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
===============
這張圖,從 Ledinside截圖下來的。
包含了主要的 Mini LED 廠商.
Mini/Micro LED 是未來十年內成長性很高的產業。
研究了一個星期左右,從這張圖找到了三隻股,各買了一些,差不多佔了資金的6%
還不是很多,因為這些廠商都不熟.
先觀察一陣子看看,等5月營收,Q2 財報出來後,再視情況看要不要重押。
過去一年,主力股集中在 電車,AIot, 5G,網路伺服器等題材。
作投資,不但要深,還要廣。
Mini LED, 是增加了廣度。
為何會選這個題材? 主要是 Mini LED 應該是起飛了。
2021年的 ipad pro 12.9, 螢幕即採用 Mini LED.
未來,將要不少 Mini LED 背光的產品問世。
一個 Mini LED 背光板,用掉了 幾千到幾萬個微型LED晶粒。
這個促成了 LED 產業,脫離了供過於求的困境。

不但背光面板用了大量的LED. LED 在車用,不可見光,商用筆電背光等產品,也同步成長。
既然是成長的族群,選幾隻基本面佳,獲利穩定,又有成長性的股票來投資,應該是個機會。


MiPiace wrote:
過去一年,主力股集中在 電車,AIot, 5G,網路伺服器等題材。
作投資,不但要深,還要廣。


我的個性就是太保守,不敢嘗試新東西!
一直在固定收益上打轉,2000年後從高收益基金到特別股!
股票只是少少的傳產配息為主。

最近開始來嘗試新的科技標的。
追求穩定收益!
MiPiace wrote:
MiPiace 2021-05-28 0:44 91樓
(Mini LED)
===============
這張圖,從 Ledinside截圖下來的。
包含了主要的 Mini LED 廠商.
Mini/Micro LED 是未來十年內成長性很高的產業。
研究了一個星期左右,從這張圖找到了三隻股,各買了一些,差不多佔了資金的6%
還不是很多,因為這些廠商都不熟.
先觀察一陣子看看,等5月營收,Q2 財報出來後,再視情況看要不要重押。
過去一年,主力股集中在 電車,AIot, 5G,網路伺服器等題材。
作投資,不但要深,還要廣。
Mini LED, 是增加了廣度。
為何會選這個題材? 主要是 Mini LED 應該是起飛了。
2021年的 ipad pro 12.9, 螢幕即採用 Mini LED.
未來,將要不少 Mini LED 背光的產品問世。
一個 Mini LED 背光板,用掉了 幾千到幾萬個微型LED晶粒。
這個促成了 LED 產業,脫離了供過於求的困境。

不但背光面板用了大量的LED. LED 在車用,不可見光,商用筆電背光等產品,也同步成長。
既然是成長的族群,選幾隻基本面佳,獲利穩定,又有成長性的股票來投資,應該是個機會。


謝謝M大的分享,最近也開始留意這方面的類股,希望日後有機會向您請教。
MiPiace wrote:
研究了一個星期左右,從這張圖找到了三隻股,各買了一些,差不多佔了資金的6%
還不是很多,因為這些廠商都不熟.
先觀察一陣子看看,等5月營收,Q2 財報出來後,再視情況看要不要重押。


〉〉〉

很巧

最近我也注意到

一隻上櫃股票

華宏新技8240

目前也和背光模組廠

合作開發Mini LED相關的光學膜片

希望搶進快速成長的

Mini LED背光商機

提供樓主參考
hodson2013 wrote:
我的個性就是太保守,不敢嘗試新東西!
一直在固定收益上打轉,2000年後從高收益基金到特別股!
股票只是少少的傳產配息為主。

最近開始來嘗試新的科技標的。

固收益做得好,是很重要的事情,其實也是不容易的事。
我特別股佔了約8%,
另外我兒子操作的Reits,也差不多佔 5-8%。 他股票,Reits 比例,浮動調整。
有好的固收益作基底,操作股票就會比較放心。
你從固收益出發,進可攻,退可守,是可以嘗試一些新標的,整體風險非常可控。
台股大盤近 一萬七,看起來風險是高的。
但從去年開始,台灣的科技股處於成長階段,不少科技股股票的本益比並不高,介於10-15 之間的股票不少。
所以重點在於如何找到可以未來五年獲利都可以維持不錯成長科技股,這樣應該可以得到比純固收益更好的回報。

stanley5000 wrote:
謝謝M大的分享,最近(恕刪)

