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ynard wrote:
如果沒有理解錯誤, 2002A 它僅是特別股 - 有盈餘優先分配權的股票. 不是可轉換公司債, 所以沒有每年一定能分派到 1.4 元這個義務.
中鋼特別股不是單單只有盈餘優先分配權,它還有股息累積權.
如果有個人欠錢,過了事先約定好的償還日仍尚未償還,
請問這個債務人是否就不再有"義務"還錢給你呢?
http://www.csc.com.tw/csc/ss/qa/sqa_index.html
中鋼特別股與普通股之權利義務有何不同?
本公司之特別股有優先獲配股息之權利,每年可優先獲配股票面額百分之十四之股息(即每股一‧四元),並可參與分配其他未分派之盈餘,如某一年度盈餘不足分派特別股股息時,上述應優先分派而未分派之特別股股息,累積於以後年度有盈餘時,加以分派補足。特別股之投票權、被選舉權及剩餘財產分配權均與普通股相同,惟特別股無董監事選舉權。特別股之其他權利義務與普通股相同。
==================================================================
特別股的章程是否為法律所保障的合約? 絕對是.
中鋼每年必須依章程給付1.4元,是否為義務? 100%絕對是.
就算中鋼明年賺不到一文錢,付不了1.4元,
這應付但是暫時不能付的錢,是法定債務,也是義務,並不會煙消雲散.
你可以假設它日後還不了錢,
但是依特別股章程所該付的錢,必須持續累積,這是有法律保障的,這不算是 "義務"嗎?
reynard wrote:
市場交易本來就可能存在利差, e.g. 2002 被追漲或者嘎空 短時間超越 2002A,
中鋼這樣大的股本,有任何人有能力鎖住足夠籌碼,產生"嘎空"效應?
就算是好了,要產生套利空間,讓特別股持有人放棄特別權利,進行普通股轉換,
這價差不會是0.1,0.5...必然會是好幾元.
就算是有過,您都知道特別股的權利高於普通股,也明確知道這種情形必然是短時間,
是不可持續.
=======================
中鋼之特別股如何轉換為普通股?
股東如欲將本公司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請持特別股現股,向本公司股務代理─凱基證券公司股務代理部申請辦理,自申請辦理至換發完成約須二星期時間。
===================================
今天普通股比特別股多3元,先放空普通股,再申請用特別股轉換普通股,再來還劵.
2星期以後,有沒有可能特別股回升到它應有的價位,也就是遠遠高於普通股呢?
這樣的套利方式,可以算是賺到錢嗎?
純好奇, 我只想請教一下:
過去何時曾經發生過有2002價格遠高於2002A嗎?
高到讓許多人可以有動機進行轉換嗎?
reynard wrote:
這就是前面說的, 為了 2002A **最多最多**每年比2002多配 1.4元, 卻要額外花19元來買這個優先權, 隱含的意義就是看壞未來十餘年 2002 的配息.
而且在最好的狀況 (即 2002A 都配 1.4, 2002 都不配息), 也要 19/1.4=13.6 年才能「賺」回這個差價. 只要中鋼營運狀況好, 這個優先權一點價值都沒有. (例如: 2002A 配 1.4, 2002 配 1.0, 差價 0.4 則要 47.5 年才能抵銷。若 2002A 配 1.4, 2002 配 1.3 則要190年) 我個人真的覺得這個價格亂誇張的
如果還要考慮賠錢這種狀況, 連 step 1 都沒進入 (虧損), 那就是每年不斷成長的 「累計虧損 + 累計特別股股利」, 其實更慘.
開始賺錢的年度, 還要先扣掉先前累積的虧損 step 1 + 提撥 2, 還有餘額, 才有機會進入 step 3
一旦無獲利, 賺到的只有名目上的積欠 14% * N 年, 這種東西, 比可轉換公司債價值還來得低.
您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恕小弟直言,這可能是往您想要的方向去解讀,看起來自然不划算.
您做了一些假設,例如假設這家過去幾十年經歷多次危機與困境的公司,
從不曾停派股息的公司,自此以後,不但賺不到5300萬元,
很可能開始虧損,而且連年虧損,以至於日後也無力償付特別股的股息.
以此假設為基礎,你的看法是對的.
我的假設單純基於歷史,因為我沒有水晶球可以預測未來.
我的假設是這家公司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連5300萬都賺不到,年年可派發1.4元.
如果要把投資2002與2002A放在一起比較優劣,那就不該單單比較股息率,
也該提到股價的波動. 2002在這一波大跌,已經跌破了2008年的低點19.2元,
2002A呢? 在台幣的超低利率下,依然相當平穩.
撇開買高賣低,可以預測未來股價高低的神人因素不論.
過去一年,不計入股息因素,事實上2002A過去幾年領取較多股息.
就單看股價.
2002A / high:42.3, low:36.7, 最高到最低跌了-13.23%
2002 /high:26.8, low:17.55,最高到最低跌了-34.51%
如果投資2002比投資2002A的虧損要多上很多,10年的股息都補不回來.
這樣看起來,投資2002A比起2002還會很不划算嗎?
再把時間拉長,
我的看盤軟體只能顯示從2009->2015,2002A的最低價32.2,最高43.85,現價38.
過去多年它的股價波動不高,是不與中鋼普通股,或者是鋼鐵業景氣同步.
如果取個平均價(32.2+43.85)/2=38.025
年年都派發1.4, (1.4/38)x100%=3.68%,
9/11收市價38,沒虧到本金,賺取了1.4x7=98元,年化報酬3.68%
====================================
2002(中鋼普通股)自2009->2015最高35.8,最低17.55,現價19.2
股價波動很大,受鋼鐵景氣影響,其中有五年的股息低於2002A(特別股)
同樣取個平均價,(35.8+17.55)/2=26.675
自2009->2015,就當作是一樣領1.4元好了,共領了1.4x7=8.4元
現價只有19.2, 26.67-19.2=7.47,本金虧了7.47元.
8.4-7.47=0.92.
如果以26.67元投資2002七年,只獲利0.92元,幾乎是完全沒有報酬.
以我的算法來看,2002A是不是遠遠優於2002呢? 績效好到爆?

2002A的賣點,以我這個投資人來看,是股息與股價平穩,
基於中鋼不會連5300萬元都賺不到的假設.
過去幾十年是如此. 過去幾十年市場投資人對2002A的定價也是如此.
如果你再細讀特別股的章程,你更會了解到如果不發特別股息,
不單單是永遠沒有董監酬勞,永遠沒有員工紅利,永遠沒有普通股息,
還有許多舉債的限制,可以讓中鋼拚了命賣資產也必須把帳做平,想辦法發出特別股息.
中鋼有幾百億元的公司債,無法借新還舊,公司是會垮掉,整個集團近10萬人是沒飯吃的.
不過,多說無益,每個人都會往自己想相信的方向去解讀,我也不例外.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算法與看法,純屬正常.
大家都可以去往自己想相信的方向去解讀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