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自斷手腳
搞不好剁掉幾根手指就能反敗為勝
但是
他選擇了賭運氣
既然要賭運氣
就是把最後的生殺大權交給期貨商了!
何必怨天尤人

10:00~10:08 短短不到10分鐘
殺120、拉150
這麼戲劇化的走勢,成交價天差地遠~很奇怪嗎?
苦主敢PO出通聯記錄跟成交單嗎?
電話不可能同時接通,一定有先後
期貨商也一定會通知到,錄到音之後,才敢砍倉!
對一個場內資金達2~3億的人
一億是天文數字嗎?!
====================================================================
長期能在這市場上獲利的只有兩種人
1.紀律非常好
2.運氣非常好
但運氣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用光
Stockmania wrote:
但當現行制度出現如此重大缺陷時, 難道不應想辦法改正, 然後繼續放任 ??
其實您和我的看法最大的差異在於,我認為只要盤中能合法出現的價格,都是合理的,而您認為,只有您認為合理的價格,才是合理的。
那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我完全不會認同您所信的,而您想必更不可能接受除非您認為的「合理價」之外的東西。
至於從制度面去槓杆化,那雖然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並不會實現,因為期權之所以吸引人本來就是在於它的槓杆能量。所以制度一定會允許槓杆,但使用者卻可以選擇自己要用多大的槓杆。幾乎每次期權爆倉事件上新聞,都是因為槓杆造成。明明沒那麼多錢,硬要做那麼多口,爆了,再來哭爸哭母。賺錢的時後都是自己的功勞,爆倉了就是制度問題? 自己突然都沒責任了?
很簡單的說,會被砍倉就是錢不夠。錢不夠一開始做那麼多口做什麼? 這不是自找死路是什麼? 想偷雞,沒偷著還蝕了把米就唉唉叫,所以市場只能保證這種人一定不能輸只能贏? 要不要甘脆讓政府立法,從今天起股市只能漲不能趺,那相信以後大家都能賺大錢?
看到這種所謂的「爆倉投資人」,老實說,我真的除了「活該」兩字,實在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了。制度根本沒有問題,為了一群濫用工具的人,害所有參加的人都要一起被綁上種種防蠢人限制,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麼好說的。
dancingra wrote:
但他講的是市價單的雪...(恕刪)
台灣不管是期貨或選擇權,大盤有了漲跌幅限制,所以漲停板限制住過度芭樂的價格,因此當日風險最大損失就是漲停價。
但兩者市場和現貨並不是完全的連動關係,除了結算時會以現貨平均去做結算外,漲跌停範圍價都是可能發生的,當時價格代表的就是有人出這個價,問題還是在忽略了其實一日天花板的風險就是漲停價,只是這個情況不常發生,當發生了就是沒經驗的被斬首示眾。
至於雪崩式滑價只要有人做程式停損,或是類似海期的觸價停損,當流動性低時就很容易發生大幅滑價。
當此時其實也助長了波動率,產生恐慌,所以想都想不到的價格出現了。
平常日沒有大事收租很穩定,但就怕收久了忘了其實風險一直存在,槓桿太大的後果就是承受不住一時間的價格劇烈波動被砍倉,就像02/06當日道瓊盤中曾大跌到1500點,光可以下單的原始保證金就會在盤中賠光還不夠,盤中震盪就陣亡了,當然等不到收盤時收斂到1000點。
被咬過的就會永遠記得這個痛。
想想為什麼要有強制平倉的機制?! 就是為了能止血,避免損失不斷擴大,但是目前的方法
不但不能了快速止血,還會造成大失血,本來還有救的人,硬是被補上一刀,這就很矛盾了
以這個例子來說,大跌sell put當然會是問題所在,理論上sell call應該是等著收成的,
可是sell call反而出現大漲狀況,就是券商"清倉"不計價搶買這動作造成的,或許你會認
為這有什麼問題,制度是投資人該事先了解,不是虧損才來喊救命,我同意這種說法,但換個
角度來想想,如果今天券商能夠處理更細膩一點,這位林先生不會over loss這麼多,或許還
有錢賠券商,現在的強制平倉方法絕對是雙輸的
本來是設計一個要止損的方法,反而讓災情不斷擴大,怎麼能說合理呢? 因為根本沒保護到
任何人呀!如果當下券商留下那些賺錢部位,不是正好可以扣下來嗎?現在是連一毛都要透過
官司來要回
券商為什麼要用這種激烈作法?因為他們根本分辨不出來哪些該砍那些不該砍,快市的時候
已經夠混亂了,選擇權履約價又那麼多,客戶光各個履約價加上組合方式,我相信很多從業人
員平常都看到眼花撩亂了
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是需要系統來協助從業人員的,至於以後會不會能有效解決,我認為機會
很小,因為真正懂問題核心的人真的不多,況且死是死別人,誰願意花這心思,這些損失對券商
來說還挺得過去,而且別忘了,市場越混亂,背後當然也藏著賺錢機會,各方角力下,還是會不了
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