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
散戶勝經
大賺小賠的秘秘法則
連12賺一次賠
賺輸三贏二勝
為什麼
因為12勝都小贏
一輸是大輸

happywork01 wrote:
上一篇小弟含蓄地只...(恕刪)


呵呵...多謝 Happy 大認同個人看法.

但 Happy 大這些補充才真是該讓人省思的呀!!

"真正適合當這個職業的人,在這個時段收入都是倍增的。而且雖然精神極度專注,但是內心卻是沉穩的。
如果在快市的考驗中"動作靈活"、"心情沉穩"、"獲利倍增(只算短線)"不能全具備,那即便有一陣子很賺,

但長期來看還是不要做短線比較好。不然最終還是會把時間和金錢浪費掉。
不做短線客,就不用計較幾趴的勝率比較優。

「超長線持有」是97%的人以後一輩子的事。對本人或甚麼股海大...的那些操作上的高論都應該唯恐避之不及。
不要去追捧神人,也沒甚麼勝率需要在意。這是由衷的感言。也是本樓開樓的主旨。"


================

至於 8K 大走的路,多數人都走過,
過往私下提醒,但似乎是非有緣人,就只能祝福了!

但現在真正能幫 8K 大的唯一方法,也很簡單...不要入樓也不回文即可.
水中火 wrote:
個人認為, 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 長期[期望值=(勝率X平均獲利) / (負率X平均虧損)] 必須大於等於115%; 在此想請較板上各位高手, 在測試系統(過去+未來)的穩定度方面, 平倉次數[有效樣本]要超過幾次, 才可以比較確認這個交易系統, 不管面對甚麼狀況, 皆可以持續於未來穩健的立於不敗之地?


happywork01 wrote:
本來看到您寫15%...(恕刪)

測試系統當然是 先 從歷史回測, 得出的結果不錯, 才會開始試單! 我的方法是 歷史回測OK 之後, 會再經過30次以上的模擬測試, 結果OK, 才會用 真金白銀實

際下場 拼搏! 當然這30次需要多少時間 則不一定! 我只是想知道 大家在模擬測試的時候 會下到第幾次, 才會真正拿錢砸 進市場? 這是個統計上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比較 可靠的答案?

水中火 wrote:
測試系統當然是 先 從歷史回測, 得出的結果不錯, 才會開始試單! 我的方法是 歷史回測OK 之後, 會再經過30次以上的模擬測試, 結果OK, 才會用 真金白銀實
際下場 拼搏! 當然這30次需要多少時間 則不一定! 我只是想知道 大家在模擬測試的時候 會下到第幾次, 才會真正拿錢砸 進市場? 這是個統計上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比較 可靠的答案?

一個曾經用程式交易賺進千萬的人說的不可靠。
那您應該有自己的答案,何必問其他人。
交易系統, 不必然是[程式交易]!

30次的樣本測試, 並非來自於[曾經用程式交易賺進千萬的人說的], 而是我多年來看過僅有的論述, 但因其並沒有堅強的理論基礎, 所以才會提出來就教於各方賢達, 實非明知故問!

搞交易系統, 要找到好的idea, 進而形成有效的操作策略, 實在很不容易!
水中火 wrote:
...
30次的樣本測試, 並非來自於[曾經用程式交易賺進千萬的人說的], 而是我多年來看過僅有的論述, 但因其並沒有堅強的理論基礎, 所以才會提出來就教於各方賢達, 實非明知故問!...


開學校太久了, 統計學差不多都還老師了, 就請自己找找中央極限定理, 假設
檢定, 樣本數量最低要求等等的資訊吧...

只能大概跟你說, 你的問題類似於以前唸統計時有一種題目像是 "此新藥有
無效果?", 然後會討論到樣本數 (測試次數) 要多少才有足夠信心去下出一
個結論叫做 "在 xx% 的信心水準下, 並無證據顯示此新藥有(或沒有)效果".
所以當你要檢定一套方法究竟有沒有用, 在母體分佈不確定情況下, 夠大的
樣本數可以協助你有某程度信心決定接受它或棄卻它.

把程式 (或交易方法) 當成是一種藥來看, 測個 30 次, 大概可以有某種程
度信心, 大略就這樣子... 而至於為什麼要 30, 網路上會有些文章, 或學
校講義, 如果你有興趣看一堆式子的話, 可以去找找.

(樓下有請統計高手來講吧~ 我是差不多忘光了... )

像 10/11 的大跌, 我也受了點傷, 也是因為它的波動情況超過我過去習慣的
交易方法, 雖然在大跌前我就嗅到不對勁, 逐步減倉跟轉空, 但還是減得不夠
快, 所以有傷到; 但我自己的交易方法至少 2 個年度都創造了 80~100% 的
報酬率, 我想就傷這麼一回換給別人賺, 我也還能接受, 就重新再找方法就好.


補充: 隨便找了個講義 (中山大學應數)
http://www.math.nsysu.edu.tw/StatDemo/CentralLimitTheorem/CentralLimit.html#two
請看 4. 範例, 比較圖形化, 省去看一堆式子.


水中火 wrote:
交易系統, 不必然...(恕刪)

沒錯,未必是程式。
基本的過線買、過線賣,
或是5MA>20MA買,5MA<20MA賣,
收盤價>5MA買、收盤價<5MA賣,
市場迷人之處,就是在於有很多組合,
可以訊號多到爆表,也可以雲淡風輕的只做幾筆單。
端看個人的組合與操作特性。

dancingra wrote:
開學校太久了, 統計學差不多都還老師了, 就請自己找找中央極限定理, 假設
檢定, 樣本數量最低要求等等的資訊吧...
只能大概跟你說, 你的問題類似於以前唸統計時有一種題目像是 "此新藥有
無效果?", 然後會討論到樣本數 (測試次數) 要多少才有足夠信心去下出一
個結論叫做 "在 xx% 的信心水準下, 並無證據顯示此新藥有(或沒有)效果".
所以當你要檢定一套方法究竟有沒有用, 在母體分佈不確定情況下, 夠大的
樣本數可以協助你有某程度信心決定接受它或棄卻它.
把程式 (或交易方法) 當成是一種藥來看, 測個 30 次, 大概可以有某種程
度信心, 大略就這樣子... 而至於為什麼要 30, 網路上會有些文章, 或學
校講義, 如果你有興趣看一堆式子的話, 可以去找找.
(樓下有請統計高手來講吧~ 我是差不多忘光了... )
像 10/11 的大跌, 我也受了點傷, 也是因為它的波動情況超過我過去習慣的
交易方法, 雖然在大跌前我就嗅到不對勁, 逐步減倉跟轉空, 但還是減得不夠
快, 所以有傷到; 但我自己的交易方法至少 2 個年度都創造了 80~100% 的
報酬率,
我想就傷這麼一回換給別人賺, 我也還能接受, 就重新再找方法就好.
補充: 隨便找了個講義 (中山大學應數)
http://www.math.nsysu.edu.tw/StatDemo/CentralLimitTheorem/CentralLimit.html#two
請看 4. 範例, 比較圖形化, 省去看一堆式子.

受教了! 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
兩年報酬率可達100%的話, 概算每月的IRR就超過4%以上了, 佩服佩服!
再過一年以後如果還能維持這個水準, 有朝一日, 所羅斯肯定望塵莫及!


maranello1983 wrote:
沒錯,未必是程式。...(恕刪)

我是用OX圖的型態來設計交易系統! LKK不會寫程式。

市場迷人之處,就是在於有很多組合,
可以訊號多到爆表,也可以雲淡風輕的只做幾筆單。
端看個人的組合與操作特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