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孩沒辦法富養不如別生了嗎?

生不生就看養不養得起第一 然後想不想要
看過家庭很平常 結果兩個小孩一個就是天資聰穎 考上清交 進IC設計公司 又去美國深造 現在已經在國外定居
年收入400K美金
也看過 家中不錯 念康X私立學校 出國念書 後來回台灣還是年薪百萬內 能說啥呢? 一切都看個人造化
不過自己會不會教也是很重要 不能教她課業上的事 做人處事也要學好
不然不生還比較清淨
負交感失調
所以說在那工作影響薪資較大,我還聽過有人小孩在美國讀書,因在學時表現佳,畢業後直接在美國被延攬,直接300K,在台灣有可能嗎?
twbbking
台灣剛畢業300K美金當然不可能 但是這位親戚在台灣剛畢業就快200W台幣一年 應該也不錯了吧 話說那天面交 團主年輕人一個月日本帶貨賺幾十萬台幣也是厲害 看人會不會想而已
台灣人很妙的是好像人人都"應該"住在台北市一樣
就算住在新北市,肯定也是要住在捷運站走路十分鐘以內的區域
除此之外都是化外之地,連當人的資格都沒有
台灣的房價是高得很畸形沒錯,但是拼命往市區擠的人同樣也是幫兇

可以參考一下日本人在東京上班的一般上班族是住在哪裡
大部分都是住在通勤單趟一小時以上的市郊
美國的大都市也是絕大多數人住市郊
而市區的小套房租金其實也超貴的
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富~人人都能養
小孩讓他過太好,很容易撿角,要告知,父母不是你的提款機,並且不要生了又要自己父母幫忙養
前面好像很多人說不用富養
反正我們小時候也是窮養大的
我有一點不同看法
小時候多數人普遍窮養阿~所以不覺得奇怪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我到高中才用過蓮蓬頭洗澡,更早之前熱水是後面的灶台燒出來的提水進來兌冷水洗)
但就我觀察現在多數人都富養,三歲小孩全班一大半出過國有的還不只一次
蘭城晶英那種恐怖的房價居然還訂不到,以後這群小孩長大要打炮,小公主可能都要求去五星的
我不太確定現在的社會如果還是窮養小孩會不會心理偏差
說白了就是"內捲"吧
但同時也擔心小孩變成爛草莓,我也不知道怎麼養比較好

不過社會在進步,物質上肯定是一代比一代富養的
難道現在還要去灶台燒熱水體驗一下窮苦人生嗎?
kahnmao wrote:
很同意呀對於有責任感...(恕刪)

沒錯,描述的很真實,連吃都變健康了!

節儉後變的很知足,也很享受當下的生活!
還是要生啊,社會上需要你兒子來幫忙打工
hsuwenho1 wrote:
近期看到版上滿多親子理財的問題
都是關於要怎麼幫小孩存錢阿、要怎麼教小孩理財阿
自己用的基金平台基富通以及證券戶永豐都有推出親子理財活動
像是好好長大專案基金或是永豐兒童優存帳戶等等
時不時就會跳出來好像在提醒我要有錢再來想生小孩這件事
就想著是否現在敢生小孩的都是有錢人…
不然要怎麼能夠養育孩子的同時還幫小孩投資?
也會想著都是有錢人在生小孩的話
以後社會更競爭更容易比較 沒辦法富養乾脆別生了嗎?

不知道這邊的前輩是否認同這個理論?
還是說生了小孩後會更努力打拼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
類似買奢侈品才有動力賺更多錢?XD ...(恕刪)


如果用錢就能搞定一切, 那怎麼會有鄭捷? 陳水扁他家應該是低收入戶吧?

我想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10個富養的,7個成功人士,10個窮養的,1個成功人士,別傻了以為自己是萬中選一的,光是起跑點就輸人家一大截,光是買一間房子就可以搞死一堆窮人
負交感失調
現在階層逐漸固化
肥仔貓 wrote:
10個富養的,7個成功人士,10個窮養的,1個成功人士,別傻了以為自己是萬中選一的,光是起跑點就輸人家一大截


這種感覺沒啥數據可信

自己認識超過20年以上的網友 從ICQ到 MSN 到現在一群人窩在LINE
裡面的人都不是你口中的富養
大四延畢被當的一大堆 他們在大學時期 整天在打AOC 1.0C
沒日沒夜的打

現在大家都4X歲 年薪兩三百萬以上的一大堆 不乏在個大知名企業 台積電AMD INTEL的也有
漸漸的大家也都有了家庭 各自家庭的小孩也都差不多年紀
平常爸爸圈互相交流心得 這當中也包含教育理念

像是我小孩讀私小 是我老婆決定的 我也沒意見
但我那些朋友大多認為沒必要 因為大家都是垃圾學校出來的
都認為未來都是靠自己努力 並不是小時候父母親塑造出來的

不過我也不否認 如果以最近10年來說 城鄉教育水平差距有拉大的情況
雖然最近兩年似乎又有拉近些 但教育資源差距是有的

既不想給小孩過高期待帶來的壓力 也不想要小孩因為資源比別人少而輸在起跑點上
這就是家長的難題 但各自有各自的解釋跟面對方式

總而言之...我相信多數父母至少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不要成為社會的麻煩就好了
貓老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