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no wrote:
大概了解你的意思了...

不過,我認為[人口結構]會比[人口自然增加率]來的有意義。

如果人口結構不變,人口數緩慢增減.
我想問題都不大。

比較重要的數據則是扶養比。

尤其是在勞動人口即將迅速減少的現在
台灣並沒有出現足以撐起未來負擔的產業規模。
(以未來退休人數的增加速率來看, 目前的產業必須快速膨脹才夠)

即使產業與稅收規模不變, 但社會所需供養的退休人口即將暴增。
更別提目前連續幾年赤字擴大的狀況了,將來的稅收恐怕連還利息都很吃力。

這才是最令人憂心的問題。

這裡有一個

很大的斷點

既然大家都知道未來,退休人數的增加速率,要讓某產業必須快速膨脹

那,是哪個產業

當然就是『退休』產業,或說老人產業 ... 等等

財金雜誌,會寫恐怖的銀髮 ( 退休 ) 潮

裡面舉了某些成功人士,總級、副總級

帶著生病的父母,尋找養護、照護機構,然後在裡面開同學會

財金雜誌不會寫

其實這些已成功的人士,應該在同學會上,提案如何成立一家

更接近成功人士理想中合法的,養護、照護機構

財金雜誌不會寫,這是未來應快速膨脹,而還沒快速膨脹的,產業趨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斷點...

當然就是『退休』產業,或說老人產業 ... 等等(恕刪)


贊成你的說法

以『民間』來說,退休產業的確是未來的大趨勢...

但對需要支付退休金與保險支出的政府與壽險業來說
這塊產業卻是紮紮實實的賠錢貨.

政府與保險業支付大筆醫療費用後,國稅局頂多只能從這些退休產業中拿回幾個百分點的稅收!!
這是不可能打平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