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們家有一兆嗎?

ejan1969 wrote:
觀察小孩的成長真的是...(恕刪)


難得看到E大開文,雖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卻又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加油,放開心!
(不好意思在別人的樓請教E大,改來E大開的樓就教)

謝謝E大的開導,這幾年看您所分享的智慧與經驗,也將之落實在自身的投資與理財。房貸學習E大的拉高比率,接長年限,將資金投入建立現金流的資產;雖然過程中,不斷要接受老人家叼唸借錢不好,有風險,有危險,認為年輕人不應該投資股票,是賭博心態。還好有E大的持續分享,讓我能夠堅持下去,目前投報率大約維持在10%左右,而房貸利息恰好可以抵掉日愈增多的所得稅。

真的是感謝E大開啟了我不同的人生視野,否則我還在傻傻的存錢還房貸,根本不知道資本世界的運作模式。

但最近有一事尚無能力解決,在此想就教於E大。老人家手上有五百多萬的儲蓄,他最近不知從何處得知一訊息,說聯合國有一規定,一旦一塊土塊未統治超過八十年,便喪失統治權(有人知道此是真是假嗎?)老人家擔心他的存款因為戰爭化為烏有,所以要我幫忙買海外的債券基金,讓他可以領息保本,不怕一旦被中共統治後,新台幣便沒有用處了。

但是小弟光研究股票就已經力有未逮了,對於海外債券這一領域實在未曾涉獵,知道E大的資產配置包括——收租套房、股票、海外債券基金。想請教E大如何選擇適合老人家得以配息穩定的海外債券基金,如果不方便告知品項,可否教導如何研究,尋找資料。

另,不知E大選股的方法為何?我採用產業趨勢,配合毛利率,營收成長率,以及經營者的人品與能力加以選股,但是這一年多年極為不順,是否可以請E大指點一二,或是要參酌什麼書籍,感謝!


ejan1969 wrote:
觀察小孩的成長真的是件有意思的事,不過也有點像是看一張白紙漸漸的被染黑,就怕他們沒辦法在這個灰色的世界活得很好。
很貼切的形容:)

samhot. yang wrote:
平時生活用費用讓小孩子去結帳,慢慢會知道物價水準以及金錢的單位的概念惹(^o^)/

觀念從小由生活中建立
大人也要不斷檢視自己
這個方式好嗎!?
我也覺得不錯 可是不知道小孩會不會CARE
日後會不會影響他的心智

stanley5000 wrote:
但最近有一事尚無能力解決,在此想就教於E大。老人家手上有五百多萬的儲蓄,他最近不知從何處得知一訊息,說聯合國有一規定,一旦一塊土塊未統治超過八十年,便喪失統治權(有人知道此是真是假嗎?)老人家擔心他的存款因為戰爭化為烏有,所以要我幫忙買海外的債券基金,讓他可以領息保本,不怕一旦被中共統治後,新台幣便沒有用處了。
我老爸以前也做過一樣的事情,就在阿輝時代,中共打飛彈那一次,那時被親戚講一講也是害怕就委託親戚在美國開了一個存戶,存了好幾百萬進去,幾年後為了把錢弄回來,搞來搞去弄得他很煩躁,又損失了匯差。

假如中共統治後廢掉新台幣,也就是每個人的存款全部歸零,真的這樣做的話,那你在美國有個帳戶又有何用?錢匯回來中共會好心的不把你歸零?當然不匯回來中共也沒輒,問題錢留美國然後呢?中共會好心的讓你飛去美國領錢?所以一旦中共統治台灣,而你人又留在台灣的話,他要這樣搞,所有的台灣人就是等死了,你錢放在哪裡都一樣。

怕發生戰爭應該是買黃金隨身帶著才是,其它的都是假的,不過中共直接來抄家的話,你也沒輒,可能要藏到深山裡去才行。

不過老人家是講不聽的,順著他就是了,現在不是有基富通,手續費低又不收保管費,網路下單買幾檔月配息的債券基金,我的買法是分散再分散,不同區域、不同幣別、不同基金公司,反正網路下單只要動手點一點而已,我是買了10幾檔。

stanley5000 wrote:
另,不知E大選股的方法為何?我採用產業趨勢,配合毛利率,營收成長率,以及經營者的人品與能力加以選股,但是這一年多年極為不順,是否可以請E大指點一二,或是要參酌什麼書籍,感謝!
才一年多,你的心太急了,也許是你有現金流的壓力造成你的急躁,要切記,投資忌急。

我也會有買了沒幾個月就出掉的,也許是業績反轉不如預期,也許是有更好的標的出現,我不會認為這是我選股的問題,而是你要體認到一件事情,公司經營沒有什麼是穩定的,常常你會看公司的發言人說,訂單能見度只有2、3個月,或是能見度到年底之類的,這代表連公司的經營者都無法預期幾個月後的營收會怎樣,更不用說我們了,有時候公司一切都符合你的標準,但是業績就是不好,也許是新的競爭者出現,也許是整體市場的下滑,這不是選股可以選出來的。

