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討論.台灣的未來是否只能仰望出口,全球化貿易.難道沒有自給自足的國本能力??

出口是一個方向

但台灣不能只有這個方向

東西沒競爭力,少個關稅5%有何用,便宜別人一定就會買單嗎?

各何況只拼出口只讓少數企業賺錢罷了,老闆賺錢可不一定要回饋給你

老闆給多少錢是看整體薪資結構

記得不知在哪看到有立委說台灣去年和大陸貿易賺了963億

有人問他請問是誰賺走了,他當場結巴

除非是國家賺錢,歲末年終分紅給全民,才有意義吧

拿新加坡當例子其實不是很恰當,城市國家平均gdp可以衝很高...

這道理就像拿台北市來比,也會比全台灣高出一大截...

另外,台灣不靠外貿是不可能的,沒有資源慾望又大,根本不可能自給自足

台灣這十幾年薪資停滯不前,就是因為太過保護國內企業,僅有少數能衝出台灣去打世界盃

結果窩在國內勉強苟活,老闆們反正想勞工用不完,你不做還有別人作,薪資怎可能高?

如果跟對岸的ECFA簽完,對岸資金大舉進來,剛好打垮那些慣老闆,沒什麼不好

devilkingwu wrote:
出口是一個方向但台灣...(恕刪)

便宜不會買單?你買東西從來沒有比過價?殺過價?

成本,基本的經濟學名詞,不知道你要凹什麼?
企業賺錢,才可能會加薪和雇用員工!
做投資評估時,成本很重要,關稅就是成本之一!
台灣設廠出口要關稅,韓國不用,外資會設在哪裡?

oldchang1205 wrote:
台灣這十幾年薪資停滯不前,就是因為太過保護國內企業,僅有少數能衝出台灣去打世界盃

結果窩在國內勉強苟活,老闆們反正想勞工用不完,你不做還有別人作,薪資怎可能高?

如果跟對岸的ECFA簽完,對岸資金大舉進來,剛好打垮那些慣老闆,沒什麼不好...(恕刪)

也對+1
台灣這十幾年官員民代也都做的很爁
應該開放全世界人才來台灣選民代、個地方首長及總統和政務官
讓全世界人才大舉進來,剛好打垮那些爁官員和政客!

我只說他是因素之一,沒有說不重要

但只全力拼出口,維持利率低檔,面對物價越來越高,要叫人民去死嗎?

在進出口貿易業工作的才多少人,卻佔台灣GDP的6成以上,做其他工作就不是人嗎?

當然有賺錢會給員工福利的老闆,但那是少數,可是現在多的是能省則省,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你不作,別人搶著作這種想法的企業,偏偏跑車一台接一台,難怪人民會爆走

對了,若你懂的話,請替我解答去年和大陸貿易所賺的963億,到底是誰賺走了,至少我沒有

感謝

han172189 wrote:
便宜不會買單?你買東...(恕刪)

devilkingwu wrote:
出口是一個方向但台灣...(恕刪)

我公司的關稅可是至少10%以上。這還只是出口還不包括進口原料的關稅,這樣有感覺了嗎?中小企業不是只有內銷,很多都是外銷的,不是只有大企業才外銷好嗎

devilkingwu wrote:
東西沒競爭力,少個關稅5%有何用,便宜別人一定就會買單嗎?


這種話說得簡單

這就像奧運百米賽跑比賽

贏人家就是贏那零點幾免

5%沒用? 你以為臺灣廠商都是Apple附體,都有賈伯斯嗎?

比人家貴5%,你看臺積電會不會被三星打趴掉
台灣從以前都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商業經濟社會
這裡的以前可是17世紀以來就是了
在台鄭時期台灣的主力就是海外貿易,其範圍從中國到日本跟東南亞
在清末時期更是輝煌,例如出口茶葉到美國開始大稻埕的發展
不同於大陸的農業社會
台灣的農業向來都是以經濟作物為導向的產業


更別說其他的產業了
一直到日本主導農業台灣,國民黨來台主導大陸式農業經濟
所以台灣從過去幾百年來就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模式

是因為日本跟國民黨才改變成以糧食供應為前提的大陸農業經濟

2300萬人的市場要自給自足~~重返農業社會嗎??
睡飽了嗎?夢還沒醒嗎?在去多唸點書吧!
有一疑問
商人去中國賺錢或賺中國的錢
要是政治或立場及言論與官方不同
會不會被打壓或封殺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