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與貓貓 wrote:
台灣好像沒有像蘋果、微軟、Google...
在自家車庫摸摸弄弄,靠自己發明而成為首富。
不過這是文化使然,
華人社會一向鄙夷動手作的人,崇拜出張嘴叫人做得要死的人。
(就算高等教育也是重視論文產出的量...嘴砲水分很高!?)
往往看別人的發明就直認為是奇淫巧技,發現有賣點後,就暗地偷來仿冒。
在一個賣創意、賣設計沒有錢途,不注重智財的國度,會有什麼未來?
另外個人認為,要提振內需很簡單,
拋棄房地產是火車頭迷思(泡沫製造機還差不多),
試想炒作地產,是能產生什麼新發明改變人類生活!
大砍房地產,學習德國模式。
自然會釋出大量的個人可支配所得。
說的真好。畸型之資本主義,加錯誤政策造成近幾年房價漲幾倍,薪水都不漲,付房貸使得可支配所得大降,貧富差加巨。現在竟然有上市科技公司不思研發創新,也轉行炒房了,如果都這樣去吹泡泡,泡沫一破歷史證明受害又是納稅人買單救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