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英英間LKK wrote:
京城銀主要虧損就是投資損失,令人意外的是一次認列8億多。
8億不是小數字,
怪不得京城銀股價在公佈投資損失之前就跌好一陣子了...
總覺得又是有人先知道,提前賣了。
投資失利股價下跌,這我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有人做內線交易會讓人感覺很差...
01newbie wrote:
8億不是小數字,
怪不得京城銀股價在公佈投資損失之前就跌好一陣子了...
總覺得又是有人先知道,提前賣了。
投資失利股價下跌,這我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有人做內線交易會讓人感覺很差...


從業務、會計各相關統計分析單位,一直到董事會決議到正式公告,相關內部人怎可能不知道呢?
法令限定相關關係人不能因此訊息買賣股票,但這些人的小三、小王、前妻們...管的到嗎?
一家公司經營階層誠信有問題,投資人不在乎而繼續投資他們的股票,又要要求這些人在乎股東權益?
現在最詭異的是....
金融業10月份基本都虧損!!
但是今天都11月6日了....還只有京城銀一家自首虧5.43億...

答案就在:今天股市收盤後,會很精彩....
有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史的.....請先準備好藥!!!!

.金融銀行業看誰賠得多!!!
我猜!那兩家壽險應該是冠軍!!....
黑馬當然是專業賠錢戶,新光吳家..不過每次他都撐到12月才會老實承認!!!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大火快炒 wrote:
現在最詭異的是.....(恕刪)


超有自信的人!不急,未來幾天來看看你的打擊率。
龍邦獲利了結逐步出脫中信金、台新金股票,龍邦今(5)日深夜重訊公布,一年內處分台新金普通股6.4萬張、子公司保勝投資處分台新金6.1萬張股票,總計龍邦母公司與子公司對台新金持股比率降至0.04%,獲利了解出脫意味濃厚。

另外,龍邦也出脫中信金持股,近一年出脫3.1萬張中信金股票,平均交易單位價格落在20.8元,交易總金額達6.5億元,龍邦對中信金持股比也降到0.64%。

龍邦近年對金融股具有獨到投資眼光,近年持續加碼台新金,引發台新金高層關注,龍邦至去年底,母公司加上子公司持有台新金股票約近12萬張。

對於市場揣測龍邦持有金融股的原因,龍邦曾強調,持股台新金是基於長期投資,持有中信金也已經逐步逢高處分持股。

kim122 wrote:
龍邦獲利了結逐步出...(恕刪)


龍邦與寶佳是聯盟的,既然股東會已結束,董事席次已定,再戰就是3年後。現先退出是合理的,也表示龍邦非長投者。
財政部首次講「公公併」,若有大型金控合併,我的推測如下:

1. 台銀、土銀及出輸入銀行:100%公股,無上市。
2. 兆豐+第壹
3. 華南或合庫分兩群併其他「泛公股」

猜測,勿當真。



*******[聯合]因應公股金融機構版圖日益萎縮,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財政部決定透過鼓勵公股金融機構積極評估整併等三項做法,提升綜效,擴大公股金融版圖。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除了要求公股金融機構積極為整併作準備之外,另兩項做法分別是:尋找利基打造雙引擎或多引擎獲利模式,以及全面檢討轉投資事業。

至於具體的內容,蘇建榮說明,主要有以下幾項:一、已民營化的公股金融機構(例如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台企銀等),希望他們積極展開整併的評估;二、獲利來源過度偏重在銀行部門的公股金控,則可思考是否透過整併證券業或保險業等方式,追求雙引擎或多引擎等的新獲利模式;三、檢討包括海外據點與轉投資的效益。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整併部分。蘇建榮說,希望他們若自己評估可以整併的話,「態度要積極一點」。
我猜只有壽險股和證卷股不好
其他的想太多啦
大火快炒 wrote:
現在最詭異的是.....(恕刪)
懶人國 wrote:
我猜只有壽險股和證...(恕刪)

開獎囉1-10月稅後盈餘,感覺不妙,西瓜跟發哥可能在創記錄
兆豐金 1.8
台企銀 1.04
kim122 wrote:
開獎囉1-10月稅...(恕刪)


已公佈的這兩家均是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 持續獲利。十月獲利較要擔心的是以「壽險」「證券」及「國外資產」為主或比率較大的公司。 台企銀持續驚艷,兆豐勉強接受。

**玉山金:1.35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