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盈餘扣除冠軍京城銀之外,台企銀與彰銀均以0.92元傲視其他銀行股 台企銀應以京城銀行為師 做出特色 做強中小企業放款 快速查核 外匯穩準狠 國外分行更進一步強化
理財商品建置及保管行 新金融與新金融龍頭玉山銀 合作 快速切入
台企銀前七月獲利增37%
2018-08-11 01:30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上市獨立銀行獲利兩樣情,大型公股行庫台企銀昨(10)日自結累計前七月稅前盈餘比去年大增近四成,每股盈餘追平彰銀,但相對中小型銀行則多數衰退,累計每股盈餘扣除冠軍京城銀之外,台企銀與彰銀均以0.92元傲視其他銀行股。
台企銀自6月單月盈餘創下11.25億元的單月歷史新高後,7月單月獲利略為回降,但仍有9.34億元的次高表現,累計前七月稅前盈餘突破50億元,達到56.79億元,獲利成長37%多,累計每股稅前盈餘0.92元,一掃過去在公股行庫敬陪末座的悶氣,每股盈餘追平另一大型公股行庫彰銀,而彰銀累計盈餘也持續成長,年增率約8%多。
台企銀總座施建安 明快決策 改變公司DNA
2018-07-13 05:26經濟日報 夏淑賢
台企銀總經理施建安才上任短短不到四個月,已經為台企銀帶來旋風式的改變,不僅台企銀6月單月盈餘攀上歷史新高,他親自跑業務引案更帶動台企銀士氣,施建安對台企銀的問題「精準診斷、明快決策」,抓對新方向,使台企銀員工對這位「空降」的總座從抗拒轉變為愛戴,提到他都豎起大拇指說「讚」。
親上第一線
施建安在彰銀從基層做起,有豐富的銀行實務經驗,從彰銀總經理任上辦理退休後轉戰台企銀,也把退休金大舉重押台企銀股票,展現對台企銀脫胎換骨、精益求精的信心與決心。施建安不僅自己大買400張台企銀股票,也四處鼓吹人投資台企銀,連到銀行修理保養的外部人員,他也不放過。
施建安3月上任時喊出「台企銀盈餘百億元、員工加薪」的目標,原本台企銀內部還懷疑不知何時達成,想不到今年6月台企銀創下單月稅前盈餘11.25億元的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47.45億元同創新高,全年盈餘拚百億元的目標,距離已經愈來愈近。
事實上,過去施建安任職彰銀時,彰銀連八年獲利超過100億元,因此施建安轉戰台企銀,同樣喊出百億元盈餘目標,而台企銀近幾個月獲利愈來愈好,施建安確實功不可沒。
績效大躍進
舉例來說,施建安一來就發現台企銀在上市公股金融機構中,財務操作相對保守,與地方政府等公部門相關的公庫放款餘額高達近2,000億元,但對台企銀的利息收益卻是負數,為提升資金運用效益,施建安快速抓住病灶,決定大砍公庫放款。
以他過去任職彰銀總座的經驗,引導台企銀減少低利差甚至虧錢的公庫放款部位,轉進財務操作。
施建安並擴大美元等外幣操作部位,除了債券、股票類標的,外匯操作也轉積極。
在抓準時機於新台幣貶破30元大關之前建立外匯與外幣資產部位,6月光是外匯部分獲利就有1億元獲利,成功帶動台企銀獲利上攻。
6月底台企銀股東常會上,小股東也很關注台企銀擴大財務操作,不斷提問,施建安答覆時侃侃而談,為小股東充分解惑,展現他對這一領域的專業度。
因為施建安過去不僅擔任過彰銀資金營運處處長,也曾在財務處負責風險管理,他主導的操作不僅在國內,他還自己在彰銀紐約分行負責過資金交易,豐富的經驗與國際觀,以及熟諳公股行庫首重風險的作風,所以除了把台企銀的低利甚至負利率的公庫放款部位搬到財務操作之用,外幣資產也是把利率低的貨幣換成利率高的,賺取更高報酬,採取避險方式來操作,穩健賺取獲利。
引進新客戶
施建安並掌握台企銀中小企金專業銀行定位,積極帶進企金案件與新客戶,讓台企銀的企金相關部門大喊忙不過來,業務蒸蒸日上非常「有感」,施建安的跑業務身先士卒、抓方向明快決策,激勵台企銀上下「士氣如虹」。
明年台企銀希望獲利成長帶動股價上揚,能夠辦理現金增資100億元,看來施建安這位運動健將,從彰銀退休後到台企銀,已經成功讓台企銀全體「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