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
這一段看不太懂
你的意思是說台灣企業要往高附加價值
結果你也是舉低價搶單的例子(但搶單失敗)
而且你也是想要用便宜的勞工(還未畢業的大學生)
但最後那家公司也是用高價的東西
所以也不是你所謂的低資源價格的東西
文中矛盾的地方
不知你是否願意再解釋一下.....
KCLin0423 wrote:
至於低薪
我想資本主義是這樣運作的
資本家創造企業,企業創造工作機會
所以資本家與企業有較多的盈利,其員工也會有較高的薪資
而受薪階級在該地區從事經濟活動與消費,藉由內需與服務業,使得整體的勞務價格上升
但是,台灣企業偏偏就不是在創造高附加價值
而只是利用低勞務價格,低資源價格,在產品上擠出那一點點的利潤。
當然,勞工薪資水準就低!
再來就是,台灣人不喜歡從無到有提出新的創意
就算是舊創意的運用好了
企業傾向於向歐美大廠採購(硬體或軟體),然後提供"組裝與服務"(我不否認組裝與服務也有其"技巧")
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
有個同學在某國立大學包了一個 LED 相關工程,只是要人經過 LED 就亮
我給他報價一組 300 台幣打死(單晶片+感應模組+LED,我相信我高估很多)
但是,程式要自己寫,板子要自己裝
(大學生就會,我很懷疑,大學生不是不好用,而是台灣人不敢放手用,這東西,大學找自己學校裡電機系一定有人會)
而他的合夥人堅持採用 西門子 的一組 3000 台幣
以上述的資本主義模型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