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會倒,買金融股最安全?投資達人:存股小心犯大忌!

投資初學者 wrote:
錢放在銀行,每家放三(恕刪)


放臺灣銀行或是官股銀行更沒煩惱吧...

雖然說臺灣銀行APP真的是需要友善一點.....

但已經比其他四金二銀友善很多了......
enzo69356 wrote:
我鼓勵大家在被動式投(恕刪)


本多終勝,或許這年頭買台塑會是贏家,台灣環保意識高漲,再有像六輕一樣的開發案,已近乎不可能,再以台塑的成本控制能力,競爭的護城河川流水急........
林二哥的投資天地 wrote:
放臺灣銀行或是官股銀(恕刪)

我放郵局和玉山,一年定存利率還不一樣(也差不了多少)。
任何風險都害怕的話,就存定存......
最近買股把它當成消耗掉,像買食品、民生用品等,這樣就可以放比較久。
PS.黃金我也放著,之前親人給的黃金有超過一兩,加上自己買的可以到二兩,想到看一下在不在就好,沒考慮價錢好就賣掉。
金融股要就買最強,要就買体質最弱的,
第一家倒的銀行待遇一定最好...最後政府沒力了再倒的就...
投資初學者 wrote:
我放郵局和玉山,一年(恕刪)


台新RICHART+永豐大戶會比較好的說,活存直接就1%了,跨行還可以減免,
現金不多就這樣了,
現金多的放官股銀行,就不用怕放太多錢倒閉只能拿回300萬

黃金的話,銀行手續費真的太高,
真心覺得好市多要不要乾脆開黃金倉庫給人家投資+注資,
然後旁邊的信用卡櫃台縮編至十分之一就有位子了。
接受定期定額買黃金支票(類似買賣股票)之類的,看今天漲跌算今天的市價,
想要實體黃金就用支票贖回,多好呀,
畢竟他黃金放在那邊也是放著,又不缺這幾斤的黃金放著,會被偷也是會被偷

可惜這個應該政府會出手,叫金管會來查,現金流很恐怖的。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91382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金控業獲利出現重大變數!根據玉山金控今天公布自結獲利,今年前2月稅後盈餘為32.6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33%,至於永豐金控的前2月稅後盈餘23.78億元,也是年衰退10.74%。
enzo69356 wrote:
我鼓勵大家在被動式投...(恕刪)


聽樓主一席話,勝過股海浮沉20年。
alanyh wrote: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91382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金控業獲利出現重大變數!根據玉山金控今天公布自結獲利,今年前2月稅後盈餘為32.6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33%,至於永豐金控的前2月稅後盈餘23.78億元,也是年衰退10.74%


其實我也有中信金...目前獨強獲利持續成長...雖然股價還是跌

我也是有選股...我懂打敗大盤的感覺...爽

表示自己很厲害眼光精準

但是我能打敗大盤多久...不知道

指數畢竟在高點..我也會怕高點崩盤殺下來~金融股難道會受傷比較輕嗎?不好說也不一定
t100390101 wrote:
聽樓主一席話,勝過股海浮沉20年。


張數少其實也無感
但到了一定張數
100張~200張~甚至500張的金融股
100張~200張~甚至500張的0056 或其他你喜歡的ETF

心理壓力是不一樣的..多頭大家都賺比較無感..尤其是空頭時
才3月...金融股就要開始盯業績獲利
ETF就是小跌小買~大跌狂買

我現在也2邊試驗
一半金融股,一半ETF
雖然理性上應該陸續換成ETF
因為感性上我覺得我也能打敗大盤(每個散戶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我也是...)
好吧人本來就矛盾的XD
方法無絕對~不過要看每個人個性~我比較屬於容易焦慮型的吧

以市面上最多人推崇的優質存股名單來看,也只有少部分在這十年之間不用經歷腰斬似的折磨,另外有超過六成的比例,會讓我們在存股的過程中「至少」使我們的資金跌掉一半,有的甚至連原本股價的30%都不到。

以大家公認的優質存股標的南亞來說,最高有到99 塊,最低有到31 塊。2011 年的情況比較好,但也從最高88 塊在一年多以後就跌到了46 塊。

想要執行存股的人一定要想清楚這件事情,如果辛苦存了一筆100 萬打算存股,是不是有辦法「忍受」自己在存股的波動中經歷只剩下50 萬的痛苦,而且股價下跌遙遙無期,市場上絕對是壞消息一堆,感覺沒有一間公司不會倒的,此時所有的人都會勸你要「停損」。但偏偏停損的觀念和存股的精神是衝突的,此時你會把自己逼到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

100 萬跌到50 萬,如果忍不住,那所謂的優質存股就變成了一個空洞的「理論」,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用這個方法賺到錢。

即使持有標榜高殖利率與不會倒的好公司,也抵擋不住帳面虧損這個人性機制。

在我的「輸家資料庫」裡,有不少存股的朋友就深受其害。他們已經是有一定股齡的投資人,卻仍然承受不住股市下跌的痛苦,更巧的是,存股族的賣出點常常都是股市的相對低點。因為沒有人可以忍受自己辛苦存來的錢憑著「公司很安全」而堅信的存下去,而存股這個策略是經年累月的買進,回頭一看,我們買進的金額通常都會很大,大到沒有人捨得賣出、捨得出場,也因為如此通常一賠就賠很多。

100 萬變成90 萬是小事,可是當100 萬只剩下70 萬的時候,大部分的人真的很難做到心中無股價這種境界,能做到的人大部分是高資產者,而他們能做到也只是因為其他地方還有眾多資產,因此股票對他造成的心理波動相對小,這是和一般股民最大的差別,也是我不建議用傳統存股法的主要原因。

以市面上大家喜歡的「一堆」存股標的來說,真的有辦法賺錢的,本身股價都有上漲,簡單說就是不能單靠配股配息。

至於為什麼不能單純靠配股配息,原因很簡單:賺得少、跌得多(小賺大賠),存股因為時間拉長,要面對的是100 萬剩下50萬的下跌風險,而這個風險遠超過正常人對帳面虧損的忍受度,如果單靠配股配息根本不可能有人抱得住股票
enzo69356 wrote:
張數少其實也無感但到(恕刪)


大部分金融股都貼息後填息,
其實怕空頭曲線,可以除息前賣出,除息後分批領買,除非套牢。

但是會比較適合(年薪+年股息)超過120萬的人(我想大部分的人還在打拼的人都達不到),
小資族還是乖乖領股息就好

不過只要會賺錢,都是好方法,存股或是價差都有好處壞處。

不知不覺就是3月了,時間過得真的非常快,
應該很快就會到6月的買點跟7-8月的除息,
各自斟酌了。

覺得金融股會跌,那就多買幾張空,沒什麼大不了,
等專家的金融股空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