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0之後,誰是下一檔飆股???


noxwhere wrote:
沒錯哦,
津大開這樣...(恕刪)


to 深藏不露的n大~
認同您的想法,
學會一身真本領誰也搶不走,是吧。
而且致富也不必受制於人,這種感覺多好。

我認為
1.基本面優
2.股價相對低檔
***3.主力籌碼極集中
4.極低調(近期好壞消息皆無,被市場遺忘最好)
5.資本額較低(非大型牛皮)
這幾個大方向是不會錯的

真心交流的人還是有的,
我是希望可以集思廣益,
大多頭是很容易賺到錢的,
一起學習、成長,加油!

提示一下,春夏兩季在即
想到什麼題材了嗎?
要低調...

津小津 wrote:
p大的問題很好!我想...(恕刪)


真是獲益良多,多謝版大圖文並茂的講解

可是小弟有個問題

以3232這檔來說

如果是依版大分析飆股的特性"飆漲前的成交量非常低"

一般人跟本不太會去碰這種每天成交量低的股票阿

除非再去查法人或大戶是不是有像後面講的,買很多,一直買都沒賣.....

這真的有點難判斷~
MY BLOG : http://waxl11.pixnet.net/blog
TO W大
----------------------------------------------------------------
以3232這檔來說

如果是依版大分析飆股的特性"飆漲前的成交量非常低"

一般人跟本不太會去碰這種每天成交量低的股票阿

除非再去查法人或大戶是不是有像後面講的,買很多,一直買都沒賣.....

這真的有點難判斷~
-----------------------------------------------------------------

您真是問到關口了!非常有潛力!
光查券商進出是不夠的,要追蹤[券商分公司]
其進出狀況、均價都是很重要的依據 從而判斷誰為預備拉價的主力
抓住狐狸的尾巴 不過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他們花個X億、X個月來布局 絕對有很大賺錢把握
關口是需要時間
否則就算抓到好股,抱不住、沒耐心、只想[立即見效],只會小賺大賠

平台型的飆股的預備期大多以2.5個月~3個月不等,也有例外,
所以可以大概算個時間,買在底部就是要等,

不想等就只有追高搶短線,相對來說風險較高,利潤也遠低於前者。
綜上所述,我的觀念是致富沒有捷徑,任何方法都有好有壞,
影響時間成本、風險管理、獲利績效等各個變項 長短互見
就像拿現股與其他高槓桿的投資工具相比,瞬間將資產數十倍、百倍的方式都有,
沒有好壞對錯,但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去做。
3232這檔,

如果是小弟來看,

我會認為1/27跟2/7是兩個訊號發生點,而且低檔無量主力也沒進貨,
(題外話:當天應該是漲停,有認真做功課的人,當時要發現應該不難)
繼續....可以思考想,主力會突然買在高檔嗎?
只有一個比較可能的推理:1/27跟2/7絕不是高檔,反而是轉折點,而且主力也沒貨可倒。

當然...這是就結果論,當時沒人會預料到結果,當時頂多只能說是檔有高勝算的股票,

現在股價雖然偏高,但光看籌碼集中度達47%(近月買張佔可買賣張數比),似乎也相對安定。

討論:

小弟觀察3232的特性是主力當日大量掃貨後,並無出貨現象,且日後也有強烈買進訊號,

例外案例探討:允強2034去年8月出現飆股特性但會是飆股嗎?主力於強烈買進後,也無出貨現象,但日後開始呈現楔行向下收斂,最後漲幅仍達20%,深入探討原因一,此主力為投信,掃貨原因,為看好後市鎳價回穩,營收成長可期,並出具相關研究報告,原因二,股本偏高。

故飆股特性,+1主力要為私人大戶,+2股本要小。

危險案例探討:和桐1714,今年2/14,嘉義幫出現,當天掃進,飆股特性強烈,但隔日卻馬上倒貨,並無近日連續買進意圖,故要當機立斷,馬上賣出,而且是嘉義幫,不得不防。

當然可能沒有小弟想得這麼簡單,純屬個人想法而已

WAXL wrote:
真是獲益良多,多謝版...(恕刪)
津小津 wrote:
p大的問題很好!
我想這沒有一定的答案,
要配合大盤與其他種種因素,
飆股可能萬丈高樓平地起,直直漲,
也可能先墊高平台,然後急漲。
以下兩檔僅說明用,勿為買進參考:

可以觀察到飆漲前的成交量非常低,
這也是飆股的特徵之一。


上面這檔利用2.5個月建立平台,
整理籌碼,然後進行飆漲。

---------------------------------------------------
下面這是我最近找到的標的之某券商分公司進出追蹤圖
該標的符合:
1.籌碼集中(此期間每日成交量的80%~90%為同一大戶所買)
2.橫向整盤,成交量極低
3.近期k線變活潑
什麼叫做主力吸籌?可參考下圖:


有趣的是,一張都沒賣
想到什麼了嗎
如果你是大戶,什麼樣的情形你會這麼做?
你的計畫可能會是什麼?...(恕刪)

