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業金融股的選擇:中租與裕融

skytree59 wrote:
這幾年跌破年線就屬2018...(恕刪)

算以140來看,跌個25%,110以下應該是個好買點
加油快跌。今天補2張。共87張 成本110。你敢跌 就買到100張
verypi wrote:
不知道M大有沒有經歷(恕刪)


1990、2000那兩次股災性質差異很大。1990整體股市偏向資產、金融股,2000年偏向科技股,但共通點就是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都失控了,有些個股甚至本益比50~60、破百。當時資金沒有現在這麼寬鬆,利率高點時都有5%以上,最誇張的是石油危機時有超過10%,不像現在1%多。利率影響很大,房市、債市的投資效益是緊盯利率的,借貸的資金也是(包括各國銀行之間或與央行拆借),而股市伴隨風險,所以必須比低風險的收益率要高,例如至少要3~5%或更高,那就可以推算合理的本益比。當然這是指大盤整體,個股的評估又與本身獲利的波動性、成長性、體質...等等有關。

2000年科技泡沫,低點大約股價接近淨值的1.1~1.2倍(本益比最低11~12,本益比最低與低點時間點差異很大,獲利變動有差。),2008金融風暴低點大約是淨值1.1倍(可參考的本益比大約9~10左右)。之後這10年大致上是1.3~1.8,2以上大約就是過高了,當然這不代表馬上就是頭部,有時候會衝更高或盤個幾年,重大利空才修正。可以以此參考高低點來進行資產重配置與資金控管,當然還是要搭配其他因素來考量。由於現在大盤的獲利和淨值已經整體改變,淨值從之前約4000漸漸升到6700~7000,所以現在股災也很少跌到8000多,甚至2018年股災也只到9000多就反彈了(幾次股災都有金融因素,尤其是Fed升息,台股受外資資金影響很大。),本益比大約12~13反彈,主要還是跟利率環境和基本面有關。
sean2316 wrote:
算以140來看,跌個25%,110以下應該是個好買點(恕刪)



目前成本126.5
ok,到110時,小弟就再買20張
剛買了一張120
今天會跌那麼多,估計又是外資在倒貨了
118以下->100
慢慢買
等中國緩過神來

一發不可收拾

然後黨的意志(武漢病毒消退後)

有恩報恩(雪中送炭) 有仇報仇(落井下石)
Barry176 wrote:
請問小邱大對中租全民...(恕刪)

報告Barry學長
學弟我沒有投資中租的全民電廠
不過學弟我是很看好中租太陽能的
因為中租現在就是台灣的太陽能一哥
擁有超過1700座太陽能屋頂電廠
而且這已經為中租貢獻實質的獲利
也不會被沙小病毒影響
也不用怕封城
也不用怕被倒帳
也不用擔心景氣循環
太陽有在就好

中租能源
2018獲利5.15億(如下圖一)
2017獲利4.26億(如下圖二)
這個獲利數字應該已經海放很多公司
而且人家只是曬曬太陽而已
未來也不用再做什麼事情
至少每年賺5億
如果心情好
那就繼續再蓋電廠
繼續印鈔票

這個商業模式有什麼風險?
學弟我還真想不到
颱風吹壞?
有1700座電廠是要如何全部吹壞?

有學長因為放空
刻意要去破壞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在屋頂這麼高
學弟我還真想不到好方法來破壞
而且有這麼多電廠
也沒辦法一次全部破壞

圖一


圖二
小邱哥哥 wrote:

報告Barry學長
學弟我沒有投資中租的全民電廠
不過學弟我是很看好中租太陽能的
因為中租現在就是台灣的太陽能一哥
擁有超過1700座太陽能屋頂電廠
而且這已經為中租貢獻實質的獲利
也不會被沙小病毒影響
也不用怕封城
也不用怕被倒帳
也不用擔心景氣循環
太陽有在就好(恕刪)


十一月底時是1641座,短短兩三個月又多了60座以上
如果以一個月蓋20座來看,一年可以蓋超過200座電廠
不知道中租有沒有能力承接像台積電這樣大需求的太陽能電廠?
mcgrady0117 wrote:
十一月底時是1641(恕刪)


就來複習一下, 我個人財務自由簡單公式

A=B*C*D
A: 個人年度總股利
B: 股數
C: 公司前一年的 EPS
D: 盈餘分配率

---------------------(相信 2020 中租宣佈的 2019 股利股息 也不會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