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精品在台灣做不起來?

carloslie wrote:
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夜市業者坑殺遊客、對行政首長丟鞋、政府積極引渡聞名國際的台灣詐騙犯都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人(恕刪)


你想說的已經出來了

Gerard626 wrote:
外國人來台灣會說東西好吃便宜
不會說東西好買便宜...(恕刪)


其實當外國人去到你國家旅行
第一印象是"東西好便宜"
自己就要有自知了...

你去日本,去新加坡,去香港......就先別提歐美了
會覺得東西好便宜??

elfwong wrote:
老外看到:產地:台灣, 台灣...沒印象, 或是都賣些低價品, 台灣整體印象沒有先打動消費者...(恕刪)


就是代工國....
組裝一支蘋果,一支賣3萬,代工賺100...

這就是台灣印象...
跟醜不醜化無關,就實話實說而已
大陸,越南,泰國,菲律賓....有什麼精品嗎??

elfwong wrote:
行銷學上一個著名的...(恕刪)



就像是 瑞士手錶 或 小刀

都世界有名

elfwong wrote:

[...]

台灣的美學素養真的令人失望
..(恕刪)


借用您的話,同時,也是很多大大都提到相近的觀念。

這些都是對的,但還是相同的觀念,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

美學、品味等等都是人文的一部分,是長期及一點一點累積的,不是住幾年,或是有錢買些奢侈品,或是拿到啥學位就有了。

尤其讀這些文憑時,人早已定型,所謂的人文素養也定型,所產生的都是模仿所學的,而不是內化出來的。

回到原點還是不要急功好利,一步一步的扎實走,不要天天光想"精品",而基本功都做不好。

所謂的基本功就是,細節。

除了感官的設計,所謂的魔鬼/美麗就在細節的意思,就是一個產品的好壞在於細節,包含服務。

設計再好,但製造粗糙,就很難是一個好產品,精品就更別談。

務實的做法就是不要好高騖遠,先能在國際的中階市場建立品牌,再來談精不精品。

直接一步登天也不過都是經營者的好大喜功心態,不會成功。

人文是一代一代培養的,從小開始,而台灣的教育以及家長的心態能嗎?

所以,多培養小孩的人文素養吧!
Youshouldreborn wrote:
借用您的話,同時,...(恕刪)


在這種務實的做,卻被身邊的人講笨蛋、傻子的奇怪環境,還是乖乖的搞房地產,或是當包租公、包租婆,比較實際點,不然又要被父母親戚當傻子了。

聽名嘴、專家、記者(資深媒體人)抱怨,不如做自己,最實在。

rukawa768815 wrote:
我曾經到美國出差看到看到同事騎一台電動腳踏車牌子叫BESV的樣子
同事說那是台灣的品牌,回台後查詢還真的是這麼一回事
記得那時候想買一個型號PS1,同事說美金含稅1880美金
我查了一下台灣...一台8.8W還比海外貴...
所以我覺得不是台灣精品作不起來...而是..

那是股票上市公司達方電子8163的傑作

carloslie wrote:
國外包包有LV,汽...(恕刪)

中東產油國家鈔票多,也沒做出精品,
精品好似都歐美國家,白種人才做的出來...

cougar2015 wrote:


carloslie wrote:
國外包包有LV,汽...(恕刪)

中東產油國家鈔票多,也沒做出精品,
精品好似都歐美國家,白種人才做的出來...

中東產油國家鈔票多...(恕刪)


歐洲為主,第一,已開發程度,他們最早,所以生活走到質也是最早,再來,他們對人文藝術的重視,也是很早就開始,目前也是如此。

所以,學測成績都很低,因為重視地方不同。

Loompster wrote:

Youshouldreborn wrote:
借用您的話,同時,...(恕刪)


在這種務實的做,卻被身邊的人講笨蛋、傻子的奇怪環境,還是乖乖地的搞房地產,或是當包租公、包租婆,比較實際點,不然又要被父母親戚當傻子了。


在這種務實的做,卻...(恕刪)


之前本來想回,結果忘了。

有句話說,人各有志,這是很有道理。

做自己最好,不一定要符合別人的想法,不管是成名立萬或是平淡過日。

以先進國家來說,多數的百姓也只是想當小確幸的中產階級,只是主客觀環境,讓想搏一搏的,有個比較公平的環境來試,但也不是人人都想出人頭地。

只是,套句諺語,有夢最美,築夢踏實,而後面四字常被忘記。

中階產品的市場其實是最大,若是營運有方,利潤也很高。

完全不必拘泥在所謂的金字塔頂端的迷思與虛榮心理。

以國內為例,神車不是賣的嚇嚇叫,同時,神車在國際市場也是由低、中站穩,才來L。

總結還是,做自己,自己能開心滿足,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