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所稅之死--台灣之死--國家被財團壟斷確立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
你既然知道人頭稅不可行
又不可以向富人徵稅(仇富)
國家缺錢已是現實
那請你提出一個辦法給財政部

證所稅不是額外課徵的苛刻惡稅
它是本來就該課徵卻因故逃過了很多年的正當稅負
否則
請你告訴大家用股票價差賺錢應該免稅的正當性

別再拿證交稅敷衍
證交稅就是只有形式上公平的人頭稅

流川 風 wrote:
知道我著眼的是哪一個點嗎?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

說穿了
那只是一般老百姓會想喊出來的一句話而已

當一個富人自認為有社會責任時
他會說:我賺了錢,我應該回饋這個社會(而不單只是繳稅)
當一個窮人希望富人付出更多時
他就會說:你賺了錢,本來就應該繳稅,賺錢繳稅天經地義

很遺憾
這個社會上屬於前者的富人寥寥無幾,屬於後者的則是大多數

人性也多半是如此
檢討別人時都講的很理直氣壯
檢討自己時則輕輕帶過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
這一點我也同意
但是賺錢繳了稅之後
賺更多錢的人還要額外再繳更多的稅
這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合法的綁架搶劫
有錢人有能力的就掙脫了
不想掙脫或暫時掙脫不掉的就乖乖留在這裡任由政府跟一般人民搜刮不是嗎


公平正義已經被你們給濫用了

幫富人繳稅這不叫公平正義
錢賺的多就該繳稅越多這也沒有公平可言
就像一件同樣的商品
難道賺越多錢的人也該花更多的錢來買嗎
換成是你,你也認為這是公平嗎

富人繳比較多的稅這只是在負擔比較多的社會責任
但其實這並不算是公平的事

真正的公平應該是算人頭
每個人都繳一樣的稅
但這對國家而言一點意義也沒有
所以我一點也不提倡
只是同時也希望你們也別再把公平正義四個字拿來合理化這些不公平的事


說的好
這一點我也覺得很不公平
政府擺明就是想課證所稅同時卻又不願意放棄證交稅
這一點你可以去抗議

同時很多人也都跟你想法一樣
如果真要公平
課證所稅的同時也該調降證交稅

但你也說出了目前最現實的問題
政府沒錢了
所以現階段為了那不確定的證所稅而犧牲掉證交稅
我個人認為大可不必
維持現狀雖然不公平
但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huron wrote: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你既...(恕刪)


提升存款利率.

今天所有的問題來自於過低的利率, 一個努力工作了一輩子的職場工作者拿了七百萬的退休金(一般公教人員水準, 民間機構還比這數字低), 一年才十萬塊的利息錢熱這些人只能吃老本或是選擇延退. 延退造成職缺無法釋放, 年輕人失業率增加.

中產階級一般理財趨於保守, 定存, 跟會或是投資不動產是中產階級主要的投資方式, 在實質負利率的情況下, 中產階級的財富大量流入不動產以求保值, 富豪與投機客見有利可圖也進入房地產拉高房價, 並大量且頻繁的交易帶動房地產熱潮, 而有買房換屋需求的中壯年族群含淚出手, 不具生產力的不動產被以高價賣給大量的新婚家庭或是換屋族, 而珍貴的現金則流入炒房投資客, 等最後一群老鼠上船後, 投資客走人, 房價下跌, 中產階級大失血. 現在社會不安的情緒其實是來自於中產階級開始擔心自己的未來.

記得我買第一間房子時, 我的首購貸款是6.5%, 之後大部分時間是8~10%, 最高繳過將近13%, 那時候的中產階級可以靠房租收入或是利息所得維持退休後的生活, 現在物價飛漲但是房租卻幾乎不動, 職場工作者難道不會憂心嗎?

至於股市, 這裡頭的玩家都是風險愛好者, 只佔社會中極少數的一群, 投入的資金也有限, 跟不動產比起來只是一小塊, 會被打成貧富不均的來源, 是因為有官員及其外圍人士手上還有不動產套著吧.

