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 02:19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股神巴菲特多年前發表過一篇專論,他主張用「股市總市值除以GDP(市值/GDP)」,判斷一個股市是否過熱或被低估,若「市值/GDP」為75%到90%,算在合理區間,超過120%,股市即被高估可能過熱,風險跟著提高。若只看上市股票,台股的「市值/GDP」已經超過180%。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其實觀察一個市場的「證券化程度」,除股票市值之外,還須考量債券、不動產信託基金(Reits)等商品,但台灣只用「股票市值/GDP」比重就很高,代表台灣證券化程度已相當高。
金管會證期局發布的台股「市值/GDP」數據,2016年底,台股市值占GDP比率已達158.86%,超過同時期的美股道瓊、那斯達克、日股、倫敦、南韓及上海股市,僅低於香港和新加坡股市。去台灣GDP總數值還未出爐,但若以主計總處的預估值,證期局表示,光計算上市台股市值占GDP比重,去年底已升高到182.85%。
分析師指出,根據巴菲特指標,市值/GDP比重高於120%代表股市已過熱;這是因為股票市值可反映出企業的獲利,企業獲利不太可能長期高過一國的經濟產出,當企業獲利上升超過GDP成長時,投資人就應該小心,而台灣該指標比重偏高,問題也在於台灣經濟一直是低成長,導致GDP無法擴大。
但證期局官員表示,股票市值反映的應是企業未來獲利,但GDP是過去一年的經濟產出數值,屬落後指標,用這個指標來看一國股市風險高不高,只能做參考,不應該具絕對性。

危機式衰退 恐重演2008年悲劇
2018年3月24日 上午5:50
旺報【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受中美貿易戰打響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國際投資機構對於貿易戰升級表示擔憂,德意志銀行表示,貿易戰已然打響,最糟糕的情況正在醞釀中,可能觸發2008年金融危機規模的衰退。美國經濟分析人士警告,一旦川普政府挑起全面貿易戰,至2020年,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700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宣布對中國高達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是現代歷史上美國總統對中國開出的最大一筆貿易罰單,也代表中美貿易戰的正式打響!
通膨升溫 阻礙經濟
華爾街見聞引述法巴銀行指稱,中國方面已做出反擊,這又大大增加了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不知道中國的反擊會不會進一步導致美國的第二輪制裁,而第二輪制裁將使得金融市場產生更加劇烈的反應,這可能會放大整體影響。
美國獨立聯邦機構BBG(The 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也曾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假設川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令全球關稅水準提高10%,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萎縮3.7%,全球經濟規模將因此縮小0.5%。BBG經濟學家並預計,按假設情景推演,美國經濟將損失0.9%,幅度超過全球經濟損失,成為貿易戰最大受害者之一。
貿易戰最大的擔憂可能是對通膨的影響,德銀認為,如果川普繼續將關稅視作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並隨後擴大關稅,這將招致其他國家相似的舉動。通膨壓力將會顯現,因進口商品增加的成本推高了消費者物價,使得消費放緩,並阻礙經濟增長趨勢。
全球股市 瞬間崩跌
今年是美國中期選舉年,國內政治形勢複雜,川普為兌現競選承諾,貿易保護政策頻出。中金公司認為,強行引入貿易戰可能使得美國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雙輸」可能性在上升。
全球股市驚跌,美股22日出現2月閃崩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道瓊、那斯達克、標普500三大指數均跌逾2%;亞太股市23日跟進,日股收跌4.51%、韓股3.18%、台股跌1.66%、港股跌2.45%。陸股首當其衝,滬深兩市跌幅達到5%的個股超過兩千檔,最終,上證指數大跌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