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表示,近幾個月,人民銀行、網信辦、銀監會、證監會及其他監管機構的官員,考慮了多種方案,最終達成共識,決定關閉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市場太過混亂,是叫停這些平台的根本原因。
中國政府此前已進行了數月的審查,並在上周叫停首次代幣發行 (ICO)。自今年初以來,中國監管機構一直對國內的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市場進行調查。官員們曾考慮在交易平台設立反洗錢規定,甚至向交易平台傳閱了相關規定的草案。
但隨着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飈升,國內投資者進一步參與投機的風險增大。香港《明報》引述分析師表示,去年比特幣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中國投資者利用比特幣押注人民幣貶值。虛擬貨幣理論上可讓持有者繞過傳統銀行系統,將資金轉移境外。
彭博通訊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這項禁令只適用於虛擬貨幣場內交易,官方沒有禁止虛擬貨幣場外交易的計劃。但消息指,場內交易禁令不太可能對虛擬貨幣的全球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大陸以外的平台會繼續交易。
報導引述 FBG Capital 駐北京創始合夥人周碩基表示,交易量肯定會萎縮,老用戶一定會繼續交易,但新用戶進入的門檻已經非常高了,這肯定會放慢虛擬貨幣在內地的發展步伐。
據了解,目前不少境內比特幣交易者還轉往境外的場外交易平台,那裡甚至還支持支付寶、微信等付款。
據香港《文匯報》援引火幣網數據顯示,自市場傳出監管層或取締數字貨幣場內交易以來,比特幣價格從 29200 元 (人民幣,下同) 狂跌到 23131 元,2 天急跌逾 20%。但周一 (11 日) 因尚未有正式監管消息出台,截至昨日發稿,價格又漲回 25320 元,一日內回升幅度接近 10%。
另根據 CoinDesk 數據,比特幣由上周五 (8 日) 的 4700 美元左右,跌至昨日約 4100 美元。
比特幣中國公告發布後,比特幣價格急速暴跌。比特幣中國上的比特幣價格報人民幣1.91萬元,跌幅超過20%;火幣網上的比特幣價格報2.11萬元,跌幅為15%。
華爾街見聞稱,比特幣投資人瘋狂拋售數位貨幣資產,人人自危,陷入「末日大逃亡」。
9月以來,大陸監管者先是封殺了ICO(首次代幣發行),現在又關閉比特幣交易平台,對數位貨幣的監管力道前所未見。
比特幣中國表示,決定停止所有交易業務,是根據9月4日由一行三會、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等聯手下發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表示,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進行融資的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立即停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在正式關閉交易平台前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3日晚間已預先發佈風險提示,強調各類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繼「比特幣中國」之後,其他「OKCcoin幣行」、「火幣網」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恐將跟進。因比特幣暴跌,多數投資人急於拋售。
澎湃新聞報導,也有人趁機逢低買進,打著如意算盤,在大陸交易平台關閉後,從場內交易轉向場外交易。
報導援引海外從事比特幣期貨交易的人士表示,比特幣是可以直接從一個持有者的錢包打到另外一個人的錢包,是市場自由流通的,對國外的交易所可能是個利多,中國大批比特幣持有者只好去國外平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