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2(五)台指期快樂閒聊之全世界都用嘴砲治國

bob19620102 wrote:
我沒生氣..只是好意提醒你..還有 別再叫我老手 不然又有人要炮我臭屁了..
剛人在醫院 用手機回你文章的..

我再補充一下..
我在01說過N次..SP一定要很小心 尤其是 S遠月P更是要小心..
為何S遠月P要特別小心?..

因為 如果你S的是周OP 兩天後結算 了不起大盤指數跌14%..
但是 重大利空來時 結算時間長短 會有利空加乘效應..
也就是周OP能用時間價算出"到結算日P頂多會漲幾點"..
但是 遠月OP 結算日還很久 可能指數正好在山頂 有可能一路盤跌1000點 這就是時間加成效應..
也就是 你S周OP遇到大利空 可能只漲300點(被嘎) 但月P或次月P可能爆漲1500點(被嘎).

我只能說 我SC絕對是老神在在 當我SP時 我絕對每天戰戰兢兢提防爆跌的風險..

平常 我絕對不敢隨便亂SP的..就算有SP 絕對也是S非常非常少 而且可能避險要避到150%.

所以 絕對只有新手會不知死活亂SP..老手SP絕對是10000%%的非常小心..

很簡單..天有不測風雲...股市暴跌的機率 絕對無限>爆漲的機會..

(恕刪)


感謝BOB大再次對小弟的空氣單這麼關心,
小弟真是受寵若驚,
容小弟我為自己的空氣單再解釋一次,
我曉得SP風險無限,
所以我有加BP7500,
而這風險在大盤跌到7500以下會控制損失在339點以內,
這是電腦畫的線可以看到的數據,
請參考我貼的圖,
(除非電腦歹企啊!!!)

還有,
假使星期一跳空跌400點,
那麼電腦顯示損失是40點,
我想應該就是平倉的時候了
千萬不要學杜總輝凹下企.

說這麼多,
我想BOB大應該都瞭解,
只是有什麼地方誤會而已,
小弟獻醜了.
祝喜樂平安!
bc294899 wrote:
感謝BOB大再次對小弟的空氣單這麼關心,
小弟真是受寵若驚,
容小弟我為自己的空氣單再解釋一次,
我曉得SP風險無限,
所以我有加BP7500,
而這風險在大盤跌到7500以下會控制損失在339點以內,

你誤會了 如果你是真的單 我應該也不會去看 去動腦筋幫你思考風險問題..
所以 你這幾天PO的虛擬單 其實我壓根都沒仔細看過你的詳細部位.

我指是針對你說"老手都希歡SP"這句話 稍微提醒你觀念有點錯誤..

紅字的部分 你說避險..那只是你的假設..

我可以告訴你 那口避險單 可能一點用處都沒有..

假設 你S一口80P 然後買一口75P避險的話..

我可以簡單告訴你下場..

如果你在指數8100去S80P 然後B75P避險..
指數如果一次暴跌到7600時 你絕對已經葛屁斷頭出場了..

因為 可能你的S80P可能賣在80點 但指數跌到7600 這口S80P會爆漲到420點..

這時候 你以為你的B75P能漲到幾點? 救得瞭你的S80P嗎?..
假設 再1.2天就要結算 這時候 你的B75P可能連20點都不到..跟本完全沒有避險作用..

沒有實戰經驗實際經歷過各種狀況(離結算天數多久) 各個時間點 每一天數值得變化 絕對不是你這樣單純模擬單可以理解變化跟學到經驗的..

所以 我會說 那口避險單 跟本可能毫無避險作用 因為可能你S方會被瞬間嘎400點 那口BP只能漲到50點 一樣要輸到脫褲子...(S方被嘎400點 早就被砍倉了)

簡單講就是..當你S方滾入價內時 或深度價內時 這時候 S方會隨期指實際點數一比一的跳動..
但是 你的BP避險單還在架外1~2檔時 可能大盤要跌100點 他才會漲5點 要如何避險保護你的SP???

再提醒你一個觀念 你當S方 預估一口單輸400點???(很吃驚)...那勸你不要做S方 乖乖做B方就好..
當你當S方 被滾入嘎成價內還沒跑時 這時候 小小一口OP就等同一口小台 這時候 再不跑 變成一口OP會跟指數同等幅跳動 大盤漲一百 他也漲一百 這時候 很容易一次就畢業出場了..

還有 電腦是死的 電腦不會算"恐慌效應"的..恐慌效應一來 PUT可是隨時都有可能噴漲停板的..
bob19620102 wrote:
你誤會了 如果你是...(恕刪)


感謝BOB大第三次給小弟我建議!
小弟大膽假設一下,
您是要我最好做禿鷹式價差比較保險是吧,
也就是加SC一口,

確實是有可能P會漲停
小弟剛剛也想找一下2011年8月5日那根跳空跌355點的OP數據,
無耐不知是否小弟的券商軟體太兩光,
查不到那天OP的數據
假使小弟那天能找到,
或那位先進大德能指點何處可查到那天的詳細OP數據,
就可以驗證這些有趣的風險變化了.

