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5mobil wrote:
我才剛找好Nanya...(恕刪)


南亞科有4 Gb MCP
MCP可以是NOR + DRAM 或 NAND + DRAM
不管怎樣,南亞的NOR/NAND都得另外買。

NAND的部分有SLC/MLC/TLC等等的區別
國際大廠都是在做MLC/TLC ,供應常見的記憶卡/USB隨身碟以及SSD之類的
以製程世代來說,國際大廠2D NAND大多是16nm、15nm
接著轉進3D NAND ,這也是這陣子NAND超缺貨的原因

SLC NAND因為容量小,且P/E cycle 要求很嚴格,一般要求 100K 次P/E cycle (即10萬次的抹除寫入次數)
MLC的NAND大約只有3K~5K次 (3000~5000次)
國際大廠吐虛霸是SLC的領先者, 製成世代為28nm
P/E cycle數從100K次降到約70K次附近(印象中)
因此SLC就沒有繼續往下做,因為P/E cycle會快速地減少

吐虛霸之後的就是老旺的36nm SLC NAND,比起華邦、力晶的NAND都是4X nm NAND世代
大陸廠好像也是4X nm ,似乎還沒量產3X nm 的樣子
華邦、力晶的3X nm 世代NAND好幾年前就聽說在研發中,但是一直都是只聞樓聽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
151515151515

navi826 wrote:
別鬧了,58台亂報...(恕刪)


買力晶買力晶..力晶也有做nand flash ...

hareluya6510 wrote:
南亞科有4 Gb MCPMCP...(恕刪)


想請教大大台廠是否有研發3D-NAND或是相關計畫?


第二季 NAND Flash 品牌廠營收季成長 8%,第三季價格續揚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8/21/2017q2-nand-flash-income-grow-8-percent/

TrendForce 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指出,今年第二季整體 NAND Flash 市況持續受到供貨吃緊的影響,即便處於傳統 NAND Flash 的淡季,各產品線合約價平均仍有 3%~10% 的季增水準。由於第三季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內的 eMMC / UFS 及 SSD 合約價仍持續小漲,2017 年將是 NAND Flash 廠商營收表現成果豐碩的一年。

DRAMeXchange 資深研究經理陳玠瑋指出,由於 NAND 在平面製程(2D / Planar NAND)面臨微縮限制,NAND Flash 原廠紛紛轉進垂直堆疊製程(3D / Vertical-NAND),但在轉換期間所帶來的產能損失,已持續造成整體供需失衡,進而使合約價持續上揚,預計今年整年仍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預期要到 2018 年隨著各原廠在 64 / 72 層 3D-NAND 製程成熟後,才能紓解目前缺貨局面。

三星電子(Samsung)

從各大 NAND Flash 原廠第二季營運表現來看,三星受惠於整體供需狀況吃緊、高容量企業級固態硬碟的亮麗表現及整體產品配置的成功布局,第二季營收較今年第一季成長 11.6%,達 47 億美元。

SK 海力士(SK Hynix)

第二季 SK Hynix 整體營收為 13 億美元,較前一季衰退 0.7%,原因在於進入第二季中國智慧型手機需求不如預期,導致位元出貨量季減 6%。然而,受惠於整體 NAND 市場庫存水位偏低以及供給持續吃緊,促使整體產品線平均售價仍比第一季提升 8%,獲利率維持在高點。

東芝半導體(Toshiba)

東芝半導體現階段受限於金流問題,整體 3D-NAND 產能投資上仍然受制,未能開出較多產能;現階段在產品規劃仍然以滿足蘋果需求為重心,其次才是手機儲存應用與 SSD 產品線。

第二季在市場供貨仍然吃緊下,東芝半導體在產品議價上仍維持相當優勢,也讓第二季營收成長 0.5%,來到 23.2 億美元, 雖然位元出貨量受制於現況並未成長,但仍維持穩定獲利水準。

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

去年完成 SanDisk 整併後,威騰電子的零售市場業務營收持續增加,較去年同期成長達約 36%。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整體 PC 市場需求的劣勢,威騰電子仍能藉此以較優勢的產品區隔來增加行動業務與零售端儲存的營收,此兩項產品占比總和已超過 50%。其第二季整體營收較上季成長 8.6%,相較於去年同期約成長 70%,其中來自於資料中心的 Enterprise SSD 與零售通路的 Client SSD 營收成長最驚人,分別達 7% 與 14% 年增率。

