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man wrote:減資的計算和增資剛好相反...股價(開盤價)會因此上升...股東持有股數重新計算(減少持股)減少的資本以現金發放給股東...有人當成是第二次除息(恕刪) 那是指除權息基準日之前,有買且有參加除權息的來說。除權息當日與現在才買的投資人來說,不太適用。沒參加除權息的投資人,在減資後,雖然也可拿到現金,但是持有股數是會減少的。有參加除權的投資人,減資後,與除權前持股是一樣的,只是將除權後多出的股數換成現金。
沖繩黑八寶 wrote:請問中華電幾月幾號減資呢??我記得前一陣子好像也才剛減資過....(恕刪) 上一次減資最後交易日是 09 年 03 月 02 日,上一次減資後重新掛牌日是 09 年 03 月 20日,小弟在猜,應該是差不多時間?中華電發股票股利後,又現金減資,這只是一種財務操作的其中一種手法罷了。
外星來的人 wrote:中華電發股票股利後,又現金減資,這只是一種財務操作的其中一種手法罷了。 對股民來說可能沒有差 但是對公司來說這樣一來一回需要付出什麼成本嗎?除了寄很多通知信給股東之外 這樣增資減資會花公司什麼額外的成本?
魔術凶兆 wrote:對股民來說可能沒有差 但是對公司來說這樣一來一回需要付出什麼成本嗎?除了寄很多通知信給股東之外 這樣增資減資會花公司什麼額外的成本?(恕刪) 這我也不清楚這樣子操作,好像是保留盈餘或資本公積太多了,才會使用這樣子,來使財務報表上的保留盈餘或資本公積有所減少吧?
weber2654 wrote:台灣一般人看EPS, 喜歡高淨值,免得那天公司辦現增.歐美人士看獲利/淨值比. 認為淨值過高而獲利無等比成長, 即非優質經營.(恕刪) EPS 有分稅前與稅後。EPS 也可以用財報來操作...股本 100,000 元的,稅後純益是 200,000 元,EPS 是 20 元。股本 1,000,000 元,稅後純益是 400,000 元,EPS 是 4 元。高淨值:公司有太多的閒置資產,沒有運用。機械設備該報廢與攤提折舊,沒有報廢與攤提。公司的原料,在製品,製成品,存貨等等過多。公司的資產,嚴重高估,帳面價值高於公平市價。公司的營收,EPS 等等,都可以透過財務報表來操作。所以會有投資公司前,要會看人,如此一說??想要知道更多的,請自行去問有財務會計相關的親友。
外星來的人 wrote:那是指除權息基準日之...(恕刪) 不太懂意思...除權息和減資是不相關的事...凡是參加除權息者都可領到股票和股息凡是參加減資者...持有股數都會減少...並且領到減少股數換取的現金各別的基準日決定參加除權或是減資...這是不相關的兩件事何來參加除權者股數不變...未參加除權者股數減少?
podman wrote:不太懂意思......(恕刪) 我想是大家誤解『外星人』兄的意思。今年中華電配3.83元現金,1元股票以持有10張來說,股票股利配發會配發一張,但是這一張是預計明年減資要扣回來的,沒記錯應該是減資0.9%所以若今年以10張股票參加除權息會拿到38300現金跟1000股明年參加減資會將所持有11張減資成10張,但可以拿到減資所退回的現金。才有人說這是『二次配息』不過,還是要除權息與減資分開來看比較好畢竟不是全部的股東都會一致參加除權息與減資
中華電採取資本公積股本溢價項下提撥轉增資發行新股再用現金減資,這種減資方式全世界大概只有它這樣做,這麼做會變成:1.股本沒有變少。2.EPS不會變多。3.ROE提高。4.淨值降低。有參與除權息者沒有影響它只是發一張股票給你再買回減資(礙於法令規定只能這樣做,現已修法)。沒有參與除權息者買進後每股換發0.9090909090994股及退還現金約0.909元(4月的時候公佈的會不會再改還不知道),股票會暫停交易等重新掛牌時股價會重新計算總權益是不會改變的,例如買進57.00X1000股減資當天股價是57.00減資後會變成62.70X909股+現金909塊。減資有很多種一種是公司沒救了沒有退還現金強迫減資來提高淨值,還有一種是沒有地方再擴充或投資所以還給股東現金辦理減資來提高ROE,但這一種會讓人覺得這公司成長已到極限了,另外也有為了拉高股價減資的,中華電的減資方法則是最好的對長期持有的股東則是等於領兩次股利,說的最直接的就是中華電減資只是為了擠出資本公積。順便一提08年中華電EPS減資前後都是4.64未來要當一哥電信若沒有減資的話EPS是3.91減資後變5.18,中國移動好朋友電信若沒有減資EPS是2.62減資後變3.09,一哥電信07年才增資08年就減資前一年還缺錢後一年錢太多,中國移動好朋友電信08年減資但可能明年要增資讓中國移動入股,只能說這兩間公司財務操作非常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