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ginton01 wrote:
我們就盯著優質個股,(恕刪)
畢竟教育人員不是神,也不是超人,往往不像電影或電視劇裡總有一個"快樂結局",她們面對的是地方上的各種勢力,還有官僚體制的制約,能夠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政府又刻意忽略這塊該做的社會福利與制度面的補救措施,讓偏鄉裡的老師們孤軍奮戰與單打獨鬥。只要是人,總會心徹底感到累了。
所以我才想補足這一塊,我雖是小小的螢燭之光,但求盡一己之全力,奮力照亮這個黑暗的夜空---我想:"德不孤,必有鄰",善良的台灣人必能慢慢了解到這塊不足之處,大家一起發揮個人力量。
linpapa723 wrote:
教育某些角度看起來就(恕刪)
廿年老實戶 wrote:
非常感謝 linpapa723 網友的專文回覆,我曾站在第一線輔導中輟生,深知社會底層的無奈與孩子們所面臨的痛苦深淵,再加上我來自花東偏鄉,更能體會家鄉年幼學子們的無助。
畢竟教育人員不是神,也不是超人,往往不像電影或電視劇裡總有一個"快樂結局",她們面對的是地方上的各種勢力,還有官僚體制的制約,能夠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政府又刻意忽略這塊該做的社會福利與制度面的補救措施,讓偏鄉裡的老師們孤軍奮戰與單打獨鬥。只要是人,總會心徹底感到累了。
所以我才想補足這一塊,我雖是小小的螢燭之光,但求盡一己之全力,奮力照亮這個黑暗的夜空---我想:"德不孤,必有鄰",善良的台灣人必能慢慢了解到這塊不足之處,大家一起發揮個人力量。
廿年老實戶 wrote:
PS.偏鄉的教育問題,強力推薦各位老弟小妹子們看看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這部電影。
如果看完這部電影後,沒有掉下一滴眼淚的人,恐怕就不太合適來偏鄉幫忙教育工作吧!?
謝謝老實戶大分享的電影,
因為資源匱乏與環境可能的失能與脫節,身處偏鄉的教育者需要扮演的腳色真的是太多了,人少事繁,老師們的心理層面,可能也是另一個需要照護的對象。想到這裡,老實戶大遇到的難題真的是層面廣泛。
回想晚輩以前上課時,總想讓學生能吞下所有跟應試有關的知識,常常把重點放在教學技巧部分。但為人父之後,對比人類的心路,才發現孩子需要更多的是聽與陪:能有人帶他認識世界,一起認識每個人的人生,一起找到目標,一起努力,一起成長。先讓自己的存在有意義,是晚輩最近與孩子相處的小小感悟,靈感也來自閱讀 絕望者之歌 和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二書,希望能減輕從事偏鄉教育者朋友們內心來自責任感的負荷。個人觀點,不免偏頗狹隘,還請老實戶大前輩包涵。
-------------------
回到本樓主題
今天走勢來得有點急和快
出乎小弟意外
恭喜大家賺錢

不好意思,把您喊老了,我這糟老頭馬齒徒長罷了。
看到您寶貴的高見,頗感深深的贊同,很多時候各地偏鄉的教育問題並不如外界走馬看花一般,覺得僅是單純就能解決之事(尤其那些教育學者專家,僅會來去匆匆考察就走)。
正如我當年在台中某地區輔導中輟生時,被某些 8+9 恫嚇,因我 "救走" 他們底下的幫眾(這些中輟生全遭這些 8+9 吸收入幫)。幸好我本人底子夠硬(遙想當年也曾在街頭混過的),不然搞不好我這糟老頭早就變成中部的"名產",看海去了吧!?哈哈