由於BOB大的建言,
小弟我或許第三個試驗的組合單,
就來組看看禿鷹式價差.

祝BOB大喜樂平安!
Finn168 wrote:
感謝BOB大第三次給...(恕刪)

我說過N次 我真的完全沒記過那些專業名詞 所以 你跟我說"禿鷹價差"我真的完全不知道何謂"禿鷹價差"
SC?..SC幹嘛?..你還是沒弄懂風險在哪裡..
SP有可能爆漲400點 難道你要是先去S一口300~400點的CALL來防範SP爆漲?..
不然 SC你頂多也只會去S70~80點的CALL 能起什麼保護作用嗎?..

簡單講 最保險的方法是B價平價內的P避險啦..再不然 就是空台指期避險啦..

S價平的P 再去B超價外的P 下場 通常是避了也是白避(真的狀況來時)
下課 再講又要被人嫌臭屁了..

bob19620102 wrote:
我說過N次 我真的完...(恕刪)


再次感謝BOB大第四次的建議!

看來我最近應該有做很多善事,

才能有今天的福報,

多謝BOB大的建言,

小弟銘感五內!
Finn168 wrote:
貼上八月空氣單,圍籬...(恕刪)


附上20110804~0805 81P及80P的成交價變化,大大可自行從期交所下載更詳細資料。

看到您跟Bob大熱烈的討論,好奇看了一下您的組合,您那不算是圍籬巴唷!那仍是賭多方單邊的。
圍籬巴的獲利曲線應是倒V型(蝶式或跨式)或倒碗公型(禿鷹或勒式)才算的。

Bob大所說的OP對應台指1:1或1:0(接近)等,就是慧星大在他的OP專章所提的Delta 您可再去參考,基本上深度價外的OP其Delta將近為0,深度價內的OP則為1(CALL)或-1(PUT),這是因為深度價外到結算日前想進去價內的機率幾為零,所以指數變動個3,50點它仍不動如山。反之深度價內的OP被打出價外的機會一樣很小,所以與指數對應呈1:1。

我猜您的空氣單買了85C其實是賭急漲,然後又(S80P+B75P)是想不如預期時也能賺盤整的時間價值,建議您可(S80P+B79P),也就是價差拉近一些,然後口數稍多一點。保證金不會多太多的,尤其如有簽SPAN的話。這樣同樣可達到您的策略目的,萬一爆跌的話也不會一次就被抬出去。以上供參。




Finn168 wrote:
再次感謝BOB大第四...(恕刪)
期交所有資料 很嚇人

SERCB wrote:
附上20110804...(恕刪)


真是太感謝SERCB大大了,

看來今天佛祖,阿拉,上帝都有在倦顧我,

小弟馬上來把那天的數據套入看看這有趣的OP變化.

祝SERCB大喜樂平安.
剛換倉時作10天應該可以賭,要結算前會很危險.....
很難懂的時間價值阿....必須下海玩才能懂那種變化

本人覺得一個月分三段完會比較好

第一段 轉倉第一天 投資
第二段 賭博
第三段 結算梭哈 買樂透
忍不住還是來亂入一下‧‧‧

下面是Fin大最近的空氣單:




上圖為7月合約搭配8月合約,下圖為8月合約。

其中紅框部分俱為賣權多頭價差(買低賣高),綠框為賣出買權時間價差(Calendar-Spread)。

簡單來說,兩者俱為賣方策略,都要繳保證金,但風險大不同。



上圖是交易所針對選擇權價差交易‧‧‧保證金的計算說明。

圖中紅框是垂直價差(Vertical Spread),綠框是水平價差(horizontal spread),垂直價差為同月份不同履約價,水平價差為不同月份相同履約價,兩者計算損益的公式不同(請見OP討論區)。

至於風險,且讓小弟舉例說明:

先說時間價差的部分,相對來說‧‧‧較容易造成保證金追繳的風險。

***************************************************************************

選擇權價差交易風險有限? 是個假象!

選擇權交易真的是風險有限?一名投資人用五萬元權利金交易150組空近月、買遠月時間價差組合單,下單時候還是正向市場,但後來轉為逆向市場(因權值股除息關係,造成遠月權利金低於近月),且期貨商突然奉期交所之命加收保證金,最後該名投資人竟超額損失高達八十萬元。

他已串連有同樣遭遇投資人,一起向投資人保護中心申請調解,同時呼籲投資人不要再誤信「選擇權價差交易風險有限」的假象。

該名投資人說,在期貨商教戰手冊網站上,載明時間價差組合單最大風險是:遠期權利金減掉近期權利金;讓他以為最大的風險頂多是把下單時的五萬元權利金賠光就算了。但期貨商跟他解釋,逆向市場相當罕見、無法預期,是造成他鉅額損失的原因,但他認為權值股要進行除息、會影響大盤的點數,並不是無法預期的事,投資人不了解這些事,期貨商應該有告知的義務。

