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存100萬 很簡單 去簽志願役軍官就好了(最好是海軍艦艇)
起薪33K 年領14.5個月 每個月 最少能存25K 吃住全國家 外加看病不用錢 水電半價
三年半退伍 還有退伍金約45萬
最後一年 幹主管的時候 一個月43K
以上是十年前我退伍的時候的價碼 現在應該會更多
但現在幹軍官 不是那麼好幹
不過退伍後 不到半年 130萬 投入股市(89年 股票萬點) 不到一年 剩30萬出來
到現在 房也沒買 只有一台車
以上都是實話
年輕人 現在出社會 首年能領到28K 算很不錯了 吃住還靠自己 能存1萬下來 已經很多
我覺得 給國家3.5年 (當時當兵是1年10個月) 能存100萬 很划算
存錢有很多種方式 這是其中一種
宮城小拐 wrote:
我23歲就存到100...(恕刪)
在之前簽志願役的確是存錢不錯的作法,尤其是當年1年10個月的役期,簽3年半只多了快一年半的役期,但是不要亂花錢的話一百萬的確是穩穩存得到。退伍十年多了,像我當年是當幕僚沒主官加給,但是以當時每個月3萬5左右的薪水,兩萬給家裡,自己一個月花五千存一萬(平常都吃部隊的,每個月除了買主機跟買謎片還有基本交通費之外沒其它花費),當時又可以從一萬中拿五千出來存軍中零存整付優惠存款(記得大概6%左右),三年半下來本金加利息大概存40萬左右,而年終一個半月跟考績一個月這部份沒給家裡,三年下來也有26萬,再加上40幾萬的退休金,雖然一個月存一萬我還是穩穩超過一百萬(軍人不用繳稅)。而扣掉本來要當兵的兩年,等於我只花一年半就存到一百了,而我還是大部份的錢都拿回家去,若是全部自己存的話,說不定有機會破兩百,所以以當時來說我覺得是很划算的投資。不過當時絕大部份的人都說我頭殼壞去了,因為在當時根本很少有人想簽....
時過境遷,現在來講當兵只要當10個月,感覺簽志願役時間成本增加了,不過聽說現在因為外面不景氣,簽的人好像變多了。想到以前當職業軍人沒人要的年代,真的是有一種風水輪流轉的感覺。
francon5478 wrote:
二十幾歲剛出社會投資...(恕刪)
我3跟5
我是有買投資型保單的大學生,一個月扣款$3000(X邦),上大學前就買了。
設定在畢業當完兵後要全部贖回,因為要去國外讀書了。
現在都要升大四了,還是-22%。
想著想著不要再丟錢進去好了,不然越丟越虧,還要讓他扣管理費,我都快要出國了,根本也生不出多少錢來。
於是就跟 那個自從簽約之後就毫無視我存在的一個理專說要解約!!
詳談之後,他還親自寫信給我跟我道歉。然後也順利的解約了。
為什麼我會說他毫無視我存在,在剛開始買的時候,我都會去注意績效。
發現都是跌的,我就傳簡訊跟她說,可以麻煩你跟我說明一下為何會跌嗎?
他根本不理我,也沒回我簡訊。只有在國慶佳節ˋ颱風天ˋ生日等,才會傳簡訊問後.....

我沒去計算我到底虧了多少錢,因為當我算出來.....我應該會哭吧。

怪誰? 只能怪自己,什麼都不懂就亂買,聽到看到人家說基金穩定,就去買來存錢....

而我大學同學玩股票,買紡織類的中游廠商(宜X),賺了十幾萬.....
現在又把錢繼續投進去,等ECFA發酵。
信用卡是媽媽給的附卡,沒刷多少東西,而且要刷之前都會先告知母親,算是....有克制吧。
不過最近iphone4要上市了,應該又會刷一筆,所以又要開始打工了
1、保險真的只是保險:
有些人覺得買保險是浪費錢,把錢丟入水裡,
這是把保險的定義放在投資上,如果是要投資,那把錢拿去買定存股還比較值得。
我想不會有人會想把自己的生命、健康當作投資的項目吧,
保險只是在有意外的時候,可以獲得理賠(當然也是有不肖的業者,調高理賠難度),
讓自己的家人不會因為自己的意外而生活陷入困境而已,
一開始賺錢一定沒辦法賺很多,所以保險只要基本的就可以了,一年1~2萬元就夠了。
2、每個月初一領錢就先存錢:
很多人都說沒辦法存什麼錢,因為他們都是想先花錢再存錢。
所以要換過來,一領到錢就先存,比如一個月賺4萬,扣掉給父母的孝親費1萬,
然後必要支出(房租、水電等)算1萬,
你馬上再存1萬5到別的戶頭(不要辦提款卡,這樣可以避免很方便的領
錢),然後只花5千元。這樣買東西才會考慮很多,不然很多人心理都是先花錢再說。
假如有東西要買,那就是從5千元裡面再省出來!
3、投資基金要看績效:
投資基金不是買了就不理他,想要用的時候才想他,
這是最不好的投資方法,就像股市有漲有跌,基金也是會有漲跌的,
等你想用錢的時候,說不定剛好是最低點,那你解約不是剛好賠最多?
應該是要每個月都要固定了解現在狀況。
定期定額的好處是讓你的錢在漲漲跌跌中,大約保持在一半的位置,
但是很多人都是相對高點的時候不出貨,等到相對低點的時候才受不了跑去解約,
當然永遠都慘賠了。
4、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請先學記帳):
記帳是理財開始的重要一步和第二點同樣重要。
當你固定存錢後,接下來就是記帳讓你了解自己的現金到底花到那邊去,
現在網路上有相當多的記帳軟體,都可以拿來使用。
希望板上的朋友都可以早早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am711206 wrote:
am711206
am711206大講得很中肯,觀念也很正確
1.投資型保單最注重的是用較少代價買高額的定期壽險,所以它首先是一個保障,在來是透過正確的資產配置(所以業務要養成每日看財訊與財報的習慣)累積累積單位數(就是本金,所以客戶要不間斷定期定額存入與停利不停損的操作模式來累積你的本),最後才是投資(本金大就要多樣化地分散風險甚至用儲蓄險或定存來鎖利)
2.保險買剛好就好,現階段一兩萬就夠了,就是只買定期的醫療(目前最需要的是實支實付的項目)終身醫療沒有雜費這一項,因為健保的總額限制制一實施,就算你中風可能處理一下三天就出院了,那買終身醫療去賺日額最多也才1~2萬那出院後呢?醫療險可是要住院或者門診手術才有賠,而且這些都是消費型的保險,買便宜的夠用就好
3.儲蓄才是王道,在沒養成正確的投資模式前不要輕易的把身家性命賭下去,因為那真的叫賭而不是投資,投資機會年年有鍛鍊自己的眼光與技巧是一輩子的事
ps.小弟也是富x的業務,不過賣保險前我會花很長的時間去溝通觀念,最後客戶依自己的能力去選商品就如同去麥當x點餐這麼方便,所以我們既然對外說我們是理財專員就一定要賣觀念給客戶,客戶買帳後,買保單就只能算是服務
如果是前面的觀念都沒溝通就一直說這產品好,那才叫做強迫推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