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國內電支龍頭「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以36億元出售4成股權給泰山(1218)公司,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交易無效,須返還近36億元交易款,並准泰山假執行,法院今天依據泰山公司聲請,由員警陪同前往街口金融科技公司總部,針對36億元債權執行查封。
未料司法事務官抵達現場,街口集團各樓層員工臨時收到「居家上班」指示,紛紛離開辦公室,1樓入口處招牌也被抽走。街口支付主管說,7樓辦公室是街口支付在使用,沒有街口金科的財產。
針對此爭議,街口金科先前聲明強調,本案目前仍在進行二審審理,法院尚未做出最終判決,網媒卻未經查證即報導,已嚴重誤導社會大眾;該報導使用誇大標題與戲劇化內容,嚴重混淆視聽,不僅造成社會不安,也對街口品牌聲譽造成重大傷害。
個人積分:4695分
文章編號:91834681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4695分
文章編號:91836472
Harvey norman wrote: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國內電支龍頭「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以36億元出售4成股權給泰山(1218)公司,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交易無效,須返還近36億元交易款,並准泰山假執行,法院今天依據泰山公司聲請,由員警陪同前往街口金融科技公司總部,針對36億元債權執行查封。
這件事大家可以當個快樂的看戲觀眾,而且還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這是江湖上太多人都知道的事:創辦於2015年的街口支付,當初之所以找到一桶二桶金大量撒錢補貼做生意,因為多年以前打定的主意,是要透過背後的政商關係(當然是藍色的啦,還會有誰),把這個金融支付事業賣給中国企業。這些過去都有媒體報導過蛛絲馬跡。
所以當初最重要的生意經,當然是大量撒錢以快速獲取用戶,因為用戶的個資跟使用習慣是比那些過水費更有價值的,變現之道就是賣給想進入台灣的中国網路巨頭,作為中資進入台灣的金融跳板。
但是這條路後來走不通了,因為沙包黨政府是不可能讓你這樣幹的,而且沙包黨居然還從2016年一直當總統當到2024年,所以那些安排好的各種變現通道,都在這種政治現實下被封死了。
但是這樣大量撒錢獲取用戶,耗盡的資本一定是需要補充的,而最早的股東也需要脫手股票,所以才會快點在台灣要找人接手。
泰山到底跟金融支付有什麼關係?
當然是沒關係的,所以這背後大概可能有典型的特殊人交易。一個這麼大型的交易要做到董事會簽約後不認帳,一定有非常大條的事情沒有爆發出來。
但既然是泰山,其實也不會讓人意外。
大家繼續看戲就好,不過檢調其實可能早就虎視眈眈,要找適合的點切入了。
這件事不太可能以企業之間的民事糾紛結案,背後牽涉到的公司治理暗黑和特殊人交易陋習,大概都會慢慢曝光,望週知
個人積分:306分
文章編號:91845695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