此外,期貨商還私下把網站上「時間價差組合單最大風險是:遠期權利金減掉近期權利金」的內容改掉,等於是承認疏失。讓這名投資人最氣的是,他最早發現市場轉為逆向,下時間價差組合單時、戶頭可以多出錢來時,還好心提醒往來的期貨商這樣可能遭有心人士利用,使得該期貨商拒絕了惡意投資人的下單。

陳姓交易人在各期貨商大下時間價差組合單的事件爆發後、期交所要求各期貨商加收保證金,該投資人無力補交保證金,最後被迫平倉後的損失高達八十萬元;與他有同樣遭遇的投資人至少十餘位,都欲哭無淚、大呼倒楣,同時表示不再相信期貨商的選擇權教戰策略內容。

不願具名的期貨商業內指出,這件事三方都有責任,期交所草率的且有大漏洞的保證金制度是元兇,期貨商太大意、未注意風險是共犯,投資人雖然很無辜,但也有最大教訓就是:交易新金融商品時,投資人還是得承擔最後風險,所以應該對商品有深入了解才去交易,免得因小失大。

************************************************************************


雖然上面的例子講的是賣近月、買遠月的買進時間價差,但倘若逆向市場出現在賣出時間價差的情況下,依然會造成超額損失,這點的確是得要特別注意的。

再說賣權多頭價差的部分‧‧‧



上圖是富邦期貨‧‧‧對於期權交易的風控與砍倉說明,其中紅框的部分提到‧‧‧

當帳戶市值風險低於30%時,富邦期貨風控人員有權利(而非義務)得立即執行全數或部分未平倉部位強制代沖銷作業(不含選擇權買方未平倉部位及選擇權買權及賣權多空頭價差組合部位,但若帳戶有超額損失時仍會強制平倉)。

意思是,如果碰上市值風險值過低時,原則上會排除價差交易的部分,但若出現類似911與311等系統性風險行情,還是有可能因為該部位由價外轉為深度價內,而造成流動性風險與價格失真(市價並未反映理論價格),致使出現OVER LOSS‧‧‧而被追繳甚至砍倉。

這種情況雖然很少發生,但若是出現‧‧‧履約價區間較大的價差部位(如Finn大8月部位的賣權多頭價差),就有可能造成帳面的超額損失(期貨商風控系統‧‧‧是依最近的一個成交價去洗價計算風險值),屆時就會出現追繳甚至砍倉的情況。

然而,在業界的實務上‧‧‧盤中的風控主管有權決定是否立即處份該投資人的部位,但每個期貨商的標準是不盡相同的。

這倒也不能怪期貨商,因為交易所對於價差交易的規範,與相關保證金的計算方式,係按照價格變動、時間流逝與波動度變動風險,尤其是在實施SPAN制度之後,對於大部位交易人來說,不免吃了一些悶虧‧‧‧

有些公司的風控系統,是分不出投資人的策略是價差交易‧‧‧還是單純的賣方,所以會一律以單純賣方的計算方式計算。

換句話說,投資人在不同期貨商做交易‧‧‧即便都是賣權多頭價差,理論上風險是固定的,所以不會有追繳保證金問題‧‧‧但對於賣方策略收到的權利金,有的公司是可以動用‧‧‧但有的公司將賣出的那隻腳視為單純的賣方,當市場產生波動風險,保證金也會隨之波動,就會造成賣方部位所收取的權利金不能動用了!

照理說,這樣的制度應該是每家期貨商都得相同,否則風控就會出現漏洞‧‧‧假設有人賣出深度價內的履約價,如果權利金可以動用,那麼‧‧‧原本的風險程度會被低估,相對的‧‧‧客戶的承受度就會被高估,長期下來必然會形成雙輸的局面。

這也許就是期交所的責任了‧‧‧唉‧‧‧(想想今日處理所謂塞單斷線的亂象)

講了上述兩個價差交易的案例,似乎問題癥結都是直指交易所的制度設計不良、與業界的實務脫節,但這也許就是台灣市場的包袱,既想炒熱場子、卻又忽略了風控這一環‧‧‧

當然,交易所偶爾還是有積極作為的‧‧‧



最近交易所行文各期貨商,針對期貨商交易及風險控管機制,要求期貨商轉知交易人Q&A內容(見上圖),這無非是為了避免發生類似的交易糾紛(如下圖)。



總之,透過這樣的選擇權案例討論,應該更能讓期閒幫的諸位大大們‧‧‧重新了解關於選擇權市場的風險與實務操作該注意的情況,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才是。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操盤方式,尋得最佳聖杯‧‧‧贏得那長期穩定獲利的果實。

以上,供您參考,謝謝收看‧‧‧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