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去年是以40張參加除息,收到中華電寄來的的通知書,我把幾項要點列出來:
每股股利:盈餘分配$4.6295 資本公積$0.7205
應發股利:盈餘分配$185,180 資本公積$28,820
股利淨額:$185,180
可扣抵比率:19.23% (請注意,它印的是比率,不是稅率)
可扣抵稅額:$35,610
已扣健保補充費:$4,416 (185180+35610)X2%=4415.8這是我自己列式,不是通知書印的
實發股利:$209,574
接下來根據我報稅的經驗說明:
假設我單身,去年一整年就這麼一筆股利收入,那麼今年我收到國稅局寄來的試算表會有一筆所得類別叫做營利所得,列出中華電股利收入185,180,扣繳稅額35,610。除了個人免稅額、一般扣除額,再加上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的額度,顯然我不用繳稅了。那麼我要不要在網路上申報或是跑國稅局申報呢?當然要,而且是第一天就申報,因為有申報,這筆35,610才會退給我,第一天申報還可以優先退稅。
回到正常情形,如果我的股利總收入(包含其他股票股利)加上銀行利息超過27萬,超過的部分就要計稅。假設除了投資,我的工作收入加起來超過了所有的扣除額,算一算要繳5萬的稅,那麼國稅局試算表裡會先扣除掉這筆35,610,實際上我只要繳14,390。
現在如果實施可抵扣稅額減半,我想意思就是這筆35,610變一半。希望這樣的說明,能有一些幫助。
照這個情況看起來,今年有機會將平均成本,壓到87元附近。
股利所得是要報稅的,跟儲蓄扣除額一點關係都沒有。。。
若是股利所得可以扣除,今天還在討論扣抵率,那不是很傻嗎?
跟本就沒啥好討論的,實施以後,本益比自然會自動修正,修正之後再開始建倉
只要注意何年開始實施,,,
馬賊打劫,遇上了躲遠一點就好。
如果沒影響那財政部,怎麼只敢先減半實施,直接全部800億搶走就好啦!
就是因為影響很大,才試探性實施,,,,
不過跟據經濟演化經驗,只要變動經濟行為遊戲規則,就跟本收不到400億的稅。一定會短缺的。
尤其是像這種已經實施快10年的遊戲,我記得85還是87年開始的,當時光是講兩稅合一,就可以出一本書了
當年大家也是,有稅退,不拿白不拿。討論半年,才進化到現在這樣的存股術,,,,,,,
實施後,
退休族群要特別注意,如果你是讓子女伸報扶養的,要小心,不要扣稅不成,還害子女要補稅。這可是會家庭失和的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