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ace wrote:
我家的情況跟你家有點...(恕刪)



哈哈,寫的真好
要不要出書
這樣就有頭銜了

某大叔就是用這招......
刪...刪...刪...刪...刪...刪...刪...

Irinawu wrote:
去年收益的2M是單指股息(非台股),他說因為預計長期持有,不會把上漲的部份當獲利


光股息就能拿到這個水準,現在投入資本應該就在2000萬到4000萬左右了,很標準的專職投資人了。

我年紀可能與樓主差不多上下,起始資金大約只有樓主先生的百分之一附近(包含生活費),後來是靠親友幫忙才集資到200萬來專職做台股交易,我主要是做短線的,前幾年是滿辛苦的,賺不了什麼錢,不過自己覺得還好,因為真的很自由。有一好,沒兩好。

現在的收入也不過比自己能在外面工作拿到的收入多一些,不過自己開心就行了

Irinawu wrote:
但大家也知道公務人員屬於社會中相對較保守的一群人
長官可能爬了20-30年才當上長官才有10多萬的薪水
而且很多工作狂,即使退休他們還要去演講、授課、寫書、投稿
「在家工作」對他們來講=遊手好閒、沒上進心、沒企圖心
若再加上「專職投資」更是=不腳踏實地、投機鑽營
公務員沒事做的時候又最愛八卦


我媽是公務人員退休(是最基層的,升不上去的那種),從小認識的長輩也大都是公務員,所以我大概多少能體會樓主面對同事的心情,就算我現在年所得也有百萬以上,我媽遇到她的老同事,也常不好意思去說我在做什麼,經常講的很模糊。我爸倒會直接說我是專職交易。
---------------------------------------------
我的想法是,都有決心當專職了(或是說都有決心支持先生當專職了),又何必太介意旁人的看法,我幾乎每天都在當沖,而且還是做期貨。就算被別人說在賭博又怎樣(我的確認為自己是職業賭徒啊!),行行出狀元,沒人規定金融市場只能領股息或長期投資才是正道吧!

我這種狀況都大方承認自己是專職了,樓主你們的狀況比我好太多了(而且會思考的同事,應該很快能算出你們多有能力賺錢和存錢了),所以應該更有信心才是。 另外,祝你早日退休。
Irinawu wrote:
不好意思,我的問題跟投資比較沒有直接關係

我老公之前在海外外商工作,月薪有150K以上
但因為後來不想相隔兩地,加上他又對投資有興趣
他決定結束工作回來台灣並專職投資,已經超過2年了
雖然沒上班,但每天在家研究的時間不比上班時間少
因為有做足功課,他也有足夠把握敢幾乎梭身家
去年獲利有2M以上
(但他也說都是虛擬的,他都會把獲利再投入,他計畫是只要每年開始有5M獲利,我就可以不用工作了)...(恕刪)


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是取決你的態度。如果你自己很自然自信看待,而且因為績效不錯,所以你花起錢也不手軟,別人看在眼中只有羨慕的份,根本不用在意他的職業抬頭。
josh1989 wrote:
你心虛 +1kevi...(恕刪)




我這樣還在上班耶 真汗顏

我只能說拿虛擬操作當作實際操作 真的天真

虛擬你可以盡量追強勢股 撼訊你漲停板敲1000張也不心痛

虛擬賺多少錢都是假的 真金白銀拿出來輸贏吧

揪驚驚 wrote:
我這樣還在上班耶 ...(恕刪)



哇~4千4百多萬耶

請問大大賺這麼多都是投資股票來的嗎

太強了~~


揪驚驚 wrote:
我這樣還在上班耶 ...(恕刪)


糾驚驚大大 樓主的虛擬 應該是是指帳面上的意思

大大一周賺33萬 厲害 厲害

哈哈 我當時太年輕 --少不更事




大家可別把版主先生看扁了
去年光是股利就2M
資本利得可能近 10M 的。
人家只是保守含蓄
保守是對的
專業投資人就是要非常保守
認真也是對的
比上班還認真,這是非常基本的條件
樓主各方面除了太年輕外
其他素質都是好的
但年輕也許也是優點
MiPiace wrote:
大家可別把版主先生...(恕刪)


誤會了


我說我自己當時太年輕 少不更事

就換跑道了---全職投資
---過程之前被我刪掉了
kinko0604 wrote:
哇~4千4百多萬耶請...(恕刪)


你誤會了那是交易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