有想法歡迎提出來討論。

escudolin wrote:
很巧
最近我也注意到
一隻上櫃股票
華宏新技8240
目前也和背光模組廠
合作開發Mini LED相關的光學膜片
希望搶進快速成長的
Mini LED背光商機

淨值高,財務正常,值得研究一下,謝謝

(聯強年報)
-------------------------
1. 年報跟季報很不一樣,年報內容多,很厚一本,不是要拿來一頁一頁看的,而是看你想了解的部份。
年報的第二部份主題- 營運概況(42頁開始),是我必讀的部份。包含了產品介紹,競爭概況,優劣勢,未來重點,這些重要內容,年報才有,季報沒有,看了之後,對公司的營運內容,競爭力,就會有更多的認識。
為何要看聯強年報,因為聯強是最重要的電子產品流通業,把營運概況看完,對整個電子業的趨勢,會有更好的認識。

2. 聯強2020年報在此。

3.我主要的分析工具是財報狗,從 財報狗可以很輕鬆找到每家公司的年報,季報。


4. 年報第三頁有一張簡單的合併財務績效表,很有趣的是營收是往下的,但ROE, 淨利是成長的。這可以從財務報表去分析,或用財報狗的獲利能力去分析,原因有二,減法經營降低了管理費用,權益法認列的收益逐年成長。



5. 聯強是我最主要的防禦股,持股比例比較高。不是鼓勵買進的意思,我的成本低,現在已經58了,我自已會買會賣,還是一直持續持有,都是未知數。
會寫個股,主要還是說明選防禦股方向,就算是防禦股,我也選有成長潛力的公司,我已經不再選沒成長性的公司當防禦股。
會選這隻原因很多,
電子業會持續成長N年,
聯強護城河太深,難有敵手出現
毛利有夠低,淨利率有夠低,低到別人無法加入競爭。
經營績效突出,充份運用大數據,自動化管理。
權益法轉投資還再成長。
幾年前,因為阿里巴巴電商強勢,一度清光持股,這幾年看下來,B2B少不了流通業,電商畢竟還要需要進貨,送貨,安裝,維修,這反而給了聯強更多的機會。

聯強本身營運模式是好的, 我手上有一張是當初金融海嘯, 買在 29 元,
但是是強人領導, 目前看不出有接班人
而且對員工過於苛刻, 我實在覺得他們員工蠻可憐的, 您的分析也提到管理費用持續下降,....
我心裡過不去, 就像大家說不要買血鑽石一樣
所以我無法把他列入我的配置之中, 就唯一一張放到現在
BTW

財報狗彙整的數字有時候會錯誤, 重大決策建議多比對其他資料, 才不會誤判

公司上傳的財報就沒有問題
joylife wrote:
BTW 財報狗彙整的(恕刪)

我都是以正式的財報為主,所以可以避開一些錯誤資料。正式財報還是最重要的。
財報狗自動化產生的財務資訊,要不犯錯比較難。
正式財報沒有趨勢圖,也沒有百分比換算,這方面財報狗很方便,先看正式財報,再看財報狗提供的圖表統計表,就容易避開錯誤。
我常用的另外一個工具,是元大的 投資先生
元大的投資先生,是元大自已花大錢設計的APP,
功能比三竹的好用。
其實不用財報狗,不用正式財報,僅用投資先生,一般的基本分析投資者,要求不是太嚴謹的話,也差不多是夠用了。

1. 自選股的主畫面,股票如果有研究報告,可以點一下就進該股的研究報告。
2. UI的設計比較精良,按鍵比較少層,任何功能幾乎都是快速點擊就可進入,不必像三竹系統切來切去,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功能,還是跟本找不到。
3. 投資先生的財務報表,是表格式,排列的方式很理想,可以以季為單位,也可以選擇以年為單位,然後很方便可以看出連續幾季或幾年,各種數據的變化。這個功能非常好用。
如下圖,聯強的損益年表,
營業收入,2018-19-20 漸減
毛利漸增
營業費用漸減
權益法損益漸增 (在下方,沒顯示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