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da1217 wrote:如果是買儲蓄險該怎...(恕刪) 我就直說了,會想討論怎麼退佣的心術真的不正,這是個人道德問題。1.退佣本身是不合法的。2.業務沒底薪,完全是多勞多得。一群人在討論怎樣說服業務自掏腰包作不合法的事,都不覺得丟臉?
整串文看下來,我要說幾點。保險公司為何要付給業務員如此高成數的傭金?當然是因為此類商品招攬不易,要成交一件保單並不容易,這點我認同。要成交一件保單,業務員所付出的勞力為何?保戶自身又能做到什麼?1.向客戶分析自家商品優勢,並打敗它家業者。在資訊透明的時代,這個我自己能比較。2.精算客戶保險缺口及未來支出保費等,並提出建議。在資訊透明的時代,這個我自己能衡量。3.不定期的關懷慰問、逄年過節贈送小禮品(食物、年月曆等等)。不需要。4.人情施壓(曾成交件、親友件、或誰誰誰都是跟他保的等等)。不考慮、也很討厭。一旦你和他混熟了,未來你買了其它家的保險讓他知道,等著被白眼吧!5.需出險時,業務員所能向保險公司爭取權益的專業服務。這是最重要的。但即使發生了,自己或家人的權益當然就會要緊了,該調的資料、該查的案例、該賠多少、甚至打官司等,都是保戶與保險公司間的戰爭,和業務員沒關係。業務員就能神到讓你額外多獲得理賠?我不相信,一切照合約內容解釋。如果我夠充實自己、功課做足、很清楚合約內容,上述的幾點(或許還有沒列舉到的)我都能自己做或完全不需要,今天我請業務員過來,就是要保書寫好、送件、拿到保單,如此而已。該業務員等於不用付出該做的勞力,就能成交我這件保單,請問我該不該談條件、要求退傭?一堆一看就知道是從業人員在回覆的,真的看不下去。等到需要用到保險的時候,還不知道您在不在呢?
shin11ichi wrote:整串文看下來,我要說...5.需出險時,業務員所能向保險公司爭取權益的專業服務。這是最重要的。但即使發生了,自己或家人的權益當然就會要緊了,該調的資料、該查的案例、該賠多少、甚至打官司等,都是保戶與保險公司間的戰爭,和業務員沒關係。業務員就能神到讓你額外多獲得理賠?我不相信,一切照合約內容解釋。(恕刪) 說得很好,既然閣下非一般人,怎麼不考慮自己考一張業務員證照就好?這點絕非挖苦,而是陳述事實而已。坦白說第五點是真的有在做事的業務最耗費心力跟時間的地方。畢竟理賠爭議視情況可以輕鬆解決,有些則難如登天。而考取業務員證照...大概花3~5天的時間而已。與理賠爭議相比,考取業務員證照只是微不足道罷了。那不如直接考慮業務員證照,自行投保會更好。自行考取業務員證照投保我覺得不是壞事。倘若完全不需要業務員協助,那不妨考慮考一張。那就只要花3~5天而已,何樂而不為?關於你內文所述:"今天我請業務員過來,就是要保書寫好、送件、拿到保單,如此而已。該業務員等於不用付出該做的勞力,就能成交我這件保單,請問我該不該談條件、要求退傭?"雖然我覺得很多事情不用計較到這地步,不過若真的要算到這麼細,那我們來討論看看也好。1.出門的準備時間+來回距離時間&車資這點...好像就有付出成本了,不知道為何你會無視於這項成本呢?2.要保書上面業務員簽名需要負法律責任不知道你是不是沒看過保險公司告「業務員」的案例。(而且該名業務已離職許久)那該項隱性成本,我們該如何計算?而且該項風險不算小,那是否該先跟你拿押金呢?以上,你參考看看。(或許還有沒列舉到的)
樓主在乎的是便宜的話,那找你朋友買即可,退傭就是業務員讓利給客戶,算是一種競爭的手段,但是就跟台灣人買東西總要凹更便宜一樣,買到的東西或售後品質就不能太要求,一分錢一分貨,樓主要求退傭不算奧客,但真要辦理賠時要求東要求西就真的是奧客了
cdfkt wrote:不過若真的要算到這麼細,那我們來討論看看也好。(恕刪) 條件是談出來的,退多少佣金也是,當然不可能讓業務員完全的做白工,FYP&FYC的成數、續期保費,也都是業務員後續的收入來源不是嗎?
hau0934 wrote:樓主在乎的是便宜的...(恕刪) 我想保險內容是遠比不確定的事後服務來得重要,我父親因為挺朋友,替我買的保險,從沒談到退佣的東西,到現在那朋友已不在業界也不見蹤影,後續的東西都是我自己臨櫃辦理,是也不覺得有什麼麻煩之處。因為是朋友所以才不退佣,但業務員就能服務到家嗎?不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