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賺錢或賠錢的人(股市經驗分享 調查已更新在第一篇)


weber2654 wrote:
資訊混亂,近年散戶要短線長期獲勝,困難度高。.(恕刪)


INDEED
依般若波羅密多,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很有趣的一篇文章,提供自己的親身經歷做為參考

目前為止的投資經歷合計17年

初始資金:不足二萬元
現在手上的資金:不足三百萬

投資績效:
2012年6月結算的歷年投資績效大約19%
2012下半年開始做夢(白日夢),資金水位緩緩下降當中,至今天為止連續四年都領退稅

具體投資策略:(危機入市)
投資市場上的策略千千萬萬,武器上百種
選一把自己喜歡的武器用起來會得心應手
目前來說手上的武器有三把(股票,基金,外幣)
目前為止的投資策略只有一個核心(危機入市),搭配市場的變化增減其他戰術

口說無憑附上自己的圖片作為參考吧!
追求卓越,成功會在不經意之間追上你...
我就是愛拍照=>感謝,已修正懶人國為小賺~~沒注意到懶人國一開始600萬,剩12萬是在和別人對話,直覺得前四年600萬剩12萬,總共花7年,怎麼可能12萬再贏600萬變小贏~~原來他是在說別人~~下面才是在說自已~~~

為了避免輸的朋友不好意思的問題,以後不公怖輸的網友記錄,只整理贏的人,輸的朋友以下是贏的人的id,及獲利數目,在看文章時,有看到以下各位,不妨多花一兩分鐘看他們的文章及操作方法。

他們是不是程度真的不錯,沒有百分之一百確定,但是多從他們的文章、觀念,操作方法觀察,各位應該可以看出一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小賺:csassault20, sasasa,zola789,fibi151277(15年),shige0077(3年),neocavort(10年),昌昌-168(10年),陳小罐(10年), 懶人國(4年),lordlost(5年),brains0415=>10%以內

中賺: 歐肥資(9年),sam0719(半年) =>10~50%

大賺:百倍速成長(5年以上),lyk123,giobling(9年)=>50%~100%

大大賺:happyfreelife(10年以上),parchinko(10年內),lien291(10年以上),schang0829(5年),sheldondon(10以年上) =>1~2倍

特大賺:cafm(10年以上),phiebe(十年),鳳梨保姆(10年),moncler47(20年以上),盡付談笑中(17年)=>3~5倍

無敵賺:5~10倍

####################################################################################################
不可思議賺: weber2654(20年以上)=>10倍以上


投入股市約20年,雖然每天有日帳,每月有月帳,每年有年帳;但前十年還在工作,所以薪水用餘也會陸續投入,而每月家用、購物、出國旅遊,也是有這些戶頭支出。有帳也像無帳的糊塗帳。我這個人也不喜歡算的太仔細,我就以我操作股票的三個戶頭的存款額加股票現值而言,20年來應是有增加10幾倍,但是是糊塗帳。

我的原則很簡單,長投績優股!了解世界產經趨勢,適時換股。前十年還在工作,每年買幾次,很少賣。提前退休後,前五年操作較多;近年也少操作了,夠用就可以了,日子很簡單。

股市高手極多,資訊混亂,近年散戶要短線長期獲勝,困難度高。

=>我應該是沒有看錯,首位不可思議賺大大現身了,簡單幾句話,道出了許多的重點
1、長投績優股
=>一般的散戶死在不把股票當成公司,只當成數字跳動,開公司每年營業,公司每年賺錢分股息給你,理論上是百分之百贏的,只是輸家散戶喜歡把公司股價當成一個數字,每天和別人玩零和遊戲,玩到最後公司每年賺到要分出來的錢,總是不關你的事,一言道出來長期投資績優股的好處。

2、了解世界產經趨勢,適時換股
=>一言道出其實沒有永遠的績優股,如果要長投,你還是要每季或每年去檢視自已持有的公司財報,如果這個產業不行了,你要懂的換股,不然一家績優股到五年,十年後可能變爛股,你若傻傻的一直抱著,最後會賠了本金,而且也領不到息。

3、每年買幾次,很少賣
=>一言道出了,贏家總是看準再買,不會常常亂買、亂賣,太常亂買亂賣,造成本身手續費,交易稅的過度損失,很多的輸家散戶都是死在這一點,市場本來就是會波動,如果一有風吹草動就亂買亂賣,這就中了卷商、政府的計,他們高興的數著你們每天付的費用。



####################################################################################################
各位勝出者,如果以上和各位的獲利不符者,可以提出,因為有時候也許部份的人沒有寫的非常的清楚,但大多數的寫的都很清楚。
已經忘記什麼時候開始買股票了,第一筆賣出是100年,年資就算5年好了,已實現損益目前是+6%(不含股息),未實現損益含已配發股息目前只有+4%,投報率不高,僅高於定存而已,算是小賺吧。


少說多做~少吃多動
應該算小賺吧 2009金融海嘯後投入定存族 每年至少5啪(不含股子股孫) 因為有持續投入所以帳面損益大約維持在10-20啪之間 大部分是有進沒出然後一直滾下去
以下為盡付談笑中大大的操作方法=>3~5倍

具體投資策略:(危機入市)
投資市場上的策略千千萬萬,武器上百種
選一把自己喜歡的武器用起來會得心應手
目前來說手上的武器有三把(股票,基金,外幣)
目前為止的投資策略只有一個核心(危機入市),搭配市場的變化增減其他戰術

######################################################################
=>但是輸家們,別亂解釋別人"危機入市"的定義,我看過很多人輸家自以為是"危機入市"方法,我想"盡付談笑中"所謂的危機入市應該是指公司基本面、產業面、經營面…等沒有問題,也許是被大盤狂跌所拖累,也許是被國際大事所拖累,也許是一般人持股沒有信心,或是政治問題太亂…等,一般輸家的危機入市就是看一家公司跌了三、五根跌停後就要去追,以為自已是在危機入市,其實是把自已陷入危機。


投資台股這幾年,投資方式是存股,長期投資具備競爭優勢的個股.

