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5603 wrote:C大,我也很想買這2家,但……另有一檔再跌多一點,買進絕對至少賺1成,我不負責任的保證,哈哈……等跌到價位……絕對告之……再大家一起賭,說良心話,長線存股才是投資,做價差很麻煩,我要調整到適合我的操作。 請問是指中壽嗎????
推推熊 wrote:請問是指中壽嗎??...(恕刪) 不要亂猜啦!等那檔跌到甜蜜點,有9O%把握帶大家一起賺,現金控只剩台新金,其實兆豐我的最愛被洗掉了,他並没有到我設定的賣出點,只是因一些考量(指數和台指拉高結算後),還有合庫上去的肉不多了,但真的是好的存股標地,我只能讓2兄弟同進退。你好像是上次回我是不是大聯大的,真的可惜了,現38多了,就差-一點點,10萬飛了……呵呵。
【壽險冰風暴】5壽險業者單月劇虧150億 4巨頭密會求生壽險公司最近2年公布的數字都是動輒百億的獲利,實際上淨值卻是減少的,關鍵就是業者將投資獲利比較好的部分放在損益表,獲利比較差、甚至是虧損的部分放在資產負債表,甚至是表外的附註項目,才會出現獲利大好、淨值卻下降的怪像。賺錢時也賺股價價差?壽險業財報也要反著看?
darjan123 wrote:三商壽真的是跌不停、有那麼慘嗎? 昨天銀行理專有向我推薦三商壽公司債,每年配息年利率3.7%,2026年到期,就以新台幣利率而言,算很不錯,但我怕它若經營不善遭接管,公司債跟保單不一樣會歸零,風險極大,所以不敢買.
灰狼01 wrote:【壽險冰風暴】5壽險業者單月劇虧150億 4巨頭密會求生壽險公司最近2年公布的數字都是動輒百億的獲利,實際上淨值卻是減少的,關鍵就是業者將投資獲利比較好的部分放在損益表,獲利比較差、甚至是虧損的部分放在資產負債表,甚至是表外的附註項目,才會出現獲利大好、淨值卻下降的怪像。 上面那位撰文記者不做功課,把過去曾經發生過的歷史套用在今天.能重新分類,在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搬動的,只有債券.持有至到期項下的,列入資產負債表,不計算損益,只反映淨值.備供出售項下的,則需認列當期損益.過去保險公司的確是會把賺錢的分類至損益表,美化帳面EPS.帳面虧損的,列入持有至到期項下,只反映淨值.這一切,在2013已經畫下休止符了,新政策早在2014出台.自此,每3年才能重新分類一次,而且必須說明理由,不是公司可隨心所欲.再者,因市價下跌,當下產生帳面價值減損的債券,在到期還本之日,都會回到原有的債券面額,取回本金.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024000023-2602022013年10月24日 04:09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壽險公司財報未來不得再任意重新分類。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3)日表示,財報應維持時間及同產業的比較性,目前部分壽險公司資產「變來變去」,在持有到期、無活絡市場及備供出售項下移來移去;未來除非有重大理由,否則金管會「不會讓他(壽險)變更相關評價」。
灰狼01 wrote:【壽險冰風暴】5壽險業者單月劇虧150億 4巨頭密會求生 新聞裡有提到虧損的金額我沒有國泰金與富邦金,但是有他們的特別股應該不至於付不出股息吧... 身居龍頭的國壽去年12月虧損多達45.48億元,富邦人壽虧損更高達55.58億元,2家公司就虧掉逾百億元,總計國壽、富邦、新光、台壽保以及中國人壽等5大壽險公司單月虧損金額150億元。其中,新壽已經連續5個月呈現虧損狀態,累計從去年8月到12月虧損金額達130.63億元,僅管各家業者宣稱,全年仍處於獲利狀態,但實情卻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