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發問]台灣的未來要靠哪一類別的產業才能帶動成長


Helfgott wrote:
印度+1印度人真的是...(恕刪)


no no....

合作哪方面?

印度好人才都外流

工廠勞力? 也不好管理..........

政府效能.....

印度內需市場? 台灣能打進去的很少

Mess with the best, die like the rest, fuckers.

KCLin0423 wrote:
台灣的教育從國民基礎...(恕刪)




台灣過去20年教改完全失敗

台灣過去20年產業方針就是科學園區

說實在產業升級太痛苦了.

台灣就認命走代工就好

支持政府繼續培養素質高的工人

只要歐美有新技術要新代工

台灣就餓不死.
Mess with the best, die like the rest, fuckers.

Helfgott wrote:
印度+1印度人真的是...(恕刪)


據我同學(強者我同學@@,物理系,做Graphene理論)說他們實驗室有一次收了個印度博士生
居然連三角函數都不會
O, my God !!!
後來他們實驗室都謝絕印度人

印度人也許有強者吧
但是,能到台灣念國立大學物理系PhD 的真的是不怎樣


airpeter wrote:
台灣過去20年教改完...
台灣就認命走代工就好

支持政府繼續培養素質高的工人

只要歐美有新技術要新代工
(恕刪)


你要代工,中國也可以代工呀
反正關鍵技術外國輸入就好
所以,兩岸的勞務價值,逐漸拉到相同水平
這也是台灣薪資水準無法提升的原因之一
(個人認為是主要原因)
airpeter wrote:
台灣過去20年教改完...(恕刪)


教改的問題完全是死在社會獨尊士大夫的死觀念, 問問各位有當父母的人, 請問如果你小孩接受基本教育後跟你說請放手讓他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你會怎麼做?? 甚至身為父母的你在將孩子教養到成人後, 願不願意跟孩子說, 請你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我是認為教改制度太理想化,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融不進台灣社會, 因為教改追求的是各式多元人才的入學, 讓科學強的可以上高等教育, 也讓文創強的人可以上高等教育, 不必像過去聯考一樣, 只有會念書的才能上高等教育, 偏偏台灣父母為讓孩子念理想的學校, 硬是將自己的孩子變成擁有多元的考試技能, 於是小孩要上正規教育外, 要補習去學各式各樣才藝, 學各式各樣科學, 去應付各種大大小小的評分制度, 結果最後是有錢學越多才藝的人越有機會上高等教育

所以你會發現台灣的小孩去爭甚麼奧林匹克競賽都很厲害, 但談到自我想法的表達, 自我夢想的追求幾乎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看履歷就知道), 這些人才深陷在教育給予的被動式教學框架中, 先給考題, 才有答案, 對照目前社會上的產業發展現況幾乎是一樣的結果, 台灣公司很會抄, 而且抄的產品比原創更有品質, 成本更低, 這是我們社會教育培育的結果, 被動式的教學框架, 讓台灣產業缺少從無到有的創造能力, 只會從有到更好

就像郭台銘自豪的, iphone只有我們有能力做, 但可悲的是, 沒有人家原創的iphone, 我們甚麼都不會

如果你已身為人父人母, 或許該重新思考小孩的教育意義, 台灣產業要改變, 必須從各位父母教育孩子的觀念做起
hca17 wrote:
我覺得台灣滿好的吧電...(恕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596010.shtml

台灣生育M型化 婚後首胎拿掉比例增

國內墮胎人次居高不下,有醫師推估五至八萬人,但也有醫師認為拿掉的胎兒比生下的寶寶還多。以往墮胎以小女生為主,現在換成已婚女性。臨床發現,婚後第一胎墮胎比率比以前高出一倍,原因就是養不起!

婦產科醫師異口同聲表示,如果國內經濟再不好轉,夫妻婚後第一胎墮胎比率會越來越高。拿掉的比生下的多,少子化現象一定越來越嚴重。

他分析,今年9月墮胎潮似乎不明顯,只比平常多一點。主要在於最近幾年每個月到醫院墮胎的人都很多。一般認為,到醫院墮胎的大多是小女生,但他發現年輕女生已不是墮胎主流,反倒是熟女占了一大半。

婦產科醫學會估計,國內每年墮胎人數約五至八萬人,李世明卻說「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國內生育人次與墮胎人次應該差不多,甚至被拿掉的小朋友比生下來的還要多。以前到醫院墮胎的以小女生為主,現在卻是已婚女性居多。墮胎小女生人數居高不下,加上已婚女性也後來居上,兩者相加國內墮胎人數才會如此驚人。

國內不孕症權威李茂盛就曾遇過不孕症患者好不容易自然懷孕,卻又回到診間拿掉孩子的悲慘個案。盼了三、四年終於懷孕,但因為家裡經濟能力不好,最後還是決定拿掉小孩。「沒辦法!眼前這一關實在過不了!」李茂盛說,每次回想起該名患者無奈且痛苦的表情,心裡就覺得很難過。

李茂盛統計,近幾年來,國內婚後第一胎流產比率比以前增加一倍以上,大部分是沒做好避孕不小心懷孕。他認為,國內墮胎情況驚人,許多女生不再擔心小產對身體的危害,就有人中午接受人工流產手術,術後半小時就回去上學、上班。

放手讓小孩自己去做要做的事情
這可能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做吧

因為小孩在外面闖蕩輸了,後面起碼有後盾
而且還有一些關係可以利用

可窮人家的小孩卻已經被灌輸那種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然後長大後考公務員、當科技新貴這些職業
甚至認為年薪百萬就是人生的目標,就是有錢人

這些固然很好,可這也還是個中層階級的職業
哪天都有可能變成只夠餬口飯吃的地步

這也都是社會環境、父母以及本身的問題
畢竟台灣科技業很輝煌,可終究只是個代工王朝

台灣本身就是個依賴它國的國家,
所以國家底下的人民也是有種不敢自己衝的心態,
在下層階級尤其可見,因為他們在這國家裡面輸不起。

hca17 wrote:
十年前你住桃園到公司...(恕刪)


妳應該拿生活必需品來比較比較準吧
而且房價要跟每月薪水來比較才有意義
ganman wrote:
版大..讓你說得好像...(恕刪)

你家住桃園火車站嗎?桃園火車站附近很難找到400萬.富岡火車站(位於桃園縣楊梅鎮富岡里成功路37號)附近應該可以找到400萬..富岡到桃園31分鐘。

咪咪與貓貓 wrote:

台灣好像沒有像蘋果、微軟、Google...
在自家車庫摸摸弄弄,靠自己發明而成為首富。
不過這是文化使然,
華人社會一向鄙夷動手作的人,崇拜出張嘴叫人做得要死的人。
(就算高等教育也是重視論文產出的量...嘴砲水分很高!?)
往往看別人的發明就直認為是奇淫巧技,發現有賣點後,就暗地偷來仿冒。
在一個賣創意、賣設計沒有錢途,不注重智財的國度,會有什麼未來?

另外個人認為,要提振內需很簡單,
拋棄房地產是火車頭迷思(泡沫製造機還差不多),
試想炒作地產,是能產生什麼新發明改變人類生活!
大砍房地產,學習德國模式。
自然會釋出大量的個人可支配所得。


說的真好。畸型之資本主義,加錯誤政策造成近幾年房價漲幾倍,薪水都不漲,付房貸使得可支配所得大降,貧富差加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