美光(Micron)

美光受惠於持續成長的 Enterprise SSD 需求、市場供貨吃緊,以及單位成本在 3D-NAND 產出增加下而有所改善, 使其在 NAND 的獲利率持續上升。美光第二季位元出貨量較前一季成長,讓 NAND Flash 相關產品的營收較前一季成長 20.8%,達 17. 1 億美元。

英特爾(Intel)

英特爾受惠於 Enterprise SSD 需求,第二季營收較上季成長 0.9%,來到 8.7 億美元。相較於近幾季營收,英特爾本季度增幅有限,且因產品配置上有所調整,造成平均零售價(ASP)有些許下降,但位元出貨量仍維持一定程度的增加,並以 3D-NAND 出貨為主力。

智慧型手機拉貨效應,第三季 NAND Flash 持續供貨吃緊態勢
進入第三季,各項終端需求的旺季備貨效應逐漸發酵,特別是來自智慧型手機龍頭廠商的新機拉貨需求格外強勢。另外,Enterprise-SSD 出貨量也將因資料中心需求而快速攀升。因此第三季 NAND Flash 供貨吃緊的情況仍難以改善;預期在價格持續走揚的格局下,第三季 NAND Flash 業者的營收成長以及營業利益率都有機會持續表現亮眼。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ambitiously wrote:
想請教大大台廠是否...(恕刪)


台廠目前只有老旺在做3D NAND
力晶跟華邦沒聽過相關資訊

老旺的3D NAND算是有點可惜的,講個聽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家公司都想打造一把特別的劍
有三隻猩猩標誌的公司叫三爽,它說這把特別的劍要經過千錘百鍊方能完成,於是三爽用敲打的方式打造
另一家公司就是老旺了,它認為最特別的劍必須要反覆琢磨方能發亮,於是老旺決定用磨的方式製造
經過漫長的歲月,三爽用一千人打造出一把不怎麼起眼,但是很特別的劍
而只有一百人的老旺看到了三爽已經有把打造的劍在賣了,於是把磨劍團隊一百人撥出七十人去打劍,剩下三十人繼續磨

過了一年多,三爽說:我用鋼鐵打造出一把獨一無二的鋼劍
於是老旺跟那七十人說:夠了,打什麼鐵劍,人家都打出鋼劍了,我們換打鋼劍
就這樣七十人慢慢的打到剩下五十人

又過了一年,三爽有說:豬君,看吶,我們用鈦合金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鈦金劍了
老旺這時跟那五十人團隊說:好了,別在打鋼劍了,人家都打出鈦金劍了,現在我們改打鈦合金

而原本默默的磨劍組說:老闆,我的劍好像快磨好了,雛形都除來了


好了,喇低賽的故事就講到這裡,謝謝收聽。
磨劍跟打劍的function不一樣喔,
磨 is for 老任。

hareluya6510 wrote:
台廠目前只有老旺在...(恕刪)

skiss629 wrote:
磨劍跟打劍的function...(恕刪)


據說,耶,都是聽說的啦
原本老旺是打算靠著磨這把劍,一次拉近跟國際大廠的差距
但是三爽打的劍量產後,老旺沒堅持住自己的初衷,雖說是害怕走錯路,看人家做出來就跟著走肯定不會錯
但是忽略了三爽用多少人多少年才打出這把劍,只想著下一步就要追上人家背影,這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沒有把重心挪移到打劍,沒有那種一個月要趕上人家力拼一年的壓力,其實老旺有很多人不會跳槽去台GG,而磨劍的說不定今年就已經在量產了。

至於磨的這把劍是給老任還是主打主流市場,其實只要做出來了,都可以通用啦。

hareluya6510 wrote:
據說,耶,都是聽說...(恕刪)

旺宏常有一個人愛說十年磨一劍的故事, 看來自己也不太貫徹

hareluya6510 wrote:
據說,耶,都是聽說...(恕刪)


聽說三爽都用全自動渦輪增壓研磨機
效率超高

但另一邊只能手工
還被要求要追上三爽的進度

工人磨到手脫臼也追不上

有渦輪增壓(錢) 用過都說讚。
怎麼沒人說N年前兔西爸來兜售NAND技術被老旺嗤之以鼻,而三爽認為值得投資,導致現在。。。
qqc0024 wrote:
聽說三爽都用全自動...(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