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理由冠冕堂皇..實際上呢? 太陽該落幕了!


economic wrote:
這說法不太恰當吧
用猜的還是用感覺的
來台當然會有惡意企業,甚至犯罪
但這得看比例、人數、……等等相對客觀的數據判別
都先有立場了那適合嗎?


政府針對相關的質疑,都是回答這個不會發生。
問題是會不會發生不是用猜測的,而是簽訂的協議允不允許這種情形。
如果這是不會發生的情形,那麼為什麼不甘脆在條文就不准它發生??
如果是條文允許的情況,那麼又有什麼憑據會說一定不會發生??

banmi wrote:
政府針對相關的質疑,...(恕刪)


來台投資要遵守相關的法令
說會發生我絕對不敢說全部沒有,但整體數據呢?
任何事情都有風險,有一點點風險就不做?
經濟政策本來就是機會成本下的選擇,我說無數次怎不從機會成本的角度去觀察瞭解呢?
說政府說的不準確拼命罵,政府說對了有要出來認同嗎?
開放早收清單時反對者說的那些現在沒有發生你要出來譴責嗎?
如果想客觀的討論政策那我才有興趣多花時間寫點東西討論
如果只是意識型態當出發的,那我一樣隨便回就好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來台投資要遵守相關的...(恕刪)

對~~我們不能說他們來台灣都是為了統戰
但..也不能一廂情願認為她們都只是為了賺錢啊
問題是,投資移民這件事,一點都沒有很難
不用新設公司
不用搞假交易
直接用買的就好了
等台灣人的老闆越來越多是大陸人的時候,那真的是連統戰都不用了

而且
重點在於政府一直想要推服貿的心態
其實是很不健康的

或許我們已經錯失產業升級的機會..所以台灣目前有製造業外移的問題..年輕人薪水過低..等等
但問題是政府的藥方居然是

想要讓我們服務業也可以跟著外移,然後告訴年輕人,妳的未來在大陸,可以去大陸領52k??

放任產業外移,讓陸資來補洞??

婚頭老史 wrote:
重點在於政府一直想要推服貿的心態
其實是很不健康的

或許我們已經錯失產業升級的機會..所以台灣目前有製造業外移的問題..年輕人薪水過低..等等
但問題是政府的藥方居然是

想要讓我們服務業也可以跟著外移,然後告訴年輕人,妳的未來在大陸,可以去大陸領52k??

放任產業外移,讓陸資來補洞??
...(恕刪)

這算是學生反服貿最重要背景因素..

不過也奇怪..學生只要程序正義(民主)..
為何不提出條件交換..
就算全部按學生要求..程序正義完全遵行..程序正義(民主)也不能當飯吃..
那也救不了年輕人的未來..改變不了這個白白的政府..

婚頭老史 wrote:
對~~我們不能說他們...(恕刪)


經濟政策不是看賺錢或獲利的
經濟政策是從效益或福利去制訂的
這也是我一直說如果沒有適合的經濟學基礎,政策根本難以客觀的討論
經濟學課本有說獲利?
經濟學連貨幣的篇幅佔據整體都沒那樣大好嗎
經濟的目的不是在獲取貨幣,瞭解一下所謂福利的觀點吧
有基礎的討論政策才具備適當的意義
先有先入為主的觀點是不可能客觀的討論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ganman wrote:
談到服貿的必要性.....(恕刪)


原來這裡才是明燈 小弟每天待在新聞與時事發現那裡只有藍綠

以樓主開版所說得網購的確是一個看似對等卻嚴重不對等的協議

大陸居民瀏覽台灣網站需要跳板 但台灣民眾去大陸淘寶卻可以自由進出

光是這點在網購上就是非常的不對等

還有淘寶能來台灣這意味著什麼 ?

意味著站在淘寶這個巨人肩膀上的上千萬大陸零售廠商都能透過淘寶來到台灣

而淘寶上更多的店舖實質上有為數不少都已經是大型企業

而他們將只是透過淘寶作B2C而已

未來不難想像淘寶將會成立一個海外倉儲平台供大陸人處理收貨/發貨/物流

因為這是目前世界上一級的網路平台都在發展的方向


再者開放台灣電商到福建成立公司

有在大陸待過的都知道

連福建本地的網路電商都拼命的想把公司移往廣東 深圳 上海了

卻要台灣的電商去一個連他們當地的公司都不會去的地方設點

這是幹嘛 ?

要台灣的公司過去幫他們拓荒嗎 ???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原來這裡才是明燈 小...(恕刪)


這觀點太過偏頗了吧
不否認網路銷售佔據目前銷售總額的比例不低
但網路銷售不是唯一可以生存的銷售通路
能做出獲得認同的差異化一樣可以生存
如果只是公司大就可以贏得勝利
那上個世紀的一百大企業還存活的有多少呢?
企業大有其好處和缺點,甚至有時缺點還大於優點導致倒閉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這觀點太過偏頗了吧不...(恕刪)


確實差異化是一個可以獲利的點

但難道上千萬的大陸零售廠商都不懂得差異化 ?

還有我提電子商務是因為開篇樓主講得就是電子商務

我只是呼應主題而已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確實差異化是一個可以...(恕刪)


難道大陸還真沒有發展差異化?
大陸的銷售都是網路銷售?佔銷售超過九成?八成?七成?
不是網路銷售的難道不算差異化?
我不否認網路銷售對傳統通路的衝擊很大,但不論是台灣還是大陸,那不是唯一或獨佔的通路
企業再競爭壓力下找尋出路怎能說壞事
起碼我個人認為保護才是相對開放競爭的壞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難道大陸還真沒有發展...(恕刪)


我覺得電子商務這點我們還是不要討論好了

因為在這點上很明顯得台灣和大陸簽訂的協議就是一整個失敗

光是講兩岸的運輸成本好了

台灣往大陸運輸對比大陸往台灣運輸的金額可是貴很多的

再講台灣人要作大陸的電子商務還得到對岸設立公司

但是站在淘寶這個巨人肩膀上可謂大陸任何人都能直接對台灣進行電子商務

別忘了既然淘寶能來就意味著以B2B為主的阿里巴巴也能來

那可就不是單純的電子商務而已了


再講最後一點

我也不信未來有想到大陸發展電商的台資會有人把公司設立在福建

若有 請告訴我是那個笨蛋


我從來沒有說台灣不該開放 只是我認為開放是要在一個對等得前題下

但今天兩岸在運輸成本/據點設立/資訊交流/政策法規 等等都是一整個不對等的前提下

要說開放會帶來好處 我認為只是笑話而已

這就好像兩個人要比賽兩百公尺短跑 但對方起跑點就已經比你近一百公尺了

這時你再來說我們要公平競爭 不適者淘汰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