當投資方式轉為存股 已經不太在意一時的短期波段的輸贏
而且發現身邊的同事朋友採用這種方法的人越來越多,
即使資產上千萬的人也在存股, 而各大書店中關於存股的書也成為投資顯學!

長期存股投資 真正會care的不是短期波段的輸贏,賺了多少趴,
而是關注投資的個股,是否仍持續保持長期競爭優勢? 營收獲利與股利是否保持穩定?

這幾天關於年金改革的問題台灣社會吵得很熱烈,
看看他們,也慶幸自己早日踏入存股這條路,
透過存股去建立一條穩定的現金流,
讓這條現金流去實現未來的退休規劃,
而不受至於希望渺茫的年金改革.



Acer_kewei wrote:
常常聽大家說,股市中十賭九輸,十個散戶九個賠錢,我還蠻好奇的,這是真的嗎?
如果各位和我有相同的問題,不妨進來做個記錄吧~~~
1、賺錢(小賺、中賺、大賺)(一年內,三年內、五年內、十年內,十年以上)
2、賠錢(小賠、中賠、大賠)(一年內,三年內、五年內、十年內,十年以上)
註解:小賠,從開始投資到現在損失在10%以內,中賠10~50%,大賠50%以上,大大賠100%
小賺,從開始投資到現在獲利在10%以內,中賺10~50%,大賺50%~100%以上,大大賺100%~200%,特大賺300%~500%以上,無敵賺5倍~10倍,不可思義賺10倍以上
大大賺和特大賺,無敵賺,不可思議賺是為了滿足無敵高手,一般各位為太在意~~
時間:意思就是你的投資年資,我們就算你總投資年限的輸贏
例如:小非特號稱10年賠300萬,答案就是:10年內,大賠~~~
小非特歹勢,目前我的資料庫中只有你的輸贏
Acer_kewei wrote:
moncler47...(恕刪)

我39歲從職場退休的時候規劃了一個退休基金的運作模式,這個基金負責供應所有生活開支,每個月結算下來後若有剩餘則均分餘款作為私房資金,經過幾次調整最後以報酬率抓4%最符保守穩健原則,這個基金比重如下:
1.外幣18.5%(年息2.5%-4.1%)2.台幣儲蓄險28%(年息1.7%-2.25%,未計算退傭部分)3.定存股53.5%(中華電+華票佔2/3,另1/3每年機動搭配個股除權息行情)
退休基金以外的資金都屬個人私房資金,自己可任意運用!

雖然退休前股市操作獲利大都由電子股累積,但隨著大陸崛起電子產業世界競爭力日漸式微,我很難再找到值得投資的產業,於是開始研究電子以外新興產業,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看著中裕的法說會資料,我能看懂的部分應該不到20%,所幸當時有一個化名李四的高手在他的部落格一步一步講解著法說會資料,終於能看懂80%法說內容的喜悅至今仍印象深刻,股市獲利很多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我很高興這麼多年的經驗下來我沒有把自己困在一個僵固的思維模式內,相反的我聞到了這個"夢想"可以膨脹到多大...更重要的是籌碼"集中"與"乾淨"(法人手裡都沒貨),這是2012年當時第一筆投入中裕的資金與成本



此後四年除了退休基金運作外只做2檔股票(中裕,浩鼎),直到去年底今年初才陸續出清,雖然盡力做了合法節稅手段但今年還是繳了近200萬證所稅,我一共工作近15年離開職場,退休這5年的獲利與前面15年總和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後想給股市操作不順利者打氣:基本功,經驗的累積一定要時間,問問自己有什麼武器或優勢能在市場上贏別人的錢?沒準備好就別輕易進場!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操作時我會給自己一些限制:看不懂不做,說不出為何買為何賣不符邏輯不做,買了睡不著的不做,不是多頭的不做....慢慢做順了,資金變多了然後可以談策略及規劃也會有更多容忍錯誤及應變的空間...願一起加油!
統計2008~今年2016這期間比較不準,因為自從金融風暴迄今尚沒有出現"真正大股災"。
統計投資10年~30幾年的較準,還有斷頭及被洗出市場的人也不會在這裡留言...。
問一下經驗10年~30幾年的營業員吧,也許答案會更準確,我營業員給我的答案是:"很少人賺到錢"。
我說這個事實是再提醒大家股市的真正"風險"。

PS:個人統計自己20餘年來(含海外基金),每年總平均約是獲利11~12%(以全部總資金來計算,含定存之類的),這11~12%穫利是包括定存等全部資金等列入平均,要用自己總資金來計算才正確喔!(不是你有資金1.000萬,拿200萬投資賺200萬叫做穫利1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