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這幾年兆豐金、第一金都曾遇到重大利空,現在回頭看,當時都出現極佳買點,下波全球若出現金融風暴,恢復初期,一定要催眠自己,就算買來套,也要多存幾張金融股,連股神巴菲特也是以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為其三大核心持股。
napoleon0014 wrote:
同意不過,其實玉山是...(恕刪)
散戶等回檔,主力一直出貨,不知道都誰撿走
weber2654 wrote:
除台企銀外,其他三...(恕刪)
111111!!!!!!!!2222222222222

雖然目前看來尚無有超漲的領頭羊出現,但是比價效應,追漲現象似乎也蠢蠢預動,金的追完換追銀,30年前敗也金融,莫非30年後會金融歸隊以雪前恥嗎???真希望有善心人士能夠提桶水,稍微澆熄一下這慾起的戰火。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慢慢來,慢慢來不見得就會比較慢。
napoleon0014 wrote:
同意不過,其實玉山是...(恕刪)


黃男卅只能算是個發言人,真正的舵手是這個金控的董事長,他才是真正最後的決定權
完全不應酬的領導人與專業經理人
回顧歷史........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曾在「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的12682」文中寫道,1985年之後,熱錢湧入台灣,台幣從40.6元升值到92年的24.52元,造成錢潮淹腳目的狂飆時代,台灣股市從85年的636點狂升到90年2月12682點,單是加權指數就大漲20倍;同一時間,台灣的房地產漲幅也很驚人,幾乎也是10倍速的上漲。

他提到,當年有台灣有6檔金融股,股價超過千元,國泰人壽1975元更創下台股最高價紀錄,其他如彰銀、一銀、華南、中華開發、台北企銀等都漲破千元大關,金融股是90年代萬點最重要的旗艦部隊。

在那個股市瘋狂飆漲的年代,炒股成了全民運動,就算用射飛鏢的方式買股,也是怎麼買怎麼賺,當時台股本益比飆到100倍,股民每月報酬高達8.5%,以賭徒心態大膽進場的投資人,每月獲利甚至暴衝至20%。
所以玉山的企業文化才能讓人信任,公司舵手很重要,找誰進來更重要,謝謝L大劃重點。
LMC0731 wrote:
黃男卅只能算是個發言...(恕刪)
napoleon0014 wrote:
所以玉山的企業文化才...(恕刪)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好了,之前緬甸開放四家外資銀行,台灣只有玉山獲選,論外表口袋根本不是國內的前三名,為什麼它會是台灣唯一的中獎者? 因為他們是要去敎緬甸如何開銀行
這事是阿州的學長阿雄在我車上閒聊告訴我的

napoleon0014 wrote:
所以玉山的企業文化...(恕刪)


金控董事長是黃永仁,他是三商銀出身。當初成立時是任總經理,請學者當董事長。黃男州接總經理也好幾年了。由於都是「打工仔」出身,所以沒有家族掌握董事會的情形。有人曾批評董事們持股不夠多, 玉山金的回覆是:員工持股約近20%。內部員工有錢就存股,大家戲稱有1000張就可以退休了。群體決策,公司如家。

以上是過去讀到報導的片段記憶。




weber2654 wrote:



金控董事長是黃...(恕刪)

他們可控制的股份大約六成,所以當年力抗國泰蔡家要強娶的意圖
內部的主管也告訴下面的同仁只要有集滿1000張就可以退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