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天天身在水深火熱的01鄉民怎麼看?

縮短所得差距 央行提對策 經濟日報
央行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後,台灣經濟表現優於主要先進國家,物價相對穩定,帶動全民薪資與人均所得同步提升,所得分配不均度亦低於多數國家,顯示經濟成長成果已逐步惠及全民。
以國際比較觀之,央行指出,2024年台灣每人Gini係數僅0.277,遠低於中國大陸與美國的0.47、新加坡0.44、英國0.33及南韓0.32,顯示台灣整體所得分配狀況相對均衡,優於主要經濟體。Gini係數愈接近1,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
央行表示,以2019年為基期,預估2025年台灣實質GDP規模將比2019年成長26%,增幅高於美國的15%、南韓12%、歐元區與日本各6%、以及英國2%。物價方面,台灣2025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2019年上升11.5%,遠低於英國(28.5%)、美國(26.1%)與歐元區(22.8%)南韓(17.1%)與日本(11.9%),顯示在全球通膨壓力下,台灣物價控制成效良好。
報告指出,穩健的經濟成長推升薪資與人均GDP。自2015年至2024年,台灣工業與服務業受僱員工每月名目總薪資由48,956元增加至61,002元,成長24.6%。其中,疫情後(2020年至2024年)年均成長率達2.7%,高於疫情前的2.3%,反映近年基本工資連年調漲與產業景氣回升帶動薪資增長。

兩種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