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這一波石油炒作崩塌倒下的國家?

突然警覺到一件事情
哪個國家因為天然物資 特別是石油油價
產生諸多爆富的富豪? 幾乎到了紙醉金迷的地步?

剛剛無意間關注了一下歐股的期貨盤
發現大家多數響應美股拉尾盤補涨之際
有個國家卻獨自垂淚繼續破底當中

那就是 俄羅斯

請有識之士幫忙拉一下兩個月線圖
1. 俄羅斯股市月k線(到今年10月)
2. 油價期貨(布蘭特或是紐約西德州都無妨)

乖乖 真像

希望這個國家不會是建構在炒作上去的財富
不然下場恐怕跟雷曼沒兩樣

我擔心的 是WW III
冰島還指望他救呢

麻煩
我也覺得是俄羅斯
只要是過去該國房地產曾經飆漲
那就非常的危險

還有一個瘋狂蓋高樓的..............杜拜
才有預感 就在鉅亨網看到經濟學人的文章
突然有一種見底不是底的恐懼感
遠勝過美股W底的期待


經濟學人:俄國政治凌駕經濟 企業資金緊絀 改革迫在眉睫

鉅亨網程宜華.外電報導
2008 / 10 / 17 星期五 16:25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深刻的體會到西方國家在經濟上運作的邏輯,使他們最終走向了某種無法扭轉的命運。不過焦點轉到東歐有個龐大勢力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是政治掛帥的特質,現在可能也得屈服於經濟問題之下。


這種窘境一如最近忽開忽停的俄國股市,從今年 5月以來已經崩跌 2/3。英國《經濟學人》指出,現在應是重整國內經商環境,停止那些無謂的強硬(或是更糟)外交手腕,嚇跑所有的海外投資者。政府應該要做的是開始研究如何讓俄國經濟真正的穩步發展。
過去 8年來,石油與天然氣豐富的藏量雖然替俄國帶來將近 1.3兆美元的收入,但是國內的公共基礎建設與服務並無顯改善。

俄羅斯總理Vladimir Putin(普丁)等一干人,本身就是在10年前俄國金融危機時上台。1998年的俄國,在外債飆升與盧布狂貶下,銀行體系宣告崩潰,引爆了嚴重的金融風暴,將經濟打入最深的谷底。

在國家的絕望中,葉爾欽等人尋求權力核心「強力掌權者」 (siloviki) 的幫助,這個有點像是早期秘密警察的組織。而在那之後,葉爾欽指定了普丁出任總理。

不過《經濟學人》表示,過去的俄國和現在已經無法混為一談。1998年的俄羅斯是債台高築的國家,現在卻坐擁超過5000億美元的資金。而且當年的油價每桶才12美元,現在則是70美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當年的俄羅斯國內的媒體產業,呈現的是多元化的活躍發展,必要時還會揭露政策上的失誤。

但是現在呢?在普丁執政後,電視媒體嚴格地受到限制後,多數俄羅斯民眾只知道美國金融體系崩潰,蔓延到了整個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卻是隻字未提,只偶爾放放普丁收到一隻老虎當生日禮物的新聞,或是推銷《和普丁一起學柔道》的DVD。

《經濟學人》表示,俄國境內的銀行普遍來說數量多,但相對地也很弱,有些銀行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種「類似銀行的機構」。而俄國官方通常透過國有營行來負責發放 360億美元貸款給銀行體系的其它部分,這意謂著俄國人其實不用太擔心他們的存款安全。

只是外界擔憂的是更大的危機,因為數字顯示到今年年底前,俄羅斯企業需要再融資的金額高達1200億美元。

而且最讓人不解的是連像俄國最大石油公司 Rosneft與天然氣龍頭 Gazprom都需要借錢,過去油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勢必給他們帶了不少暴利,這些錢他們都花去哪裡了呢?(肯定不是探勘或是開發新項目)

有些質疑聲浪認為這些資金多數已經被偷偷移轉,甚至還有人認為一些消息靈通的官員與政客,在市場崩盤之前早已賣空,不過目前這些指控都沒有詳細的證據。

《經濟學人》表示,那些排著隊等政府救援的大亨,誰比較有政治人脈或是誰控制了國家支出的人就會勝出,寡頭一夜之間可能隨即消失,一場由政府決定輸贏的財產分配戰於焉形成。如果最後失敗了,會遭到責備的可能不是領導者,而是財政部長 Alexei Kudrin,以及他旗下那些經濟改革派的人。




倫敦應該也要很慘才是....
追高殺低 wrote:
還有一個瘋狂蓋高樓的..............杜拜


蓋高樓就算了
更誇張的是還 拿錢填海
之前真得是錢賺太多了
油價崩跌對產油國只是大賺和少賺的差別而已
雙子座黃金聖鬥士 wrote:
油價崩跌對產油國只是...(恕刪)


若賺的比借的少呢
杜拜現在問題是外債太多
一直借錢去建設

忽然賺的比較少了
有時一夕之間就轉不過來
問題就爆發了

gstyle wrote:
倫敦應該也要很慘才是...(恕刪)

倫敦的角色如果只是"敦倫"(broker)就可能還好
(說真的,一開始我也是認為倫敦應該會很慘,但事情發展至今,卻不如預期嚴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