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給工程師待遇真的有這麼好嗎?

基本上,台灣的媒體已經是嚴重的以偏概全、不求甚解加上不實事求是。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電子業邁入第八個年頭了,雖不是工程師,但是是外派的小主管,外派七年,我的年薪加起來也不到2,如果把每年所得稅再扣除之後,又再減少一個月的薪資。
雖然說在親戚朋友中的薪資算高,但他們也知道我們都是拿自己的時間、健康和生活品質在換錢;每天24小時手機開機,週六週日隨時待命,我曾經用年薪去除以我的工作時數過,得到的結果比我以前唸書時當家教還少,在這裡打拼,不努力,會被幹掉,努力,晚一點會被替換掉....錢....是很不好賺的....
我想,在電子業的夥伴應該都很清楚,一家公司最有價值的員工當推RD,然後是業務,如果媒體估算薪水以RD為例,千萬年薪都有可能,如果只是一般的工程師,不要說兩三百萬,一百萬的門檻都不一定跨的過....
再來說說股票,每家公司股票的分派制度不盡相同,股價差異也很大,當然會影響到全年薪資;例如,宏達電股價相當高,但在裡面工作的員工所配得的股票呢?很抱歉,宏達電配股是以股數跟你算,不是用張數(因本人不是該公司員工,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再把分紅費用化的制度考慮進來,小弟也估算過了,小弟我的時薪快跟速食店時薪一樣了....
台灣的電子業是一個相當成熟的行業,但也是一個辛苦的產業,尤其跟外國客戶合作,代工業最清楚箇中心酸,客戶該放假的時候他們就去放假,我們要上班趕他們的訂單,台灣的假期呢?很抱歉,外派人員不能跟著放(廢話),上班趕客戶訂單,好,農曆年呢?很抱歉,加班趕客戶訂單....
其實,很多時候看一件事不能單方面看好處,而是應該全盤的評估,這也是我在電子業並外派七年常面對別人詢問的問題,一件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端看各位要如何取捨....
有點離題了....只希望媒體能多多關心在電子業的工作夥伴的壓力、生活品質和健康....而不要一昧的網"錢"看....
成功是從這次失敗邁向下一次失敗的熱忱~~
外派基本上是 一年賺一年,也就是工作 7 年, 等於工作 14 年....

若是 28 歲來看 + 外派 7 年 = 等於 35 歲 , 已經工作到 42 歲了......( 所得仍繼續增加中 .... but ,健康下滑中 )

這是我小小的心得.....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只要不能周休二日 不能見紅就休 不能準時上下班 還要輪班值班 偶爾加班還沒加班費的都不算工程師, 充其量都算作業員....(恕刪)


感謝您的定論....原來我們這裡都是一堆作業員
還真是期望您能在台灣找到一份您認為合理薪資跟上述條件的工作
但是找工作時絕對不要這樣說喔....呵呵.....共勉.....
這是長官,今非昔比啊~~~~
小弟2000年出社會,2001開始外派,多40%,所以~~不是一年賺一年啦~~
不要嚇死其他人了~~
而且~~外派福利年年砍~~已經快要跟台灣一樣了~~
成功是從這次失敗邁向下一次失敗的熱忱~~
各位大大

健康比較要緊啦

沒了健康賺來的錢也花不了啊

健康健康健康健康健康

jack19700412 wrote:
我是外商工程師,美國...(恕刪)

你年資和我差不多, 我也在外商當工程師.
這幾天整理我的報稅資料, 剛好看到一張我87年度, 也就是工作第五年的薪資扣繳憑單, 總數是123萬.

不過當時也有年資差不多的不同部門的工程師同事告訴我, 他的收入連辦金卡的門檻都不到.(因為我看到他用普卡, 就很白目的問他金卡好處多, 為什麼不辦金卡?)
聽完趕快把我的金卡剪掉.

沒別的意思. 收入高不見得是好事, 收入低也不一定就活不下. 但最好是不要誤解自己所處的狀態.

除了基本薪資外
還要加上其它的福利才是正確的收入喔

那些算一算可真驚人呀
台灣的媒體喜歡誇大然後才有賣點並引起討論,事實總是沒有其心中想主導的目的重要!前陣子韓國被吹捧,現在又開始說韓國的不好,韓國還是同一個,幾個月內有變那麼多嗎?應是有特別目的吧!

台廠的薪水不好拿,工作兩三年就想拿兩三百萬?三百萬以過去的匯率來算約美金9萬,在美國兩三年的年資要拿9萬,除非你是名校博士"或許"才有可能,一堆人在矽谷做了N年或許有十萬,除非你是在google等好公司或許可以拿很多股票,Intel的分紅也沒多好!請注意,這是在國民所得四萬多美金的國家,做的等級早就是是台灣所謂的技術密級高利潤的產業!台灣除了台積/聯發科/鴻海外有那些RD賺這麼多!該產業的龍頭或許可以吧!

若是你是2000年時已是小主管,在2000年以前dot com沒爆之前每年拿兩三百萬是正常的!兩百算是小咖我相信,同學會時或許還不好意思講!當年華碩傳奇,股價六七百元除權可以再填權!我的同學在那些股價曾有六百元以上的公司都賺翻了!但現在是2008年,產業早已是微利產業,股本都已膨脹,那有什麼好撈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找就卡好位子,偷懶的都想退休了,而這些小工程師有什麼油水可撈的,只是年輕的EE的碩博士生錯時代而以,早生十年就不一樣了!

我現在最羨慕在台灣當大學老師的同學,論收入可能沒有比在那些大廠的主管高, 但生活品質實在有夠好,若年輕教授熬夜寫計劃與教案就叫操的話,那博士班學生與那些苦命的RD就可以去死一死算了!

所以說,以後的年代講的是知識經濟,賣產品要賺大錢或許可能,但大家也不是笨蛋,你有本事出我們苦命的台清交RD也有本事,你也有我也有然後就拼cost down,然後就搬去大陸,大陸太貴就去越南!市場做爛了想辦法再找下一個產品!不過老美好像不這樣玩!在美國貴的是人工,人的價值比產品重要!人家公司可以正常上下班還活的好好的,我們一定要拼死拼活才可以生存,若還是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下那有什麼好康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原來我是製程設備作業員
而不是製程設備工程師啊
進來面板業三年了
被公司騙了這麼久啊
在我們公司
上班上到晚上九點是正常
九點以後才能報加班
沒事的時候半夜被oncall一下
就要到公司來當作業員
解解機況
三年了.....去年年薪才破65.....
而且這已經是連股票分紅什麼的都加進來了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P.S.只要不能周休二日 不能見紅就休 不能準時上下班 還要輪班值班 偶爾加班還沒加班費的都不算工程師, 充其量都算作業員...(恕刪)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工程師嗎?

小弟一路從資深軟體工程師到目前的資深系統分師...好像都不能達到您的要求....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