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和嗆 降稅師出無名「股市不振的元凶不是稅」


jctchen wrote:
現在誰執政,就找誰,不然一堆事還要找阿扁、阿輝嗎?(恕刪)


你把立法院放哪去了?
你把立法院放哪去了?
你把立法院放哪去了?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現代社會,依法行政,行政機關又不是是我想幹嘛就能幹嘛的
再偉大理想的稅改方案,送到立院,被各種利益團體跟喬事王經手過以後,馬上變死魚一隻
當這些方案在立法院被整得死去活來的時候,有人去關心過嗎?

就像前面有說到為什麼財政部不對富人追稅
啊就沒有那個法令怎麼去追稅
那為什麼沒通過那條法令?問立法院啊

bestacd85 wrote:
所以本人並沒有怪財...(恕刪)


會嗎?

朝野協商有公開的嗎?

誰贊成誰反對?
我股市股票輸了

那就用選票教訓他們

讓他們知道誰才是老大!!

極度不爽


bluejay27 wrote:
你把立法院放哪去了...(恕刪)


立法院會自動自發嗎?

行政機關可以提出草案到立法院去吧!
曾銘宗並提出,去年證交稅收887億元、證所稅38億元、補充保費116億元,而前年的股利所得稅更繳了895億元,合計4種稅負投資人繳了1936億元「是否太高,不須爭辯」

參與問卷調查的大戶及中實戶,認為「證交稅」是租稅負擔最重的項目.
我跟各位大大報告,大戶是在抗議什麼,最近是在跌什麼

其實我覺得課稅最重要還是一個理字
有理走遍天下
今天台灣股民可悲之處,是稅制不合理
一般上班族是有所得才繳稅,公司法人是有盈餘才繳稅
唯獨股民是賠錢也要繳稅,而且繳的還不少
要比照歐美也行,美股賺錢是要繳資本利得稅,單一稅率,賠錢可以當作來年的免稅額
不用繳其他的稅
如果台股這樣改,取消所有的稅,只課證所稅,保證金流不公開,我相信多數大戶贊成

一些人說兩稅合一應全部取消,而不是減半,這個問題其實不在於要不要兩稅合一
而是台股的現金股利根本不是獲利,也不是公司發給股東的所得
不能拿來當作獲利來計算所得,再計算是否減半扣除額
台股怪異的地方在於政府逃避去計算真正的股民所得,反而硬要拿不是所得的股利來課稅
原因很簡單,因為後者無論賺賠都要繳錢,前者只能收到賺的人的錢,現制能拿到的稅金比較多
這就像現在塵爆後,主事者因為脫產沒錢,反而政府不以他為主要究責對象一樣的道理
就跟有些登山出事救不回來,家屬還要申請國賠的道理一樣
政府帶頭不講理,還要怪選民太民粹
跑題太遠
我是說如果兩稅合一要100%取消免稅優惠,那就應該回歸有賺才繳稅的原則
計算股民的賺賠再來課稅,就沒有取不取消優惠的問題

至於張部長一直反問的,過去如何,現在為何要改
因為世界一直在進步,不會因為台灣不改變,世界停止進步
過去台股大戶,要投資歐美股市,因為有時差不好看盤
投資日股有匯損,外國人也要課資本利得稅
投資港股這幾年也沒多強,不好賺
投資陸股,沒入籍不能開戶下單
但是從去年開始,中國開放滬港通
台灣人只要去香港開戶就能藉由滬港通買部份陸股
去香港開戶可當天來回,機票不用1萬
更重要的是陸股不收資本利得稅,印花稅(等同台灣的證交稅)只有千分之1
其他雜項稅金稅率更是非常低,手續費一樣可以殺
而且沒時差,沒匯損風險
更重要是中國經濟只剩股價在撐,撐不下去有政權倒台風險
所以習大大千方百計撐住陸股騙散戶進場
即使本益比100倍以上,天天漲停的仍不少見

台股則相反,證交稅千分之3
健保補充保費在股利發下來時就先扣了
股利要在隔年報所得稅計入所得
大戶有錢人可能要被扣掉45%
假設A大戶買股2億元,殖利率5%,配息1000萬元,
該企業因前年虧損,去年沒繳所得稅
大戶薪資所得早就超過45%的門檻,收到的股息1000萬,
在兩稅合一減半之後要被多課450萬的所得稅
對大戶而言,買了2億股,還沒賺錢就先被收450萬的稅金
拿去銀行存也只是零利率,存股市還是-2.25%的利率,是負利率
完全莫名其妙
如果各位是大戶,錢是去中國炒股,還是留在台灣給政府課稅呢
今年的除息行情由往年的填息變貼息就是股民用腳投票的答案了