講到重點了,很多飆股都是橫向盤整以後
接下來爆量漲停第一根開始
不過有的還會在整理一段時間
籌碼集中是重點
6104前兩根就有這種現象
TO N大

孫子兵法與您分享:
夫未戰而廟算者勝,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舉個例子,森鉅我當時的作的最後一個波段是78進,87出,
結果股價已到高檔,主力出貨,結果外資換手再做,外資放出消息面,
增加個股曝光率,提高目標價,衝到9x,
這意味著什麼?
有時任何題材都不難產出,重點是有人想做,題材就會應蘊而生
究竟是題材拱出飆股,還是飆股產出題材,
關口是主力往往為了拉價,有時[題材]只是個吸籌手法之 一。
有人想作,到了其所設定的最後一波,題材就會完美出場,但當時股價已經急漲了,
可惜的是還是會有人搶著進去接最後一棒。

再舉一個例子,前陣子有個作證卷業的朋友問我說東洋似乎有利可圖(時價100),
當時有篇新聞說東洋前景大好之類的,這種新聞的出現有時代表[利多出盡]。
我閱覽了所有新聞,發現前幾年有類似的標題,按報導時間看上去對照股價,隔天之後就開始崩跌。
對應這現在的這一波,好像也驗證了利多出盡的這一點。
也不是說題材、新聞都是騙的,只是[不可盡信之],要審時奪勢才可下定論。

回到正題,
懂得用主力的角度思考、細細推算,就可能有機會與主力共享榮耀。
好好做功課不難發現一些表現上看不出來的罅隙。
站在客觀的角度,前兩個交易日的那兩根,
主力大戶按兵不動,按理說股價被他路諸侯衝上去,
應可分批倒貨,卻只是放著可觀利潤視而不見,
主力到底盤算什麼?
我認為由於近兩根漲停板皆與主力無關,太多散戶進場,對主力來說將有害日後股價的推升,
因為將會有一波獲利賣壓增加變數,所以下周有可能會變盤,把散戶洗出去
我預估有可能回測x1~x3,打到散戶會痛的位置逼迫其將持股賣出,
主力握有更多比例的現股,同時融資進行鎖籌碼,一鼓作氣上攻x。
(不過在此預言不見得準很正常,因為網路乃公共平台,若有主力看見就反其道而行也有可能。)
孫子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想要克敵制勝,有時要兵行險招。
你只要記著,主力不可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怎麼玩都要贏就是主力的路數,
順應而為,心中有盤算+注意籌碼動向,大抵是不會錯的。

綜上所述,再次重申本檔的確難度頗高,
值得玩味,作為飆股研究的好教材,
至於是否操作,何以進出單,就要看台端的智慧了。

以上僅是學術研究,勿做為買賣依據。

津小津 wrote:
TO N大孫子兵法與...(恕刪)


感謝津大對於主力看法的分享
津大一番言論讓小弟獲益良多
津小津 wrote:
孫子兵法與您分享:
夫未戰而廟算者勝,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舉個例子,森鉅我當時的作的最後一個波段是78進,87出,
結果股價已到高檔,主力出貨,結果外資換手再做,外資放出消息面,
增加個股曝光率,提高目標價,衝到9x,
這意味著什麼?
有時任何題材都不難產出,重點是有人想做,題材就會應蘊而生
(((究竟是題材拱出飆股,還是飆股產出題材,)))
關口是主力往往為了拉價,有時[題材]只是個吸籌手法之一。
有人想作,到了其所設定的最後一波,題材就會完美出場,但當時股價已經急漲了,
可惜的是還是會有人搶著進去接最後一棒。

再舉一個例子,前陣子有個作證卷業的朋友問我說東洋似乎有利可圖(時價100),
當時有篇新聞說東洋前景大好之類的,這種新聞的出現有時代表[利多出盡]。
我閱覽了所有新聞,發現前幾年有類似的標題,按報導時間看上去對照股價,隔天之後就開始崩跌。
對應這現在的這一波,好像也驗證了利多出盡的這一點。
也不是說題材、新聞都是騙的,只是[不可盡信之],要審時奪勢才可下定論。

回到正題,
(((懂得用主力的角度思考、細細推算,就可能有機會與主力共享榮耀。)))
好好做功課不難發現一些表現上看不出來的罅隙。
站在客觀的角度,前兩個交易日的那兩根,
主力大戶按兵不動,按理說股價被他路諸侯衝上去,
應可分批倒貨,卻只是放著可觀利潤視而不見,
主力到底盤算什麼?這的確值得討論。
我的建議是
(((觀察本檔主力拉價的特性、周期,
主力一定比你更懂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孫子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綜上所述,再次重申本檔的確難度頗高,
值得玩味,作為飆股研究的好教材,
至於是否操作,何以進出單,就要看台端的智慧了。

(((再者,基本面好的飆股也是有的,續航力會較高,
後續也比較會有其他有志一同的主力接力再作。)))


想要知道真正的飆股,我先前做過的儒鴻就不可不研究。
好好端詳看看,說不定可以學到什麼。
----------------------------------------------
豐富的文采!
犀利的筆風!
引經據典,進退有據!
嘿嘿!凡夫俗子無法追隨!
~~~
受教了,

津大果的思維跟經驗果然

敢在請問津大,如何看待德勝8048這檔。

孫子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 而後求勝」

這檔說實話,主力採取先賣後買,

在一賣又一買之間,這時要選擇觀望任其飆升呢?還是也可以選擇進場試試水溫?

單純討論,並無買進意圖。



津小津 wrote:
TO N大

孫子兵...(恕刪)

to n大

在一買與一賣之間,這時要選擇觀望任其飆升呢?還是也可以選擇進場試試水溫

--------------------------------------------------------

簡而言之,可將此視為第一波獲利短單先出,
第二波買回蓄勢待發。
如此進場與否已昭然若揭

均為學術討論,勿為買進依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