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stand wrote:
各位大大別吵了,吵贏...(恕刪)



 P大,就我所知99.9999999%主動投資者是不會用這種表格的,因為XIRR會很難看,更別說您用的是總資產來看這表格,他就算會用也只是總資產投入股市的某一部位,完全無法看出總報酬的
move650807 wrote:
...更別說您用的是總資產來看這表格,他就算會用也只是總資產投入股市的某一部位,完全無法看出總報酬的

偶更不相信被動投資者就會用"總資產投入股市",因這是不明智的行為!
twjcy wrote:
偶更不相信被動投資者...(恕刪)


你不知道P大就是其中一員嗎?
你不知道的事可多了
move650807 wrote:
你不知道P大就是其中...(恕刪)

喔喔,這誤會大了。
我提供的表格,表現出投資標的與對應大盤,在相同時間內的績效差距。
而我個人目前的股票資產,佔可投資資產的63.26%(去年12/15再平衡後是64%)~
T大並沒有說錯,一般來說被動投資策略,會傾向分配財富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上。
pigstand
之前是配置70%,30%放在債券ETF與現金。這兩年開始每年調降2%,因為年紀大了~
鈔能力
再次證明,許多人根本不了解對方,就亂下定論,P大有資產重配置的機制,在12月,問題是,我忘記P大的專有名詞了,再配置,重配置,還是什麼???再平衡??抱歉,原來P大回文裡面有,唉,我先看回文才看本文
鈔能力 wrote:
設定為500元新台幣,

500元的也行啊。靠500元,去年台股30%,你能年賺1500,一樣厲害!
twjcy wrote:
非也!非也!只是10幾年前的事喔!(萬點重挫至3955)

12846是30年前了,2008的金融海嘯也13年了。

twjcy wrote:
才讓人誤以為只要買股票抱股,就能年年大賺XX%打敗大盤。

先生,定期定額大盤指數基金,理論上就是跟大盤一樣,甚至小贏大盤。沒有什麼「誤以為」

twjcy wrote:
萬一真有那天(風險),你歐印0050會變成怎樣?

歐印0050不會怎麼樣,跟大盤一樣好而已。
股災來了,跌得最慘的是小型股,
0050這種大型股為主的ETF,理論上績效會比大盤好。
NOW

DXD

9.2 成交15%資金

個人筆記,禁止任何人使用任何方式模仿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twjcy wrote:
非也!非也!只是10幾年前的事喔!(萬點重挫至3955)
就是已10幾年沒有像樣的崩盤,才讓人誤以為只要買股票抱股,就能年年大賺XX%打敗大盤。
如果是買美股 ETF 是根本不用擔心崩盤的,
崩盤就趁低繼續買、加碼買 如此而已。
過個幾年之後就會又回來了。

來看看美股的幾個指數過去50年的表現就知道了,以下皆為對數圖

道瓊指數,1970年 800 ,2021年 35000 ,成長 43.75 倍


S&P500 ,1970年 100 ,2021年 4400 ,成長 44 倍


Nasdaq,1970年 100 ,2021年 14800 ,成長 148 倍


Nasdaq 的績效最為驚人,過去 50 年裡,只有 8 年跌幅超過 10%


如果買的是QQQ 的話,像樓主假設的,現在放 1000萬,50 年後有可能會是 15 億。
至於到那時候 15 億是不是還能稱為富豪,就是另外討論的事情了。

當你知道有個標的未來是一定會上漲的,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買進存股而已。
move650807 wrote:
在這講你幾年可以獲利(恕刪)


請問我什麼時候說過,我幾年可以賺幾倍,請幫我截圖,並且放在這裡打臉我,拜託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boshun wrote:
當你知道有個標的未來是一定會上漲的

說實話,這個做法可能會出問題。你必須要能確定能撐過短期(也許是三個月至四年)的下跌,否則撐不過也是枉然~
boshun
我說的是定期定額,沒有需要把全部資金投入,沒有壓力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boshun
存股一族,有些人是股債平衡,有些人是保留一半現金,很少會全壓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