過去沒有容易投資陸股的管道
台灣政府亂搞,大家只能摸摸鼻子算了
現在陸股可以去,台灣政府再亂搞
像今年6月底台股上市平均本益比14.56倍
14.56在各國都算低了,跟中國比更是低到只有人家的零頭
但是台股7月還是跌的亂七八糟
別再說基本面,蘋果賣不好
台股的蘋果供應鍊跌的不但比蘋果本身多很多,也比中日韓的供應鍊多很多
這真的是基本面的問題嗎?
連續幾天,台股一天之中,零交易的個股上市櫃合計都有二十幾家
一天成交在50張內的個股達到全體的五分之一
根本是無量下跌,沒人要參與台股
這才是問題可怕之處

錢是不可能用法規管制流動的,像服貿也沒簽,錢還不是全流出去
愛台灣的年輕人不是一直希望錢留台灣,投資台灣,壯大台灣
讓台灣的產業可以投資自己,產業升級
結果政府做的都是把錢趕出台灣
讓台灣的錢去投資敵人
而且在不斷增加稅目的情況下,單一證交稅的年總收金額還年年下滑
這種損自己人,利敵人的政策,遠比統派課綱、服貿貨貿嚴重數倍
股民是不是要效法有志青年,自己的股價自己救
上街頭要求政府降證交稅,落實有賺才課稅,吸引資金回流投資台股企業
企業籌資容易,才有錢研發、蓋新廠房,才有機會擴大規模,
增加台灣長遠的經濟實力
在很多人眼中( 某台大法律系高材生 或 某財經官員 或 某健保局官員 或 某些名嘴立委 ),買股票的股民,只是一群想不勞而獲的投機賭徒...當然要對這種一無是處,不事生產的賭徒,收取重稅,不能手軟.

他們從沒想過,股民投資股市獲利,就能帶動內需消費成長.也能協助產業籌資,提升競爭力, 也能幫企業留才 .

台灣若能改採證所稅實徵制,有賺才有稅,對散戶才有利. 但台灣很多人(公司經營者,基金經理人...)利用職位權勢,借人頭大搞內線交易賺取暴利,深怕證所稅會讓人頭戶和內線交易的資金流向曝光, 聯合媒體和立委,鼓動無知的散戶抗拒證所稅. 財政部樂得輕鬆繼續守舊,課徵不公不義,但比較穩賺的證交稅.

koalatrader wrote:
我跟各位大大報告,...(恕刪)


看完大大的回文

已淚流滿面

小弟看到這幾句

愛台灣的年輕人不是一直希望錢留台灣,投資台灣,壯大台灣
讓台灣的產業可以投資自己,產業升級
結果政府做的都是把錢趕出台灣

更是心在淌血....

哪一位台灣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 台灣 壯大呢?

koalatrader wrote:
我跟各位大大報告,...(恕刪)


字字說到大家心坎裡的話,小弟不算什麼大戶,自從去年買了興櫃股票,IPO證所稅被課了幾十萬(持有一年以上),上市股票至今除權貼息還繳稅(長期持有)後。

資金已經移了一半到大陸,很方便,去年在大陸直接開證券戶,也不需要什麼滬港通,直接在台灣買賣深滬陸股,經過前波大陸股災後,投資報酬率還是有15%以上!沒看到什麼稅、稅、稅!

說實在,賺錢繳稅,理所當然,但是,沒賺錢也要繳稅......
台股!應該找時機出場就不想投資了!
如同koala大所言:


「要比照歐美也行,美股賺錢是要繳資本利得稅,單一稅率,賠錢可以當作來年的免稅額
不用繳其他的稅
如果台股這樣改,取消所有的稅,只課證所稅,保證金流不公開,我相信多數大戶贊成」

這個看起來就是當年劉憶如版本的證所稅吧
最後下場是被立院和民意輿論萬箭穿心,辭職下台走人了

一開始就是提這樣的版本,後來在立院通不過,修修改改跌跌撞撞,拖了很長一段時間後
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現在又要回到當初一開始的起點?如果能通過一開始早在立院通過了

這不就像父子騎驢一樣
當初要用實際課征的方法,結果大家抗議說會資金外流,別國都沒有課資本利得稅
後來改成幾乎都沒有資本利得稅了,又回過頭來問你當初為什麼不用符合公平正義的作法課稅
這樣不是很矛盾?


至於說到陸股,小弟我也有在券商開戶

陸股賣出要收印花稅千分之一,台股買賣都要收證交稅千分之三
陸股券商佣金比較低的可以談到萬三,台股券商佣金表定是萬分之14,打五折後算萬七
股利課所得稅大陸是課10%,分離課稅,台股至少你還可以納入綜所稅申報

哪邊比較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券商佣金台灣就比大陸貴得很多
要降的話叫券商降佣金比較有道理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