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公布 台灣成全球第五富、10%人握6成財富

大家最喜歡看的財富報告又來囉~

沒房子+沒玩股票的真的這幾年又輸好大一段了.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公布 台灣成全球第五富、10%人握6成財富 TVBS

安聯人壽3日舉辦經濟趨勢論壇,其中還公布《2025安聯全球財富報告》,統計台灣人2024年人均資產淨值達16萬7530歐元(約新台幣597萬),名列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中的第五名,同時也是亞洲第二名,遠高於日本。針對貧富差距,全球財富分配仍未見改善,在台灣,最富有10%人口掌握約61%總財富。

安聯人壽公布,截至2024年底,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6萬7530歐元(約新台幣597萬),排在美國、瑞士、新加坡與丹麥之後,同時為亞洲第二,僅次於新加坡。

台灣多家戶資金投證券

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暨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指出,台灣家庭金融資產總額達4.7兆歐元(約新台幣167兆),淨值成長12.4%至3.9兆歐元(約新台幣139兆)。此外,資產成長動能強大要歸功於「證券」,這也反映台股表現優秀。台灣投資人積極進入ETF市場,因此證券也成為存款外,第二大的資產類別。

全球20年來貧富差距依舊大

針對財富分配,現今全球的貧富差距與20年前的差異不大。根據數據統計,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掌握60.4%總財富,和2004年時59.9%相差不到1%。台灣財富現況也相似,富裕族群集中度約61%。

數據顯示,台灣家庭總負債在房貸推升下增加9.6%,債務比仍高於90%。不過,台灣金融資產與GDP比率達 630%,相較韓國 (214.7%) 及泰國 (149.7%),財務體質相對穩健。

工商時報: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公布 台灣成全球第五富、10%人握6成財富
評量生活,淨資產會比GDP可靠的多,GDP可以擴張資產負債表來達到增長,比如舉債建設補貼(中國)>>增加政府消費、投資;舉債增加社福支出(歐盟、日本)>>增加消費。這都是借未來的錢來虛胖當下的GDP數字。另一原因是亞幣偏低,比較GDP通常會失真。淨金融資產的增加,是所得扣除最終消費所得到的值,能衡量GDP中間有無內耗與折舊。

(瑞士與新加坡屬於企業低稅率國且免資本利得稅,尤其新加坡境外所得免稅,對企業避稅有利,所以這兩國的金融資產可能有一部分不屬於本國人。不足千萬人口的國家有新加玻、瑞士、丹麥。)
  • 負債約90%以上是不動產借款與修繕,所以購屋及維護成本最低的是西班牙、義大利、日本、德國,其次是南韓、台灣;成本最高的是瑞士、澳洲、荷蘭。但因為此報告沒有提到不動產價值,所以負債可以無視,只看總金融資產就好。
  • 金融資產2024年,美國增加最多,其次新加坡、台灣。
  • 幾乎零成長的是南韓、日本、英國(虛胖GDP)
  • 台灣2024年總金融資產達675萬台幣,金融資產人均增加77萬台幣,
  • 按瑞銀中位數推估約為248萬,金融資產增加28萬
  • 按主計處家庭第三位推估中央值為371萬,金融資產增加42萬
  • 所以中位數金融資產增長可能在20-50萬之間,沒達到的人……要加油,不要只是當酸民、上網發廢文找同溫層,卻不想辦法增加資產,抱怨甚麼的根本改變不了甚麼。
  • 貧富差距 : 越富有的國家Gini越高,畢竟底層的資產為零,不管怎麼乘除,倍數都越高,如美國、瑞士、新加坡,台灣也是如此。日本僅少台灣1%,但平均資產差兩倍,這代表中下層過得更辛苦,更別說Gini 80的南韓。歐盟社福支出高,Gini偏低但就是齊頭式平等,人均資產都偏低,比如法國中位數金融資產可能只有177萬台幣。丹麥與荷蘭應該是表中最好的國家,資產高、貧富差距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