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投資與人生經營 (聖暉上千元)

joylife wrote:
又是一個濕冷的天氣,...(恕刪)


對於工作與投資,只要閱歷豐富,看得廣的人,都會越來越謙虛,並且發現一切是機運,運氣才是成敗的關鍵,而不是人定勝天論,當然啦,基本的努力是必須的。
我僥倖活到今天。有些很優秀的同學朋友,再怎樣聰明,可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時間到了,躲也躲不掉。
短短的人生也只能去努力實現自己,寫本自己的聖經, 若無其事的分享,擴大自己能掌握的時空,或許創造自己的歷史能彰顯自己的存在價值吧。


01白虎哥 wrote:
運氣才是成敗的關鍵

我大學同學最早拿到化工博士學位的那一位,畢業後就服國防疫,月薪10萬元。20幾年前那是很高的薪水,但時至今日,那已經不算高薪。現在很多同學都已經實現財富自由退休,他卻仍得為五斗米折腰。努力當然很重要,但入對行可能更重要。
Cavendish Lab wrote:
我大學同學最早拿到化(恕刪)


其實還有一件事情個人覺得很重要的

就是對自己的期待

滿足於年薪100萬, 就很難有年薪500萬,

滿足於年薪500萬, 就難有年薪千萬

當然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滿足點也會跟著年齡與際遇有所不同

就看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目標, 想清楚後去實現, 然後不要後悔就好
Cavendish Lab wrote:
我大學同學最早拿到化(恕刪)


我有個朋友跟樓主一樣年薪千萬
他把上升的過程講出來也沒人可複製
他信奉台灣媽祖
一切都聽神明的指示才有今日的地位


我也有朋友是信基督教,也是開公司當老闆
成就也不小,他也說都是上帝引導他
就跟王雪紅講的一樣 一切感謝神 一切感謝主~

問題是聽完了理解完了 還是無法複製~
神明叫你先負債一億然後未來有機會賺五億,請問你會信嗎?

樓主分享的方向,大致上是正確的
花很多時間搞什麼副業 搞什麼投資的 有很高的機率報酬不如
專注本業的好,
那麼為什麼有人投資的被動收入反而比原本的行業高?
我只能說
那是剛好那個人就是個投資人,天生就是在投資上眼光獨到 判斷精準
反而他原本的主業 才算是個副業 一個浪費他才華的工作


講到這不妨自己去跑跑紫微斗數+易經
會發現每個人的賺錢的方式都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
有些成功方法就是學不來
會賺的不管怎樣都是正
會賠的不管怎搞都是負

----
碎碎念 沒有不敬的意思
畢竟本樓也太多神人了
joylife
像我打麻將很少贏錢, 其實我很清楚自己是沒有偏財運的[笑到噴淚]
灰狼01
一針見血...成功的因素中,運氣成分不小,但也不是唯一。
01白虎哥 wrote:
那麼為什麼有人投資的被動收入反而比原本的行業高?
我只能說
那是剛好那個人就是個投資人,天生就是在投資上眼光獨到 判斷精準
反而他原本的主業 才算是個副業 一個浪費他才華的工作(恕刪)


沒錯的,
我也認為不是不能靠投資致富
但是要真的把投資當成工作一樣, 一天投入8小時
投入精力研究
像是巴菲特一樣

怕的是覺得投資很輕鬆, 隨便看看就可以找到標的,壓身家就可以賺好幾倍

這就不切實際了
我爸是直接叫我別工作了。躺平。他認為外面的工作都3萬塊算了。

翻開找職缺的。都是一些餐飲業的,保全,工地的工作。

你是在園區才會有那樣的想法。大部分外面的工作都是沒有升遷機會的。

這樓最中肯的那句要選對行業。
joylife
不好意思,我不是在園區工作喔
有一位網友分享了如何在股市賺到一億元的經歷

提到主要是用巴菲特的觀念, 這也是我目前在進行的,

希望能把手邊的資金投入, 轉換成好公司長期持有

其中一個重點是如何挑選好公司, 跟在對的價位進場?以獲取符合期待的利潤

首先能看懂財報是必要的, 這樣才知道公司的體質,

第二是公司合理價格的估算

之前讀過幾本書是有關巴菲特投資原則, 跟公司價格價值估算的








最後就是等, 等到目標價位再進場
灰狼01
[讚]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工作這個收入其實有幾個問題:
1. 你必須更多的投入時間才能提高收入。投入更多時間,代表自己的生活水準下降。燃燒生命換取金錢,是否值得,有待商榷。
2. 很多高收入的工作很難持久,能一直做到退休,要靠點運氣。
投資大盤指數,不論台美,長期都有9%左右的報酬率。綠角自己搞了半天居然連一半都沒有,當然只能靠工作薪資。
投資是自己的,工作是老闆的。努力工作是否真的有回報,還真要靠點運氣⋯⋯


p33mcv wrote:
頭腦好亂喔。每次看到(恕刪)


本金1億,利潤1%就有100萬。
又到了繳稅的季節

身為上班族, 一毛都跑不掉,

以前還會糾結繳稅的問題, 思考有什麼避稅的管道?

看到很多人, 收入跟我差不多甚至更高, 但是卻繳很少的稅, 感到不平衡

不過後來也想開了, 畢竟國家運作需要稅金, 而且也是因為有賺錢才繳稅

制度不可能完美, 但是符合大部分人就是合理

就每個月把稅金保留下來, 用稅後所得當作收入來規劃就好

這樣到了繳稅時也不會因為一次要拿出大筆錢而心疼

這兩年唯一做的避稅手段,就是設立了一間投資公司, 把長期投資的股票放在這邊, 避免股利還要被扣 28%

去年個人捐款還多捐了一些,

所以今年試算所得稅, 似乎還比去年低一些


投資的部分, 近期市場波動大, 但是有了良好的資產配置, 持有的標的都是績優公司, 整體波動並不大

加上有工作的穩定收入, 其實心情並不會受到影響, 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很喜歡這樣的狀態

如果趁這波市場修正, 可以完成我的長期資產配置計畫, 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人生計劃了

疫情當下, 祝大家都健康平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