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持有彰銀賬面上的損失大概是120億,如果分五年分提,一年24億,對EPS的影響大概是打八折。但是因為資本適足一下就回來了,反而可以開始進行併購。看看其他的玉山金,元大金,中信金,兆豐金,台新金的EPS就算是打八折,股價還是比那些金控更具吸引力。危機就是轉機,台新因為失掉彰銀的經營權而被迫將彰銀列為短投,對公司長遠發展是比較好的。接下來再到監察院去告財政部申請國賠,財政部應該是賠不完,叫張X和這狗官吃大便。
Starpig wrote:接下來再到監察院去告財政部申請國賠,財政部應該是賠不完,叫張X和這狗官吃大便。 申請國賠應該是不可能,但是這個利空這麼久了,只要能解決,都是大利多反正總有一天會解決的,所以彰銀案對台新金其實是一個利多事件而非利空事件
綜合以上大大所述,台新金可能的發展,是失去彰銀經營權,認列損失,但股價可開始向玉山金國泰金看齊,利空出盡可能的股價漲幅會超過提列損失的eps減幅,更何況,只要提列幾年損失,就能讓未來股價長期恢復相對高的價格,可能是20元以上,因此買入台新金長會期持有,是正確的。另一種發展是,維持原狀,股價雖然上不去,但股利股息卻一樣可觀。是否正確,請指教。
也就是說趁股價被壓抑的時候全力買盡,變數一旦消失,股息跟價差都能略有收穫,最壞的狀態也只是從14元,恐慌性跌個1.2元,但獲利潛力還是在,又重新再往上攀高,有可能是最近發生,也可能是5年後發生。請大家注意,每年的11月彰銀改選,台新金股價都是相對低點,之後就一路上漲,周而復始,直到有結果那天,應該都可以利用這個循環買進獲利。
ab626 wrote:也就是說趁股價被壓抑...(恕刪) 同意。吳東亮是我在國內少數願意推崇的幾個銀行家之一。跟其他那幾個比起來(元大馬家,中信辜家,國泰蔡家,,....),好上百倍。台新金在國內消費金融很有一手,是其他金控無法望其項背的。光是這點,我認為長期持有台新金該是不錯的選擇。今年可以賺1.6,股價現在才不到14.5,本益比8。明年應該也是配1.2元以上。這樣的績優股不買,實在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