制更有效」。
拜登上任以來便將重振美國半導體製造實力視為核心經濟政策,甚至將《晶片法案》比喻為「羅斯福新政以來最重大的產業投資」。除了祭出高額補助吸引企業赴美設廠之外,拜登政府也聯手日本、荷蘭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企圖防止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技術。即使在卸任前一個多月,拜登政府仍動作不斷,包括12月初加碼將140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並研擬更嚴格的全球性AI晶片銷售限制政策;12月17日,傳美國擬對中國成熟製程晶片發起301貿易調查。
過去四年雷蒙多致力推動這個雙管齊下的產業政策,最後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出口管制,只能稍稍減緩中國在全球晶片市場擴張勢力的速度,仍舊阻止不了中國科技進步。換言之,美國打敗中國唯一方法是保持技術領先,她表示:「我們必須加快腳步,超越中國創新速度,這才是致勝之道。」
雷蒙多在拜登政府卸任前夕肯定《晶片法案》的成效,但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卻不打算延續拜登政策。川普先前曾批評「晶片法案有夠爛」,認為美國只要課徵高關稅就會讓企業別無選擇自願赴美設廠。
川普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表示,川普第二任期的經濟政策包括提高進口關稅、調降企業稅率、放寬法規限制及擴大運用美國能源。川普近日已宣稱凡是規模10億美元以上的美國投資計畫,都可望免除環評或其他法規限制。
雷蒙多雖認同法規限制阻礙美國發展競爭力,但強調川普若對企業發出空白支票,任憑企業為所欲為,「將鑄下大錯」。
PS:這番話就是說,川普就是個騙子。關稅壁壘雖然短期內可看見效果,但是對長期發展是不利的。畢竟,美國本身沉痾積弊已深,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再不制定長期策略,遲早會被中國超越!
2024/12/23 07:16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22日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受訪表示,限制中國獲取半導體技術的努力,並沒有阻礙該國進步,規模高達53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比出口管制更重要,可讓美國保持領先。
雷蒙多說,試圖拖延中國的發展是「做白工」,規模高達53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可鼓勵美國企業投資半導體,並在未來科學領域創新,「這比出口管制更重要」。
報導指出,拜登將產業政策作為政府經濟復甦和與中國競爭的基石,他在本月初自豪表示,《晶片法案》和其他相關法案是「自新政以來,美國最重要的投資」,政府還阻止中國公司購買美國企業的晶片或半導體設備,並敦促日本及荷蘭等美國盟友加入管制北京接觸相關技術的行動。
雷蒙多負責執行拜登的產業策略,她曾向國會議員遊說通過支持該計劃的大型法案,加強執行出口管制,並推動將商務部從效率低下的官僚機構,轉變為擴展美國晶片產業的主要驅動力。這些努力讓雷蒙多得出結論,儘管將北京排除在敏感技術之外仍然很重要,美方的出口管制最多僅能對中國推動全球技術主導地位達到減速作用。
雷蒙多強調,擊敗中國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領先,「我們必須跑得更快,創新超越他們,這才是獲勝之道」。雷蒙多承認存在阻礙美國競爭力的法規,但給公司一張空白支票,讓他們為所欲為,「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雷蒙多稱,商務部已在其合約中加入保護措施,如果英特爾不按照其承諾行事,補貼資金將被凍結 ,「我們相信他們會成功,我們也希望他們成功,同時,我們將追究他們的責任」。
一些分析師質疑美國是否過於關注晶片製造,而對研發投入不足。《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表示,對於研發的雄心不如對激勵措施的興趣,此事有點令人失望,但這種不平衡可以理解,因為《晶片法案》80%的資金被指定用於生產目的。他認為,作為美國國家安全政策核心的商務部,可能需要強調研發,以保持美國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