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h008 wrote:全球都有稀土礦 但加工廠只有中國一家 這是新聞不會告訴你的加工的設備 專利 都在中國手中 ...(恕刪) 見鬼了, 胡扯夠了沒啊? 馬來西亞也有. 煉製稀土並非什麼高科技. 也沒有什麼值錢的專利. 不過就是個破破爛爛的煉製廠.有圖為證, 馬來西亞的煉製廠 (光禿禿是因為... 煉製廠附近受到煉製的輻射汙染, 樹木與牲畜都死光了, 煉稀土是寸草不生的黑色邪惡力量), 稀土是不受歡迎的東西
電子五哥 財報淨利率只剩 1%~2%, 美國加稅25%,客戶回頭向代工廠砍價,代工廠根本擠不出多餘的奶水.美國客戶絕對會強力施壓,代工廠盡速遷出中國. 誰先遷廠,誰就能搶到大筆訂單,遲不遷廠者,就痛失2成訂單.以前代工廠是靠殺價比賽來搶單,現在改成靠比賽遷廠速度來搶單...
poimkk wrote:但現在非洲跟世界喊...(恕刪) 還不出錢 是你家的事反正資源礦產他繼續掠奪....你們都很仁慈 很善良..但對岸強大了舉個例子我們的漁民被日本欺負 我們連個屁都不敢放對岸至少已經能跟日本的老大哥大小聲他們早不把日本看在眼裡了國力強大 拳頭就大 聲音就大台灣人民繼續仁慈善良吧..美國也仁慈善良?伊拉克的化武在哪?沒事把人家打到家破人亡 妻離子散的還不是為了石油自己不長進 別說人家霸道社會是如此 國與國間也是如此...
blackcat555 wrote:那如你所說的話,關...(恕刪) 其實大部分的品牌都沒有美國報復關稅的問題, 尤其是已經經過一年的轉換了.... Nike, Adidas, UnderAmour,Zara, Uniqulo, Gap, Esprit... 早就有大量非中國生產的商品, 中國製造的商品庫存賣完就停售或是調整售價, 對整體平均價格來說的衝擊不大. Puma原本在中國的比重較高, 但是從年初開始就開始調整下降了.家電的部分, SONY, Sharp, Whirlpoor, GE, Samsung, LG在東南亞墨西哥也都有廠. 要調整一下給美國也不難. 唯一有問題的是忠誠的在中國製造的飛利浦 Philips....記憶體因為Samsung, Hynix, Micron, Toshiba在中國以外都有工廠, 所以問題不大, 只有Intel的記憶體會有問題, 不過只要運出中國封裝, 其實就可以規避. SSD要移到台灣或新加坡組裝也都沒問題, 真的要轉移, 數周就可以完成. 至於硬碟機, 只有 Hitachi的硬碟要傷腦筋而已, WD, Seagate, Toshiba 都沒什麼問題.問題比較大的是 1.電視機 2.PC/Notebook 3.美歐品牌的音響(日本品牌大致沒問題)4.PC周邊與連接線. 目前英業達在台灣已經開設筆電生產線, 華碩預計把墨西哥維修廠改成生產線, 緯創正在整理蘇比克灣的舊廠, 仁寶在桃園的工廠也已經開始裝機. 相信很快就能解決Notebook的問題. 畢竟美國的需求量就只有兩三成而已. 應該還蠻容易應付的.Notebook唯一要傷腦筋的是--聯想, 如果他要移到台灣或墨西哥生產, 代工廠會接, 不過是他自己無法跟祖國交代, 因此呢, 相信聯想還是會忠於中國製造, 把價格轉嫁出去, 就算影響生意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