您的感觸讓我深思,教育的目的到底何在!?
記得以前在大學裡上相關教育課程時,任課老師曾叫我好好深思,只可惜那時我還太年輕,並不了解老師的深刻用意。只是憑藉當年我的滿腔熱血,想以自己的方式去灌輸給學生們,正如每個爸媽都認為自己的作為是"都為了子女好"--->但卻沒問子女們,到底需不需要這樣強灌的"愛"呢??
linpapa723 wrote:
謝謝老實戶大分享的電(恕刪)
廿年老實戶 wrote:
記得以前在大學裡上相關教育課程時,任課老師曾叫我好好深思,只可惜那時我還太年輕,並不了解老師的深刻用意。只是憑藉當年我的滿腔熱血,想以自己的方式去灌輸給學生們,正如每個爸媽都認為自己的作為是"都為了子女好"--->但卻沒問子女們,到底需不需要這樣強灌的"愛"呢??
感謝老實戶大提供的反思,晚輩也持續反省自己
雖然話題可能走遠,但這也勾起晚輩一些記憶和想法:
以前朋友當家教的時候,晚輩陪同面談,也另和該生接觸幾次,對象是一個剛升上小五學生,個性質樸善良,但相較同齡心智略為晚熟,學力偏弱,程度吊車尾,家長憂心。教學過程發現孩子很配合,但需要比較長的學習時間,當他看到自己完成的任務會喜悅肯定,但是再回頭看要追的進度,又有新的焦慮。雖然小朋友是適齡足齡在學,但那是晚輩第一次強烈感覺每個人成長的速度真的不同,當時心想:只要多給一年,這個學生就可以擁有足夠的學力和自信可以迎接國中的課業。但沒有父母會接受讓自己的孩子多讀一年小學,當時晚輩深覺可惜,這孩子沒問題,他只是還沒辦法馬上處理完"現在該學的質與量"。
聽過人說:年輕人缺的是經驗,老年人缺的是時間。
但有時也不免感慨,多數年輕人其實也沒有時間經驗好的經驗。
更別說大多數時間也都是被趕著鴨子上架,自生自滅掙扎求生而已。
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太多的事,盡責的老師抓著手帶學生追逐目標,
到終點時才發現有些學生早已斷腕躺在路上。
偏鄉學生在這個時代遇到的最大問題可能不是缺乏學習資源。這幾年看到許多熱心的人投入,無償分享學習資源,只要願意主動,應該能獲取所需的資訊。但一方面,這個時代人跟人之間遠了,即便是成年人,隱約都能看見疏離的後遺症。3C成癮的時代,考慮人和人所擁有真實接觸和互動的時間,偏鄉學童弱勢的差距應該會減少,只要能和有愛心的老師固定相處,那怕只是一周那幾堂課,老師帶來真誠的互動,都能激發他們內心的曙光。都市的孩子,浸泡在追逐物質和績效的荼毒,能適應的人也有限,多數學生和偏鄉孩子比起來,也只是更了解都市生活和多幾樣玩具而已。
內在的動力是強大的,讓他們想為自己飛,再給他們時間去飛(又是另一個技術問題)。先試著感覺真正的自己也許是個不錯的開始。這邊分享最近看到的方法,能幫助受試者從關注外在的視角,轉換察覺內在。晚輩自己也有試著感受,操作上應是可以考慮的工具。希望孩子們可以從視角的質變,慢慢啟發動機強度的量變。


不好意思,圖片有點大,看起來好像在吵架

廿年老實戶 wrote:
因股市本來就是有多有空,如果僅是朝著偏一方向的畸形發展,那就如卅多年前台股創下12682高點之後,後續直跌至2485點。這樣的多空雙殺,絕對不健康,也不利後勢發展,絕非股民之福也!!
以前常聽人說股市是經濟的櫥窗,長大後感覺其實是也不是。可以學著聰明的玩,但千萬別自作聰明

股市和人生,機率的問題,系統解決,學著像前輩笑看!
小弟上週小有斬獲
可惜沒有多空都賺XD
趁開學前帶老婆孩子去走走
之後回來再看看市況
祝大家周末愉快
大家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