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過頭?!中國人行:人民幣30年內將替代美元

piwu0531 wrote:
美國2000年GDP...(恕刪)


請不要學馬英九拿一堆數據出來呼巄 人民要的是實質感覺

也不用拿民進黨時期還是李登輝出來當擋箭牌

執政做不好都被號稱633完全執政的國民黨給輪替掉整整5年

再拿出來說嘴也沒人信

還有沒人說投資中國做生意不好 但也不用把中國的LP捧上天 過於吹噓

各位投資時都知分散風險 國家經濟同理
Powerthrusty wrote:
請不要學馬英九拿一堆數據出來呼巄 人民要的是實質感覺...(恕刪)



其實每個縣市的景氣都不太一樣
照這個勢頭,是很有可能的,但前提是 和平穩定的發展 但是 美國會不來阻止你麼
egogeorge wrote:
世界貨幣不單單只是個經濟問題,要成為世界貨幣,也同時要具備"讓大家覺得"能掌控全球的軍事
能力
,中國人在這點上...(恕刪)


美國國防產業實在太保守了 ~ 能進入尖端軍工企業的幾乎都要是根正苗紅的土生土長美

國人才行 !!

相較之下 , 最近這十幾年來自中國 印度等國際人才在美國民營企業大放異彩, 推動整個

科技行業進步速度愈來愈快 ~ 以前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可能長達數年甚至十幾年, 但現

在則可能推出一年後就落伍 ....


尤其在現在的美國優秀年輕人紛紛朝金融領域發展情況之下, 美國軍火公司對於人才招募

方式及範圍應該要考慮改變改變了 .... 目前這種自縛手腳的情況繼續下去的話 , 中國進逼

的腳步實在太快囉 !

Powerthrusty wrote:
請不要學馬英九拿一堆...(恕刪)


如果用人民的實質感覺,那靠政府沒用的,今天勞工為何這樣辛苦,那跟企業治理有關係,台灣企業(包含製造、服務、……等等)中100個有99.99個只會削價競爭,然後只會不斷的壓低成本

經濟學上認為薪資有僵固性,台灣因為22K政策,不但薪資沒有僵固性,包含濫用責任制早就使我們的薪資是變相的減薪了,而且幅度還很大,過長的工時和變相的減薪,使國內原本消費佔據GDP的比例不斷的下降,傳統經濟學對GDP沒那樣注重的,其關注的重點在增進人民福利(經濟學術語),其實用改善人民生活這樣的形容比較貼切一點,投資、政府支出、貿易對改善人民生活水準沒有直接幫助,但消費幾乎是直接改善生活狀況的,這也是為何成熟經濟體大多都用消費當成經濟活動主軸,光是賺取貨幣不會改善生活,要把貨幣換成商品或勞務,這才會改善生活

廠商的殺價競爭不是政府可以控制的,那是管理學上的結果(經濟學和管理學常常是相衝突的),企業管理是為了求取最大利潤,尤其台灣早期非常喜愛那種扭毛巾的成本管理,那是從合理節省成本走到了今日的不合理節省成本,最後反而傷害了經濟和企業獲利(企業的商品和服務是要賣的,市場上人民窮了,那怎花錢買)

台灣不知是否因為媒體關係,非常厭惡價格上升,可只有適當的價格上升才會刺激消費,這點也可以從房價當類似的驗證,當市場多數人都認為房價會上升時,購買的力道進入,不斷的推升房價,因為預期上漲的心理,罵得越凶,漲得越快,直到價格不合理,流動性有問題時產生修正。這裡不是說房價上升是好的,而是說適當的通膨,也就是適當的成本上升(員工薪資總該慢慢往上走吧,其他的成本到一定程度後,應該是固定或變化很小的)要轉嫁成價格反應在市場上,事實上台灣的物價就如同大多數人都認同的上升了,沒有調單價不代表沒有上升,同樣單價數量的減少、品質的減少、……等等,其實就是變相的漲價,但因為人民感官的問題,單價反應的其實很不好(最近不是一些黑心事件,不是都那樣沒良心的,有部分原因是成本和可以增加銷售來分擔成本的考量,不然那些人早就賺到誇張的財富,可大部分其實獲利也沒很誇張,這邊當然不是認同這樣做法,只不過這是會這樣做的部分原因)

中國的經濟是有嚴重的結構問題的,提升消費是政策走向,但亞洲傳統都有類似的思維,消費是浪費的,要把錢存起來,負利率下資金會出走,不消費當然找會升值或保值的,那就出現炒房這類的狀況,可經濟的原始原理是改善生活,人民幣想要有影響力,消費的提升將貨幣流出去是幾乎一定要能夠成立的,光靠投資和貿易來增加整體經濟活動對福利沒有太大幫助,但消費是種習慣和需要不怕未來的信心,這種很虛無飄渺的東西很難有政策,有時口號喊一喊就有,有時都給實質好處了也沒起色

以人民幣現在狀態,起碼世界對人民幣還在需求的階段,影響力還在上升,但目前推出的人民幣資產,很大的比例其實是垃圾級別的(建商發行人民幣公司債,對世界市場銷售),風險是需要注意的

economic wrote:
如果用人民的實質感覺...(恕刪)


有理有據,好評.

其實台灣也好,大陸也好,先把內部調理好,完善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陸要降速發展調結構。台灣也應該調整政策,其實所謂的cost down跟企業的性質有很大的關係,代工的性質要的就是低成本,這樣的企業就應該去人力成本低的地方,不需要留這些,留下來的應該是高附加值的。

至於標題所說的,笑笑就行了,30年後是什麼樣誰都說不好,一切皆有可能。先練內功,打基礎,疏通經脈才是正事,弄不好這些,人家讓你替代你都替代不了。
goblinlord wrote:
你的這個ps.......(恕刪)

我去歐洲,幾乎所有商店都收觀光客美元。
南美商店幾乎也都收美元。
非洲戰亂國家,美元最常被使用。
您說:美元可不可怕?
egogeorge wrote:
我去歐洲,幾乎所有商...(恕刪)


你下次試試用人民幣,他們也是照收不誤

不是只有你出過國呀(非洲戰亂國家更多用的是中共提供的俄式裝備)

東南亞很多國家也是收人民幣的

美元當然可怕,但美元把自己的信用給玩爛了,身為世界結算貨幣,卻從來不負起世界結算貨幣應有的責任和義務而只知道享受其權利,你覺得其他國家會繼續任其予取予求嗎?一個不負責任不講信用的國家憑甚麼享有印發世界結算貨幣的權力?當然最後其他國家必然起而要求美元退位

使用美元,歐元,日圓和人民幣,哪一種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大家就會願意持有那種貨幣,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egogeorge wrote:
我去歐洲,幾乎所有商...(恕刪)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來看,08年美國出事的時候,美元對各國貨幣貶值,當時連超級名模收取費用不要美元,美國有錢人想將美元資產改成其他貨幣資產

人們喜歡的是能保值和增值的貨幣,不是美元本身,只不過現在美元有這個地位而已,但不代表永遠,一次大戰前英鎊是世界貨幣,也保有這樣的地位差不多一世紀,但最後讓位給美元,至於未來,誰知道呢?
那個服務業撐起的GDP,
實在讓人有點看不懂,
大陸拔顆牙收10元美金,美國收100美金,
所以同樣拔顆牙,美國人硬是多創造了10倍的GDP?

有很多開支在美國特別高,
例如律師,會計師,理專,保險顧問,....,
別國沒那麼多這類師一樣過的好好的,
服務類GDP能代表人民的生活品質?
因為少打官司,所以比較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