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網路泡沫,設備商思科借錢給下遊設備商再買自己産品。輝達也開始做這種事。2008年次貸銀行包裝成連動債和cds等對外販賣。目前是虛擬幣炒作,一些公司借錢買虛擬幣。上面這些操作漲的時侯都沒問題,但開始下跌問題就來了。就跟現在流行槓桿開最大,借錢買股票在質借買股4次。這時只要市場風向改變就會出現流動性風險。然後炒幣的公司開始倒閉就會出現連環爆就和2008年雷曼公司一樣。Opena1 串一堆公司也是一樣,裏面只要有一家公司出問題就是一起倒。
今天剛好跟朋友聊到這題,當年思科的泡沫和這次的AI有一個關鍵性的差別,那就是當時有人實際去觀察全球的骨幹流量,發現其實網路流量根本就很低,也就是說當時全球對網路的頻寬需求並沒有那麼高,現在看到的許多網路巨頭在當時都還沒出現,而生成式AI許多人早就使用到翻掉,且越來越離不開他,所以要泡沫的機率我們覺得相對比較低。
BUE78 wrote:今天剛好跟朋友聊到這...(恕刪) 本質都是差不多的。這次的比特幣多頭爆倉連環爆和ai大量裁員失業潮會把科技股也帶下去。就和明末為了省錢所以裁掉大量公務員。裡面有一個人李志誠因為被裁沒飯吃就起來造反。目前也是一樣美國大量裁員導制信用卡貸款房貸違約率上升。銀行開始雨天收傘。然後OpenAi 缺錢變成要用更高利率借錢。另一方面實體經記不好科技巨頭獲利下滑也沒錢再繼續擴張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