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摻油事件,其他品牌驗了沒?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就很氣

政府都沒有在把關

讓這些奸商可以為所欲為!

一定還有很多 只是沒被爆出來
就吃沙拉油就好了,吃什麼橄欖油?想吃高貴的東西,卻不想付高貴的價錢,難怪會出事!

我都吃沙拉油、葵花油,就從沒中過大統的槍!

忽想到放空標地.:
1232.肉很大..hurry~
凸歸台灣 wrote:
就吃沙拉油就好了,吃...(恕刪)

flyingmax wrote:
知名企業, 大統遭查...(恕刪)


有沒有速食業者之前或是現在用大統的呢?

披薩披薩.....

simmen_2 wrote:
忽想到放空標地.:1...(恕刪)


我不做空,可以急跌後低接 ....


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市面上的食用油,原油是從那而來的?查下去應該也很驚人。

還好還好
出差大陸地溝油吃多了
大統這小意思....

大火快炒 wrote:
政府的低效.無能是有目共睹的!!
要解決.並不困難...
政府提供食品安全檢舉獎金!定出獎勵制度, 讓專業的檢舉達人進場!! 遠比這些上下班的公務員有效率!!

只要政府願意處理!! 市場自然會提供.最具效率的專業公司!!創造新產業!
不是作不到!!而是不作為!!!...(恕刪)



+1

而是不作為!!!

這些公務員的效率真的讓人"冰的"

難道他們吃的油比較好 比較高檔

所以不管發薪水給他們的老百姓健康....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凸歸台灣 wrote:
就吃沙拉油就好了,吃什麼橄欖油?想吃高貴的東西,卻不想付高貴的價錢,難怪會出事!

我都吃沙拉油、葵花油,就從沒中過大統的槍!...(恕刪)


一樣給你加更低價的粗製棉籽油, 照樣中槍..
全國進口粗製棉籽油, 大統約佔四成, 其他六成呢?
食藥署去年就知道 油品造假不只大統


〔記者洪素卿、李宇欣/台北報導〕大統爆發油品純度造假事件,引發社會譁然。不過,消息指出,可能不只有大統的油品膨風?市售其他調合油品,疑似也有標示不實的問題!

多家產品標示不符 卻未見稽查

據指出,去年衛福部食藥署委託進行「市售調合油標示符合基準」相關研究,試圖建立一個能夠有效檢驗調合油比例的方式,研究人員最後以該方式初步檢驗五十件市售油品樣本,當時即發現大統橄欖油脂肪酸分布得非常離譜,明顯不符標示。此外,還有其他市售調合油品組成看來也與其標示不符。

該研究於去年底提交結案報告,結案前並曾進行兩次針對產官學界的溝通說明。據了解,雖然進行溝通說明時,依規定遮蓋產品品牌,但在場有不少人士熟知各家產品包裝,一眼就看出問題品牌。

大統出包 北市一年前即獲檢舉

對照大統油品事件可發現,此案最早是北市衛生局在去年十月即接獲檢舉、轉交彰縣衛生局追查;但當時業者辯稱為管線污染,只開罰四萬元、限期改善。直到今年六月彰縣衛生局再接獲檢舉抽驗,檢驗結果發現成分跟純橄欖油不同,報請檢方偵辦。衛生福利部於今年八月也接獲檢舉,進行查驗,除了檢驗報告外,透過業者進貨資料、製程資料等,發現「攙假」才讓業者百口莫辯。

食藥署:該研究檢驗 尚未成熟

但為何去年底看到研究報告時,並未進一步稽查?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解釋,該份委託研究主要是為了開發檢驗方法,但該檢驗方法經評估並未成熟到可作為判定「攙偽」依據,且與會專家也認為在油脂的脂肪酸組成比例相近情況下,該法可能難以判別。而研究人員在研究結論中,也未指涉油品是否有標示不實等問題。

立委批政府吃案掩蓋 嚴重失職

不過,對於食藥署的解釋,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批評,馬政府嚴重失職吃案!既然去年委託研究就已發現市售食用油的成分明顯有問題,為什麼還要等到大統油案爆發才開始處理?從禽流感、狂犬病到食用油,顯見政府發現問題總是先掩蓋、不處理;如今大統油案愈滾愈大,還以研究保密為由不願公開,根本是拿民眾的健康安全開玩笑!

至於發現大統油品出包後,是否針對研究中其他有問題的產品一併稽查?蔡淑貞表示,已經展開稽查。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指出,各地同仁將深入一百六十三家油廠稽查,既然進廠,當然是全部的油品都會查,包括確認配方與標示是否一致,原料及產品進出貨情況是否合理。

至於目前已經開發的檢驗方法是否可以用來驗證調合油比例是否膨風?美和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助理教授葉泰聖指出,針對市售調合油建立的檢驗方式,主要是利用油品脂肪酸組成的差異,經過不同組合後,也會有不一樣組成的原理。美和科技大學副校長陳景川解釋,就像是橄欖油有橄欖油的指紋、大豆油有大豆油的指紋一樣,如果調合油的指紋越接近橄欖油、顯示加進去的橄欖油也就越多。在歐盟海關所採取的也是類似方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