等彭淮南退休後, 看看下任央行總裁有沒有勇氣調升利率, 讓一切回歸正軌吧.
huron wrote:
賺錢繳稅天經地義
你既然知道人頭稅不可行
又不可以向富人徵稅(仇富)
國家缺錢已是現實
那請你提出一個辦法給財政部

細節我不多說
但大方向只有一個
就是針對逃不掉的資金部位

huron wrote:
證所稅不是額外課徵的苛刻惡稅
它是本來就該課徵卻因故逃過了很多年的正當稅負
否則
請你告訴大家用股票價差賺錢應該免稅的正當性

正當性?
很多的事都無法具備正當性
但卻都需要具備必要之惡來維持
我不認為用股票價差賺錢應該免稅的說法是正當的
但我只看事實

當年推動證所稅時
台灣正值經濟起飛期
"台灣錢淹腳目"的形容詞比比皆是
外匯存底在全世界屬一屬二
證所稅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下都無法順利推動
這便直接證明台灣的體質並不適合動這一塊
有些人會說哪些哪些國家可以推行證所稅,為何台灣就不行?
其它國家的制度經驗只能用來當作參考依據
但不一定能拿來當作制度實施與否的標準
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環境及市場
不能一概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
例如某些號稱洗錢天堂的國家
如果他們也針對這些資金來源做改革
你認為他們在國際間還能具備什麼競爭優勢?
另外
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廢除死刑
難道我們也因為這個原因,就不考慮自己國家的內部因素而直接跟進
這一點你同意嗎? 我個人是不同意廢死

現在回到主題
你認為以現在的台灣經濟處境
有比當年還勇健嗎?
為何當年試過一次不成功
還要利用現在這時機點來嘗試
難道人性真的都是不到黃河心就不死,不見棺材絕不掉淚嗎?

再說另一個現實面
證所稅的實施或許能滿足部份人不平衡的心理
(這心態現在已被成功轉化為公平正義)

從最早的證所稅議題開始
財政部初步估計每年可達成的稅收約有一百億? 二百億?
(因為版本一改再改,之後有沒有重新估算過我不清楚)
不過稍具有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版本越改,離理想的目標值也越遠了
在這同時股價下跌
有些人認為下跌的主因為歐債問題,這一點我不否認
不過每日成交量的萎縮卻與證所稅脫離不了關係
如果證交稅的短收是連證所稅也補不齊的
那我真的不知道為了滿足部份人的公平正義
對國家的財政究竟有何實質上的幫助
如果關鍵時刻,情緒的紓發真的可以凌駕在理智之上
那就真的說再多也沒用

從這幾天的發展看下來
整個政府好像只剩下證所稅一件事可以做而已
為何大家不仔細想想
現成的還有營業稅,還有綜所稅
這個時候政府比較迫切需要做的
不是應該努力提升全民所得,進而刺激大家消費嗎
提升全民所得,則綜所稅可以增加
刺激大眾消費,則營業稅可以增加
這種真正重要的事不努力,一直拘泥在證所稅議題上
搞得整體經濟下滑
全民消費力大減
如此一來只為了成就證所稅,為了滿足部份人的心理需求
長期犧牲的不但是證交稅,營業稅
最終造成的則是全民皆輸局面

流川 風 wrote:
細節我不多說但大方向...(恕刪)


洗錢天堂的地方
農工業比例都極低
金融遊戲會排擠實體產業的
huron wrote:
別再拿證交稅敷衍
證交稅就是只有形式上公平的人頭稅

證交稅不是敷衍
證交稅的短收已成事實

而且證交稅也不算人頭稅
因為它隨著交易金額大小而改變
而不是大戶每人一年繳十萬
小散戶每人一年同樣繳十萬
kantinger wrote:
洗錢天堂的地方
農工業比例都極低
金融遊戲會排擠實體產業的

但你認為那些小國家適合轉型發展農工業嗎?

剛剛我說了
這例子只是要說明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環境及市場
不能拿來用同一套標準衡量

流川 風 wrote:
但你認為那些小國家適...(恕刪)


台灣以農立國
以前工業農業實力不差南韓
後來不一堆都跑去一分鐘幾十萬上下了
kantinger wrote:
台灣以農立國
以前工業農業實力不差南韓
後來不一堆都跑去一分鐘幾十萬上下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台灣應該回到過去傳統
繼續以農業為主嗎

這一點我倒是沒研究過

流川 風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台灣應...(恕刪)


台灣要拼經濟 少用股票房地產
勞動力要值錢比較重要
流川 風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台灣應...(恕刪)


小弟我到是對從事農漁牧業有相當濃厚的興趣, 在台灣政府提供了極為優渥的條件, 幾乎是保證有意願投入就不會賠錢的程度. 可在實務上願意投入的新血卻寥寥無幾, 主要在於土地成本太高, 除非是家裡有閒置土地否則賺的錢只夠餬口. 可在台灣有一半以上的農地處於休耕狀態, 真是一大諷刺啊!

回頭看看小弟一些投入農業的朋友們, 沒錢購地就跟老農租地做有機農業, 生活無虞沒錯, 但是常在聊天間露出對子女未來教育費的憂慮, 政府對農民的補助裡可不包括額外的子女教育補助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