假如你覺得不順的話,那你可以採取更保守的策略,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對你的持股分類,像我是有分三類,用古代的兵種區分就是:守城兵、騎兵跟斥候。

守城兵就是採取守勢的,營收難成長、但是有一定的穩定性,主要是配息率高,配息是主要的現金流來源。

騎兵是攻擊型的,速度快,代表成長股,配息率低,但是有機會在營收上成長。

斥候是要深入敵境埋伏的,不求殺敵,但有機會一舉幹掉敵將,我在某一樓講某檔營建股的那樓,那檔營建股就是我的斥候,準備埋伏2、3年,不求股息,不求業績,就是等一個翻倍的機會。

保守,就是減少騎兵而增加守城兵與斥候,不過要看你的現金流需要量,現金流需要量高的,就是增加守城兵,像我因為增加了高收益債的部位,月配息增加,所以來自股息的需要量降低,所以我增加的是斥候,也就是那檔營建股。

其實我從古代戰爭體會到很多跟投資有關的做法,戰爭講究的是整體的勝利,而不是計較那些一兵一卒。現金流需求就是你的糧草,規劃配置好了才能無後顧之憂,不要弄得太緊,否則一旦出現缺口會影響你的心情,進而影響你的操作。

投資要進階就是要從數字面轉向營運面,也就是要從工程師思維轉向商人思維,那些什麼率的都是結果,再來要學習去思考為什麼?我前陣子剛好在survey台灣的車燈三雄,這三家都是做車燈的,但是營運做法卻有很大的不同,很有意思。

我自己也還在學習,還差得很遠,企業營運跟企業管理不一樣,前者類似董事會,後者類似總經理,也就是古代的統帥與將軍的差別,我們要學習的是董事會/統帥的角度,而不是總經理/將軍的角度,總經理/將軍這種經驗不是靠紙上談兵可以得來,我們也不可能,但是統帥類似國防部,算是文官,是可以紙上談兵學習來的,這才是我們的方向。

我們學習了這些東西一定會更賺錢?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學習投資的初衷應該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更好的去理解這個世界,而當你更好的去理解這個世界,也更理解你自己時,剛好會幫助你在選股的功力上更進一步,我不知道我現在是不是賺更多,還是更會投資,我只知道我過的更自在了。

所以我會建議,放慢腳步,策略更保守一點,先維持某個模式run個3、4年,確定身心都很自在了,就可以變更一些投資組合往更積極一點的方向,我想你現在的資本應該也不是太多,不要太重視報酬率,累積資本還是得靠本業,選錯股,除非業績大幅反轉,要不然還是可以繼續持有,這些都會是經驗,我也曾經持有業績下來後就再也回不去的股票,也是放2、3年才換股出脫,當然是賠錢,不過持有一家公司你才會一直去觀察他,業績為什麼回不去你才會去分析。


ejan1969 wrote:
我老爸以前也做過一...(恕刪)


E大說得太好了!

先前在研究債基跟股票時,有點躁進,後來慢慢看,慢慢想,逐漸悟出跟E大說的道理類似,因為各部位資金配置完成後,可再動用的資源就變少,因此配置時,需要留底,需要有存,需要有流,以利滾利,有做存股,有做價差,剩下的就是等!

之前躁進犯的錯,找出原因,經由時間修正後修復,再視情況投入!

E大的戰略跟投資心法,說得真是好!

ejan1969 wrote:
投資要進階就是要從數字面轉向營運面,也就是要從工程師思維轉向商人思維,那些什麼率的都是結果,再來要學習去思考為什麼?我前陣子剛好在survey台灣的車燈三雄,這三家都是做車燈的,但是營運做法卻有很大的不同,很有意思。


車燈三雄有什麼不同? 願聞其詳

一般說車燈三雄指的大概是 大億,堤維西,帝寶
但是大億做的是OEM,AM的部分獨立成堤維西。
做AM車燈市場的還有一家沒上市的龍鋒
AM車燈主要是帝寶、堤維西、龍鋒
前幾年三家都陷入美國反壟斷訴訟,大大影響獲利,到2016後才漸漸擺脫影響

parus wrote:
車燈三雄有什麼不同...(恕刪)
我認為有什麼不同其實不重要,我提出這個給stanley大,是想讓他有個研究方向,針對企業營運的部分,因為這部分大概沒有專書,我自己也是從這樣的比較去摸索出來。

我們自己沒有開公司,我們要怎麼知道什麼是經營模式?所以我所謂的比較,不是去看哪家公司比較好,而是藉此去瞭解公司的經營,同產業或同類型的公司比較好類比,才值得研究,要不然拿台積電去比鴻海的話,根本就無法學習。
刪...刪...刪...刪...刪...刪...刪...

生活玩咖 wrote:
未來出社會:約法三章,出社會後,以四年為期,他們存多少,我就會給他們多少錢。當做成家基金。以300萬為上限。激勵存錢。(恕刪)

很欣賞生活大的理財教育。
有個疑問,
想請教以"300萬為上限"
是否有其背後之深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