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退休努力 wrote:我後來不思考這種問題了,直接0050和00878每個月定期定額扣一樣款項,過幾年後再來看吧! 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沒有時間研究那就定期定額去買指數ETF,但不一定就穩賺錢。是考驗耐心與必須長期抗戰的決心。如果有興趣有時間就去買個股,所謂選股不選市,不管大盤是空頭多頭,永遠有讓人賺錢的個股,前提是做個有智慧的人。
pigstand wrote:X大,我的回答很直白(恕刪) 我不認同是事先認為績效高才買進個股,而是個股的高股息能提供安全邊際效益我才買進,這樣套牢了也可領股息但高股息絕對不是我選個股的優先(或唯一)考量.#如果以高股息為優先考量,我今天就不會是買進京城銀,放棄亞泥
為退休努力 wrote:我後來不思考這種問題了,直接0050和00878每個月定期定額扣一樣款項,過幾年後再來看吧! 進可攻、退可守~~ 這也是我現在認為比較務實可行的做法。想再多,講再多,還是要實地投錢下去執行,只有實際執行的策略才是策略。要先有v1.0 release,蒐集結果與回饋,然後才能有修正版本v2.0, v3.0, v4.0...x大似乎是在追求完美, 一直都在beta test。6000萬的資產假如決定5成投入股票,那就要在最短時間把3000萬的部位建立,因為持有部位的大小大大的影響了策略的執行。
個人淺見~將"現金股息率"及"淨值成長/股價"皆納入考量~其中平均每股淨值成長/股價,約略等於{(每股現金股息+每股淨值差額)-前一年每股淨值/股價},習慣上取多年均值計算如果最低要求,平均"現金股息率">=5%;"平均淨值成長/股價">=7.5%則兩者均須符合才入選~~當然還有"質"的考量,如經營者誠信問題、公司治理是否完善、代理人問題等等納入考量~~
試了很多次買個股,我賺的並不多,而且還會影響上班的心情,對我來說,穩穩地買ETF,大跌時再加碼ETF,是最安心的賺錢方式,到現在為止,報酬率對我來說已經滿足了! 所以在前些日子把很多個股都出清了,全面轉進ETF,安心地賺跟大盤差不多的報酬率就好! 很幸運的,不小心剛好把最近貼息嚴重的亞泥給出清,少跌了一波,哈哈哈!ejan1969 wrote:這也是我現在認為比較(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